- 年份
- 2024(9055)
- 2023(13100)
- 2022(10543)
- 2021(10040)
- 2020(8456)
- 2019(19753)
- 2018(19717)
- 2017(37601)
- 2016(20843)
- 2015(23704)
- 2014(23918)
- 2013(22780)
- 2012(20559)
- 2011(18716)
- 2010(19692)
- 2009(18686)
- 2008(18065)
- 2007(16289)
- 2006(14842)
- 2005(13946)
- 学科
- 济(81446)
- 经济(81343)
- 业(76761)
- 企(76351)
- 企业(76351)
- 管理(69955)
- 方法(37601)
- 中国(32997)
- 数学(29860)
- 数学方法(29233)
- 财(29132)
- 融(27417)
- 金融(27416)
- 银(26043)
- 银行(26036)
- 业经(25545)
- 行(25287)
- 制(23892)
- 教育(21609)
- 理论(21329)
- 务(20646)
- 财务(20599)
- 财务管理(20572)
- 企业财务(19497)
- 农(18835)
- 技术(18045)
- 体(17578)
- 策(15068)
- 和(14765)
- 贸(14528)
- 机构
- 学院(287481)
- 大学(286556)
- 济(116157)
- 经济(113497)
- 管理(109934)
- 理学(93131)
- 理学院(92182)
- 研究(91916)
- 管理学(90499)
- 管理学院(89925)
- 中国(74884)
- 京(61284)
- 财(61155)
- 科学(49524)
- 财经(47042)
- 江(45451)
- 所(44577)
- 范(43042)
- 师范(42768)
- 中心(42740)
- 经(42426)
- 北京(40299)
- 研究所(39474)
- 州(36678)
- 教育(36471)
- 经济学(35514)
- 财经大学(34740)
- 师范大学(34482)
- 农(34443)
- 业大(33501)
- 基金
- 项目(172592)
- 科学(138448)
- 研究(137132)
- 基金(122549)
- 家(103098)
- 国家(101985)
- 科学基金(89104)
- 社会(85529)
- 社会科(80981)
- 社会科学(80959)
- 教育(71603)
- 省(69422)
- 基金项目(62826)
- 编号(59187)
- 划(58791)
- 自然(54464)
- 自然科(53284)
- 自然科学(53271)
- 自然科学基金(52344)
- 资助(51520)
- 成果(50627)
- 课题(43586)
- 部(40295)
- 重点(39653)
- 创(38169)
- 发(37612)
- 项目编号(37120)
- 性(36249)
- 教育部(36226)
- 年(36006)
- 期刊
- 济(132699)
- 经济(132699)
- 研究(98614)
- 中国(66693)
- 教育(63025)
- 财(50511)
- 管理(47948)
- 融(41099)
- 金融(41099)
- 技术(33166)
- 科学(32830)
- 学报(32589)
- 农(30363)
- 大学(27805)
- 学学(24671)
- 财经(24283)
- 业经(21850)
- 经济研究(21030)
- 经(20951)
- 农业(19447)
- 职业(18477)
- 问题(16507)
- 技术经济(15469)
- 统计(15017)
- 贸(14601)
- 策(13988)
- 理论(13834)
- 财会(13751)
- 坛(13680)
- 论坛(13680)
共检索到459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伟平 郝天聪
寻求本土创新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对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人才工作模式、经济模式等概念内涵及其对应关系的混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被定位于校企合作而非产教融合。在校企合作思维之下,办学模式改革更多地被看作教育问题。而产教融合思维强调,办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扎根于经济模式,并以技能为中介实现内在关联。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为了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不仅需要实现从校企合作思维向产教融合思维的转变,而且需要实现办学模式核心要素的系统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际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刘晓及其研究团队撰著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行为机制、治理模式与制度创新》,在校企合作研究的总体把握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融合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及校企合作的治理研究上,均有所创新突破。是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新成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行为机制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毅
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使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资源双向互补,通过整合与共享,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构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文化融合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组织体系为依托,以政策环境为保障;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包括设置与校企联合办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构,构建以同步和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运行机制,即构建校企同步发展机制、校企信息与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校企交互评价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办学需要政府搭台出政策,做好资源投入;学校适应企业新需求,做好专业建设;健全完善制度,大力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洲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依据系统思维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不仅具有充分的立法根据,而且拥有独特的立法内容,还有必要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从立法根据而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应与宪法和相关法律紧密对接,深度体现其法律根据和事实根据;从效力内容上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需与教育法、企业法、科技法、劳动法等法律合理衔接,补足现有法律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定的未尽事项;从违法责任上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要与相关法律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统一。只有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协调一致、功能互补,才能从整体上发挥我国法治体系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规范价值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法 系统思维 立法逻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军 窦志铭 李健艺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企业大学功能的演进使得职业院校与之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机日益成熟。目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合作深度不足、认识有待深化、企业主体地位有待确立等问题。可以从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大学功能、以企业大学为载体率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1+X"证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等方面发挥企业大学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伟平
中山职院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本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在专业镇(区)产业园区创建多所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构建镇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推、共同创新机制)。这种新型合作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的有益尝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辉 杨菲 顾伟国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历史演变是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内涵的转变。产业园区产业聚集性优势明显,为产教融合创造了优越的产业条件。文章基于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多主体精准对接、系统融合的模式,探索多方主体共责、共融、共建、共研、共创、共利、共评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产业园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关键词:
类型教育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园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东升 刘义国 尚维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寻求以公共政策创新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体现了系统性、整合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等治理特点,反映出治理政策的质量导向和绩效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在基层大胆探索实践、政府大力倡导支持下,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普遍认可,已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实践证明,开展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其对于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集团化办学之路如何进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郝天聪
长期以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主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同样延续了这一逻辑主线,并为解决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深化区域产教融合力度;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建设,消除管理体制障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周桂瑾 徐安林 王振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政策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思路,并着重分析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混合所有制 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唯 马尔立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依托海航集团,在办学体制,校企融合育人机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大型企业办学的特色之路和创新之路。学院学生实训实景和毕业生工作照入选由教育部职成教司策划、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组织编写的权威性宣传画册——《2012·发现高职》。在近年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院招生人数逐渐递增。这充分说明,学院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党的十九大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浅表融合转向深度融合,但现实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在遭受低效、无力的困扰,有效、有为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模式必须及时登场。基于对社会人"自私基因"和"利己动机"的尊重,文章引入社会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范式",从"微圈"角度构建了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双园内嵌、三维联动"模式。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构建了"顶天立地式"的精准导航系统并作为行动指南,试图超越现有客观条件限制从而在职业院校"微圈"内运行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微模式",最终驱动国家职业教育产教"宏观圈"内的真正深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