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1)
- 2023(2619)
- 2022(2332)
- 2021(2330)
- 2020(2076)
- 2019(3583)
- 2018(3437)
- 2017(6413)
- 2016(3766)
- 2015(4254)
- 2014(4168)
- 2013(3886)
- 2012(3900)
- 2011(3522)
- 2010(3765)
- 2009(3712)
- 2008(3998)
- 2007(3792)
- 2006(3417)
- 2005(3099)
- 学科
- 济(13333)
- 经济(13309)
- 管理(13062)
- 业(10658)
- 企(9961)
- 企业(9961)
- 方法(5301)
- 财(4551)
- 制(4447)
- 学(4329)
- 中国(4028)
- 农(4018)
- 数学(3939)
- 数学方法(3790)
- 体(3639)
- 理论(3363)
- 业经(3301)
- 务(3124)
- 财务(3114)
- 财务管理(3099)
- 企业财务(2968)
- 工作(2877)
- 体制(2873)
- 划(2691)
- 教育(2614)
- 地方(2432)
- 家(2408)
- 和(2400)
- 策(2399)
- 银(2287)
- 机构
- 大学(57207)
- 学院(55958)
- 研究(20106)
- 管理(19382)
- 济(18385)
- 经济(17822)
- 理学(16324)
- 理学院(16115)
- 中国(15681)
- 管理学(15677)
- 管理学院(15573)
- 科学(12941)
- 京(12809)
- 所(10518)
- 农(10486)
- 财(10246)
- 中心(9488)
- 研究所(9344)
- 江(9184)
- 业大(8397)
- 农业(8301)
- 范(8066)
- 北京(8002)
- 师范(7958)
- 财经(7768)
- 州(7376)
- 院(7299)
- 经(6981)
- 省(6584)
- 技术(6542)
- 基金
- 项目(34237)
- 科学(26353)
- 研究(24507)
- 基金(24371)
- 家(21766)
- 国家(21551)
- 科学基金(17941)
- 社会(15214)
- 社会科(14224)
- 社会科学(14217)
- 省(12997)
- 基金项目(12214)
- 自然(11549)
- 教育(11537)
- 自然科(11297)
- 自然科学(11294)
- 划(11177)
- 自然科学基金(11071)
- 资助(10125)
- 编号(10124)
- 成果(9559)
- 重点(7910)
- 部(7433)
- 课题(7225)
- 发(6668)
- 创(6617)
- 项目编号(6516)
- 大学(6468)
- 性(6441)
- 科研(6373)
共检索到90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维峰
【目的/意义】在全国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公共舆情发生较大变化,朋友圈是这一变化的晴雨表。通过朋友圈进行疫情防治、舆情传播对公共舆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审视其舆情稳定器价值。【设计/方法】以微信朋友圈这一新型虚拟社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从李文亮医生救治事件的朋友圈传播案例分析入手,透视重大疫情中虚拟公共微平台的舆情传播引导功能与主动性治理效用。【结论/发现】通过上述措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多领域的传播优势,并借助新技术力量增强主流媒体的流量发力,有效激发朋友圈的舆情演化传播效能,使之成为权威媒体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在重大疫情期间公众媒介素养提升和舆情引导与治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齐佳音 方滨兴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为例,运用管理学思想、技术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提炼出未来舆情引导与治理的五方面创新:(1)思路创新:从"以信息为出发点"到"以人心为出发点"。(2)模式创新:从"多举治理"到"融合治理"。(3)手段创新:从"法律+技术"到"法律+技术+心理"。(4)政府信息供给决策创新:从"单方面信息供给"到"精准信息锁定"。(5)效果评价创新:从"信息和谐"到"人心和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峰
[目的/意义]面向重大疫情的网络舆情治理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然体现。[方法/过程]构建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四点四阶段"演化模型,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4个热点舆情事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政府在"湖北红十字会"舆情事件中的治理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跨界治理策略。[结果/结论]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在触点、燃点、拐点、融点的作用机制下,经历突发、爆发、降温、失焦4个演化阶段,政府应当针对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演化特点,根据多元联动协同整体性视角的跨界治理机制,从基于主体界面的跨主体治理、基于组织界面的跨部门治理、基于知识界面的跨领域治理、基于时间界面的跨过程治理和基于层级界面的跨区域治理5个维度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延圣
[目的/意义]通过对微圈、微圈舆情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夯实了舆情的基础理论体系,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对新媒体、网络群体以及舆情概念的分析,构建和阐述微圈以及微圈舆情的内涵,并分析微圈舆情的要素特征。[结果/结论]微圈是一种基于新媒体主体身份认定的网络社交群体。微圈舆情是指舆情主体在新媒体空间内,针对借助于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公权力拥有者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微圈舆情的主体、客体、中介性社会事项及空间四要素呈现出相应的新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轶 董敏
保险在重大疫情风险治理中具有关键而独特作用,可以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策略,但由于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商业保险的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文章从新冠疫情风险治理的需求出发,探索多层次的保险路径,化解路径法律障碍。进一步提出持续推进保险均衡策略,从立法角度定性疫情风险、优化保险合同、创新旅游取消险和规范赠险行为等具体对策。使保险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风险治理 法经济分析 法律供给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淼 陈淑真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情不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将“健康中国”发展列为国家战略。所以,研究健康网络舆情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鉴于目前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网站和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爬虫获取了2007年至2020年的健康舆情热门话题文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文本数据做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调整法的情感倾向指数分析方法,即首先利用情感词典,确定和调整情感词权重,其次基于文章长度调整权重,最后利用自适应权重法构造情感倾向指数。