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4)
2023(6907)
2022(6006)
2021(5448)
2020(4617)
2019(10756)
2018(10381)
2017(20663)
2016(10979)
2015(11947)
2014(11977)
2013(12144)
2012(11662)
2011(10839)
2010(11195)
2009(10197)
2008(10134)
2007(9372)
2006(8709)
2005(8198)
作者
(31089)
(25918)
(25445)
(24827)
(16700)
(12166)
(11938)
(10014)
(9992)
(9863)
(8785)
(8523)
(8516)
(8503)
(8334)
(8133)
(7725)
(7598)
(7444)
(7423)
(6690)
(6460)
(6346)
(6133)
(5942)
(5923)
(5806)
(5766)
(5360)
(5150)
学科
(50120)
经济(50073)
管理(30864)
(30692)
(24873)
企业(24873)
方法(16151)
(14992)
中国(14326)
数学(13129)
数学方法(12850)
地方(12484)
业经(11944)
(11409)
(9981)
(9929)
(9843)
农业(9646)
产业(9619)
(8858)
贸易(8851)
(8545)
理论(8313)
技术(7876)
(7793)
银行(7783)
(7720)
(7559)
(7543)
金融(7541)
机构
大学(158111)
学院(157356)
(71074)
经济(69589)
管理(61549)
研究(58337)
理学(51617)
理学院(51068)
管理学(50246)
管理学院(49917)
中国(44892)
(34311)
(34278)
科学(32100)
(29350)
(26680)
中心(26181)
研究所(25914)
财经(25393)
(23593)
(22859)
北京(22430)
(22268)
师范(22107)
经济学(21082)
(20841)
(20411)
业大(19495)
经济学院(18782)
财经大学(18434)
基金
项目(96079)
科学(76655)
研究(75123)
基金(69072)
(58638)
国家(58114)
科学基金(50064)
社会(48123)
社会科(45772)
社会科学(45764)
(37167)
基金项目(35277)
教育(33804)
(31286)
编号(31184)
自然(30030)
自然科(29303)
自然科学(29295)
自然科学基金(28782)
资助(28676)
成果(27061)
(22746)
课题(22029)
(21730)
重点(21590)
(20087)
国家社会(19631)
(19407)
发展(19176)
教育部(18960)
期刊
(87901)
经济(87901)
研究(55149)
中国(36414)
管理(25707)
(25068)
(22136)
教育(20888)
科学(19834)
学报(19753)
(18034)
金融(18034)
大学(15681)
技术(15053)
农业(14574)
业经(14343)
经济研究(13887)
学学(13763)
财经(12364)
问题(11171)
图书(11168)
(10930)
(9995)
技术经济(8739)
国际(8603)
(8445)
论坛(8445)
书馆(8422)
图书馆(8422)
现代(7834)
共检索到262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席建成  孙早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史,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产业政策的认知便是不同时空下这种关系的具体反应。文章通过对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的认真梳理,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演进的大致线索。研究表明:产业政策理论遵从“思想—实践—理论”的发展脉络,随着对市场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演进。从早期的替代市场论到市场增进论,再到强调促进竞争的激励相容,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逐渐走向共生共容。微观上,将企业异质性纳入产业政策效应的分析框架,奠定了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中观上,更加重视特定产业、地区的结构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席建成  孙早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史,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产业政策的认知便是不同时空下这种关系的具体反应。文章通过对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的认真梳理,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演进的大致线索。研究表明:产业政策理论遵从"思想—实践—理论"的发展脉络,随着对市场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演进。从早期的替代市场论到市场增进论,再到强调促进竞争的激励相容,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逐渐走向共生共容。微观上,将企业异质性纳入产业政策效应的分析框架,奠定了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中观上,更加重视特定产业、地区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相结合,探究组织和制度对产业政策行为主体的激励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政治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席建成  孙早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史,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产业政策的认知便是不同时空下这种关系的具体反应。文章通过对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的认真梳理,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演进的大致线索。研究表明:产业政策理论遵从"思想—实践—理论"的发展脉络,随着对市场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演进。从早期的替代市场论到市场增进论,再到强调促进竞争的激励相容,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逐渐走向共生共容。微观上,将企业异质性纳入产业政策效应的分析框架,奠定了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中观上,更加重视特定产业、地区的结构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嬛  王习孟  
文章旨在全面回顾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相关研究,总结主要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探讨寻找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社区支持农业、巢状市场、食品短链和农消对接。综合不同视角的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体系主体力量不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兴起是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替代性食品体系的发展与全球食品体系变化紧密相连,但政府主导了认证体系建立,对新兴体系发展支持不够。消费者与大部分生产者都是社会精英群体,小农户在中介机构的支持下参与到新体系之中。现有研究在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总体情况调查分析、行动主体价值观念构建、企业与替代性食品体系构建、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互动等方面有待加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嬛  王习孟  
