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1)
2023(10015)
2022(8223)
2021(7856)
2020(6312)
2019(14248)
2018(13798)
2017(24047)
2016(14292)
2015(16200)
2014(16209)
2013(14886)
2012(13841)
2011(12735)
2010(13369)
2009(12174)
2008(11119)
2007(10139)
2006(9241)
2005(8520)
作者
(39379)
(32322)
(32195)
(30664)
(20319)
(15351)
(14875)
(12860)
(12398)
(11745)
(11134)
(11119)
(10463)
(10455)
(10351)
(10197)
(9736)
(9654)
(9438)
(9151)
(8564)
(8091)
(7962)
(7606)
(7363)
(7330)
(7271)
(7204)
(6861)
(6657)
学科
(39989)
经济(39932)
管理(31031)
(29943)
中国(26605)
(25790)
金融(25782)
(23603)
企业(23603)
(22998)
银行(22969)
(22378)
教育(21152)
(14550)
(13819)
方法(13796)
理论(13750)
(13719)
(13544)
地方(11627)
数学(11601)
数学方法(11305)
中国金融(11049)
业经(10598)
农业(10177)
(9831)
教学(9168)
(8578)
财务(8543)
财务管理(8529)
机构
大学(187814)
学院(185404)
研究(70989)
(62150)
经济(60252)
管理(57381)
中国(53886)
理学(48338)
理学院(47578)
管理学(46217)
管理学院(45853)
科学(43645)
(42299)
(36700)
(35766)
师范(35426)
教育(34485)
研究所(33548)
(32875)
(32813)
中心(32742)
(31210)
师范大学(28958)
北京(27657)
业大(27163)
技术(26404)
(26133)
农业(25682)
财经(25295)
(24960)
基金
项目(120747)
研究(95191)
科学(94842)
基金(82048)
(72355)
国家(71539)
科学基金(58822)
社会(55830)
社会科(52511)
社会科学(52499)
教育(51904)
(50086)
(44191)
基金项目(41973)
编号(41715)
成果(37703)
自然(35999)
自然科(35160)
自然科学(35148)
自然科学基金(34514)
课题(33762)
资助(33179)
重点(29688)
(28169)
(28017)
(27317)
(25503)
(25410)
规划(24943)
项目编号(24890)
期刊
(70555)
经济(70555)
研究(65875)
教育(58509)
中国(52147)
学报(32334)
(31266)
金融(31266)
(30764)
科学(27920)
大学(25624)
(25120)
学学(22695)
管理(20685)
技术(20318)
农业(19860)
职业(16764)
财经(12579)
业经(11339)
技术教育(11198)
职业技术(11198)
职业技术教育(11198)
经济研究(10967)
(10852)
(10628)
论坛(10628)
(9894)
(9829)
(9361)
业大(8739)
共检索到30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天聪  石伟平  
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出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在组织间市场关系阶段,职业院校与企业处于松散联结状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会遇到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行为投机性、"小数现象"等问题。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需要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的转变,向组织内科层关系适度回归,将"引教入企"、"引企入教"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办学实践,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让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构建有利于技能积累的区域协调性生产体制,实现产业结构形态与经济运行模式的制度匹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志祥  姜乐军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新的"产教融合体",兼具了"产业"和"教育"的共同要素。其建设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合一育人模式的真正确立,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更加精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受到权益如何保障、怎样开展认证以及师资从何处来等问题的困扰。研究表明,要通过修订《职教法》,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制订认定标准,有序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资质认定;注重内培外引,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举措进行培育和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俊华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深度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红利,是职业教育和产业界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成型未成熟"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正陷入"制度低效"困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集体性"主体失位"与行业的边缘游离;组织文化碰撞,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格局;被迫"出局"的应然主体,筹资偏好转向的高职院校;制度执行的约束与监督机制缺失,"囚徒困境"中的产教各方。而困境缘起主要集中在认知受阻、动力缺乏、执行不力以及理性有限等方面。由此,可以从唤醒激活、和而不同、自觉担当以及监督保障等层面进行有效地突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梅  王瑛  周正柱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学校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产教融合进展缓慢、学校与企业利益分歧严重削弱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体制和发展基础制约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等。造成这种困境有外部的政策条件原因,也有学校自身制度设计及管理机制的原因。要想突破产教融合的发展瓶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应树立"大平台"理念,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平台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组织体制新模式;完善管理机制,使二级学院成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主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考核激励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璇  
产教融合是国家政策导向,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课"建设逐步陷入符号式"金课"陷阱,存在产教融合度低、利益主体缺乏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突破当前困境,可尝试构建"四位一体"的"金课"评价体系,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激发"金课"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  周志刚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基于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需求驱动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倾向,阐释培养目标上过于强调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重视理论课程、师资建设中匮乏"双师型"教师数量、质量控制方面缺少有效能力考核方法的困境。为此,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保障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路径:创新教学制度改革,跨越教育体制的樊篱;深化"双师型"教师建设,培育复合人力资本;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夯实实践教学课程基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不仅丰富了产教关系内涵,尊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多元办学主体提供了合理依据。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内外部支持体系,引导参与主体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悦   邵泽斌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是由多个主体型构而成的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建构产教联合体有助于优化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化解产教融合运行悖论、优化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由于联合体内主体关系、主体行为与评价标准的耦合特征,依据松散耦合的理论建构产教联合体,可以应对产教融合主体的离散化与碎片化趋势,顺应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特性与治理方式,推动产教联合体的行为创新。为此,应融合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目标,确立产教联合体的新价值;形成连锁性与松散性的互动,建立产教联合体的新机制;实行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共治,推进产教联合体的新治理;集成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文化,激发产教联合体的新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汝珍  
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产业之一。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由于智造业发展环境复杂,相关产教融合理论指导比较缺乏,自身组织系统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价值体现不明确,职业教育内涵升级走向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智能制造环境中的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有必要深入理论研究,明确产教融合价值,细化相关标准体系,形成产业公共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智能产业向高端化转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欣欣  彭泽平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成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推动职教产教融合既是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成渝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必须立足当前成渝地区产教融合政策支撑不足、人才供需矛盾、“双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等现实挑战,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打造多主体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搭建职业院校组织创新的融合载体,合力营造产教协同发展的融合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官燕  林克松  
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理应型塑顶层共生、底层融合的互嵌关系。然而,在实践场域,贫困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遭遇认知脱嵌、能力脱嵌、结构脱嵌等多重脱嵌困局。新时期,要切实提升贫困县域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需从观念再嵌、资源再嵌、制度再嵌入手,实现贫困县域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再嵌,达成共同演进的良性互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志玲  聂伟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严峻挑战,正在努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工匠精神涵盖的高超技艺、精湛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等诸多要素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主体和主要阵地的职业院校应多措并举突破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种种困境,将其融入到职校在校生的职业观之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李珊  雍军  
助力共同富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围绕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偏差、社会性歧视固着、办学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文章从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善职业教育外部风貌、消除社会性歧视、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协调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助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