分析发现,整体情感倾向指数变化显著受到社会健康事件的影响,同时也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本文针对突发疫情预防、健康产业发展、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琮琮 刘灵芝 易岚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并构建舆情指数,并同时利用疫情发生数作为疫情突发事件的测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egress)模型探究双疫情及其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短期影响及门槛异质性。然后进一步利用SV-TVP-SVAR模型分别探究双疫情、双舆情对猪肉价格的长期动态影响,以此重点分析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冲击效应存在门槛特征。(2)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猪肉价格存在着正负向相结合的综合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及跨期差异。(3)相较于疫情事件,猪肉价格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较小,但波动幅度更大。(4)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大于新冠肺炎疫情,舆情效应体现相同规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郝志斌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引起了对重大疫情治理的极大关注。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数字科技赋能重大疫情治理实现了重大疫情的数字治理。实际上,政府在重大疫情数字治理中已经取得不菲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重大疫情数字治理协同机制,其要义在于重新确定政府、市场与社会在重大疫情数字治理中的角色扮演,市场与社会主体参与重大疫情数字治理与政府形成一种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时下,重大疫情数字治理的协同机制要发挥实效就要加强法理分析,运用法治力量对其进行规范,以预防或减少相关风险因素。
关键词:
重大疫情 数字治理协同机制 公私合作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杜洪涛 滕琳 赵志云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中的公共管理沟通是网络舆情治理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针对突发性传染病舆情中的公共管理沟通问题,以新浪微博社区中关于2015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微博文本及相应评论内容为样本,对MERS舆情话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情感倾向性判断,论述了MERS疫情相关舆情的特点,分析了MERS舆情话题中公共管理机构的表现,并对比分析了其他媒介MERS舆情话题中公共管理机构的表现,总结出舆情话题发展与公共管理沟通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此次疫情中以政府为代表的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宇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与多样性也给互联网舆情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辨别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较淡薄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给网络舆论和社会治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工作的缺位。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含义,探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以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为例,提出多元共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畅通高校舆论表达渠道,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大学生网络舆情 多元共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阳 田军 周琨
重大突发疫情发生后,不同地区的公众在不同时期对风险认知不同,因此公众情绪类型及其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有研究多采用数据挖掘方式描述公众情绪的演化过程,并没有构建刻画公众情绪演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使得政府制定的疫情信息发布策略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引导公众情绪。为此,本研究调查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风险地区的公众情绪变化,发现公众对疫情的关注率很高,主流情绪表现为恐惧。通过等级比较法得到了不同风险地区公众在不同阶段的恐惧情绪水平,构建了公众恐惧情绪演化模型,并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延续期三个时期。比较分析了公众恐惧情绪演化的共同特性和差异,为合理引导公众情绪提出信息发布策略,为落实防控措施、精准引导公众理性行为与避免出现极端情绪提供理论支撑,为重大疫情下情绪治理形成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兴国
社会冲突治理不仅仅是单纯的纠纷解决和矛盾处理活动,更是一个追求"善治"的过程。网络舆情是当前社会冲突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双重面相既有利于社会整合,也可能引发或放大现实的社会冲突。但网络舆情并非社会冲突发生的根源,在当前法制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完善时期,网络舆情倒是社会冲突治理可加利用的一种较好资源。从公民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冲突治理对网络舆情的宽容,恰正反映了公权机构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从社会治理角度而言,对网络舆情适当且适度的引导是其走向法治化不可或缺的要求。
关键词:
社会冲突治理 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主动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适应舆情事件的多元动态演变特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直面事件和问题的新型媒体发言人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雪 蔡萌 杨茗 孟啸
[目的/意义]在新兴科学技术传播过程中,社交机器人已成为舆情引导不可忽视的行为主体。通过分析微博平台上“ChatGPT议题”相关发帖信息,了解社交机器人对网民负面情绪的传染机制,为新兴科学技术舆情治理提供建议参考。[方法/过程]首先使用XGBoost模型识别微博社交机器人,然后利用Text2emotion进行细粒度情绪分析,最后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考察不同负面情绪中社交机器人、意见领袖、公众间情绪传染的方向和强度随时间的演变。[结果/结论]社交机器人显著增加了新兴科学技术传播舆情的不确定性,对于公众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具有差异化的引导作用。在悲伤情绪中,二者存在双向情绪传染现象且强度无显著差异。在愤怒情绪中,二者存在双向情绪传染现象但强度随时间动态演变;在最优滞后期前,社交机器人情绪传染的强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社交机器人影响式微,公众处于主导地位。社交机器人具有双重身份,是情绪极化的操纵者抑或是民情放大器。在新兴科学技术传播的早期阶段,应预防社交机器人对公众和意见领袖愤怒情绪的引导,或将触发人类用户极化的情绪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