文章旨在全面回顾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相关研究,总结主要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探讨寻找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社区支持农业、巢状市场、食品短链和农消对接。综合不同视角的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体系主体力量不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兴起是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替代性食品体系发展与全球食品体系变化紧密相连,但政府主导了认证体系建立,对新兴体系发展支持不够。消费者与大部分生产者都是社会精英群体,小农户在中介机构的支持下参与到新体系之中。现有研究在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总体情况调查分析、行动主体价值观念构建、企业与替代性食品体系构建、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互动等方面有待加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韵含  
2015年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首先分析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梳理替代率的定义,企业年金替代率及职业年金替代率的相关文献,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及我国实际,分析职业年金替代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拓展提供可能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嬛  王习孟  
文章旨在全面回顾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相关研究,总结主要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探讨寻找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社区支持农业、巢状市场、食品短链和农消对接。综合不同视角的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体系主体力量不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兴起是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替代性食品体系的发展与全球食品体系变化紧密相连,但政府主导了认证体系建立,对新兴体系发展支持不够。消费者与大部分生产者都是社会精英群体,小农户在中介机构的支持下参与到新体系之中。现有研究在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总体情况调查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向鹏  
本文回顾了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经典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由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区域间发展个性的差异,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单一理论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分析,而不能从单个角度或个别局面来分析。提出从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来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伯涛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是气候变化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试图梳理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问题上各种不同主张的分歧所在,为中国碳减排的政策框架制定提供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关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工具和新型的基于市场的工具效率的几种不同观点,对处于政策工具选择争论核心的两种市场型工具——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在经济效率、政治可行性、执行成本、国际合作等方面各自的优劣性进行了重点评论,并讨论了更复杂的复合工具和双轨规制方法的特征。最后探讨了中国碳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并指出了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慧云  
建立在行为金融学基础上的行为股利政策理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研究金融市场股利分配异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的行为股利政策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并停留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及介绍上,因而,借鉴西方行为股利政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来深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利政策现象与问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李伯德  
低碳城市是与低碳经济相伴随的一个概念。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对于诸多问题学界尚没有达成共识。文章主要对低碳城市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外延范围、基于国际视角的经验借鉴、基于政府视角的政策建议、基于规划视角的低碳城市建设和基于各种视角的对策给予了综述,一方面希冀能够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马新智  
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预算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根据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别预算目标紧度、预算松驰、预算参与、预算强调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鉴于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落后,我们的文献综述将偏重于研究方法,重点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治理与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以及城市治理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推进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董昕  刘强  周婧玥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相比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我国关于老龄产业的学术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且微观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应强化关联性研究,细化和深化分环节研究,注重定量研究以及研究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全面回顾我国老龄产业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区域市场差异等角度总结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制约因素、发展对策以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邦华  林冬冬  刘刚  
创业政策是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也是当前政府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制度、社会、经济、人力等维度梳理了创业政策效用的主要理论与实证文献,对创业政策本体和政策影响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以后研究拓展的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