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9)
2023(12581)
2022(11038)
2021(10205)
2020(8629)
2019(20017)
2018(19286)
2017(34938)
2016(19554)
2015(22218)
2014(22351)
2013(21854)
2012(20430)
2011(18578)
2010(18818)
2009(17530)
2008(17760)
2007(16089)
2006(13982)
2005(12367)
作者
(60711)
(50961)
(50635)
(48268)
(32152)
(24849)
(23271)
(19933)
(19143)
(18254)
(17330)
(17140)
(16518)
(16183)
(16011)
(15885)
(15680)
(14915)
(14670)
(14647)
(12930)
(12514)
(12352)
(11622)
(11544)
(11538)
(11276)
(11231)
(10334)
(10333)
学科
(77970)
经济(77786)
管理(53011)
(51910)
(42109)
企业(42109)
方法(36634)
数学(30808)
数学方法(30498)
(23476)
中国(23398)
(21208)
(19403)
业经(17859)
(16490)
贸易(16484)
(16029)
农业(15350)
(14652)
地方(14534)
理论(14010)
(13595)
(12729)
财务(12704)
财务管理(12660)
企业财务(11949)
(11672)
银行(11603)
技术(11352)
环境(11329)
机构
大学(286601)
学院(284465)
(113356)
经济(110963)
管理(103845)
研究(101366)
理学(89551)
理学院(88394)
管理学(86687)
管理学院(86159)
中国(74786)
科学(65722)
(60936)
(59429)
(54102)
(52056)
研究所(49362)
业大(48606)
农业(47313)
中心(46322)
(44093)
财经(41359)
(38289)
北京(38172)
师范(37744)
(37485)
(35322)
经济学(34836)
(34596)
(31919)
基金
项目(190420)
科学(147094)
基金(136742)
研究(132642)
(123323)
国家(121917)
科学基金(101483)
社会(84257)
社会科(78711)
社会科学(78679)
(75116)
基金项目(72726)
自然(67278)
自然科(65718)
自然科学(65692)
自然科学基金(64580)
(64069)
教育(61889)
资助(55343)
编号(53306)
重点(43704)
成果(43654)
(41534)
(40578)
(39506)
科研(37468)
课题(37176)
计划(36996)
创新(36909)
大学(35396)
期刊
(124484)
经济(124484)
研究(82710)
中国(60027)
学报(56272)
(53306)
科学(47855)
(42320)
大学(40865)
学学(38467)
管理(35685)
农业(35667)
教育(32493)
技术(23383)
(22910)
金融(22910)
经济研究(20651)
财经(20598)
业经(20363)
(19734)
(17769)
(16745)
问题(16497)
图书(15213)
业大(14755)
(14570)
技术经济(13960)
科技(13902)
商业(13352)
理论(12629)
共检索到42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国伟  
家庭,是社会单位,也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选择部份有代表性的家庭,联系有关社会因素进行人口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对于探索人口变动规律,讨论人口对策,将是有益的。 安乡县安障乡沙河口村,有户李姓,从人口普查中发现,他在全县氏族人口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笔者从1982年以来,先后四次对该户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了专题性调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希哲,侯杨方  
本文以《澄江范氏家谱》为基本研究资料,结合其它的史料,对明清时期600年间江南范氏家族的出生、死亡、增长波动等人口现象,以及影响它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了范氏家族的人口发展规律。研究表明,中国明清时期自然生育率状态下江南地区家庭生育子女数在5~6之间,除少数特殊年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人口变动主要受外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以清初与太平天国战争影响为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嵇平平  
村落家族文化对人口素质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1993年夏对河北省西村的调查,引起一些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翊  侯莉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作为消费主体,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量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明城镇化率、抚养比、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变量。城镇化率和抚养比与人均家庭能耗成正比。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总能耗成正比,与间接能耗成反比,说明教育程度的提高起到了降低居民间接生活能耗的作用,但总体还是使居民能耗增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春波  余劲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急剧变化。以此为背景,本文对各学者的研究观点进行充分梳理,分别从人口自然和机械变动导致住宅市场如何变化、人口红利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及程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如下:人口数量变动对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人口空间变动对区域住宅市场冲击巨大;人口红利、年龄结构、家庭结构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住宅市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新春  刘莉  
本文在回顾了"家族性"研究的基本问题之后,尝试构建"家族性"影响因素、战略决策质量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模型,并用家族企业样本对模型进行测量,对将"家族性"研究应用于我国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龚义龙  
在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延续上千年的分家制度已有较多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展开研究。随着家族人口增多,周期性的分家成为家族分裂的起点。对分家后的"二次创业"进行分析,可见中国解决人口压力的方式既有向心式的、内敛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外延式的不断膨胀、扩大的人口向外迁移及对资源的外延式拓展。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解决人口压力,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压力,以及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萍  蒋建华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应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本文分析了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家族企业应当注重对接班人的人力资本培育: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非家族成员的归属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丽娟  刘金川  
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家族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家族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仍然偏低,各公司之间差距较大。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上市公司控制权取得途径、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联和媒体关注度对家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张柳婷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把能源强度降低20%,因而很有必要对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但目前学者对此看法不一,主要存在技术主导和结构主导两种观点。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来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金隆  吴从锋  
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同,本文实证回归结果表明,家族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现金替代物、债务融资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公司投资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利支付率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银行借款比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和股权制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融资约束是影响家族企业现金持有量决策的重要因素,而且家族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主要体现为支持动机,而不是一般认为的掏空动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乔楠  
本文提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发生相互交往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即流动人口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影响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合;城市的制度安排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佳伟  
近年来,人口流动家庭化已经成为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程度已经相对提高了很多,71.9%的家庭户已经全部成员入京。2000年进入家庭化的鼎盛期,人们不再单身外出,或是举家同迁,或是接亲属入京。流动人口外出后平均约三年可接来一批亲属。随着时间的推进,流动人口家庭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受教育程度越高,一次性迁入的可能性越小,但是接第二批、第三批可能性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间缩短。此外,第一批"当家人"的来京时年龄及其家庭规模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喻文益  
采用实证性的分析方法,就美国和中国在人口性别、种族、年龄与过剩就业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以期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我们发现过剩就业是普遍存在的。美国与中国在就业政策和少数民族政策及经济体制上的差异导致了过剩就业结构的差异。但过剩就业有全球普遍性。处于经济体制和工业化包括都市化过程中的中国过剩就业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而需综合性的一揽子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凌华  王卓  
构建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良好格局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以334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的聚居隔离指数为研究对象,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002010年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中西部交界高冷偏僻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低;局部地区的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福建南部与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增强,长江三角洲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