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4)
2023(3320)
2022(2794)
2021(2332)
2020(1872)
2019(4431)
2018(4209)
2017(8076)
2016(4419)
2015(4987)
2014(4984)
2013(5011)
2012(4778)
2011(4147)
2010(4303)
2009(4076)
2008(4159)
2007(3494)
2006(3096)
2005(2735)
作者
(12671)
(10376)
(10018)
(9730)
(7077)
(5013)
(4861)
(4311)
(3913)
(3908)
(3865)
(3603)
(3385)
(3333)
(3242)
(3233)
(3219)
(3207)
(3043)
(3015)
(2645)
(2570)
(2502)
(2483)
(2410)
(2289)
(2278)
(2201)
(2094)
(2053)
学科
(21689)
经济(21671)
管理(11432)
地方(9419)
(9363)
中国(8966)
(8499)
企业(8499)
方法(7255)
城市(6033)
数学(5070)
业经(5040)
数学方法(5036)
(4427)
理论(4404)
城市经济(4337)
环境(4288)
(4003)
(3807)
地方经济(3784)
文化(3776)
产业(3652)
(3543)
(3226)
教育(3170)
经济理论(3064)
农业(2878)
资源(2658)
方城(2627)
(2564)
机构
学院(64224)
大学(63430)
管理(23699)
(23052)
研究(22429)
经济(22346)
理学(20398)
理学院(20007)
管理学(19696)
管理学院(19541)
(16970)
(15149)
中国(14964)
科学(14440)
(11620)
师范(11535)
(10661)
中心(9951)
(9915)
研究所(9760)
师范大学(9529)
(8759)
(8622)
业大(8497)
财经(8083)
北京(8023)
(7954)
(7532)
南京(7239)
(7183)
基金
项目(45009)
科学(36514)
研究(33177)
基金(32524)
(27768)
国家(27505)
科学基金(24566)
社会(22630)
社会科(21364)
社会科学(21355)
(19081)
基金项目(18082)
自然(15720)
自然科(15304)
自然科学(15302)
(15151)
自然科学基金(15005)
教育(14558)
编号(13319)
资助(11922)
(11296)
(10421)
重点(10369)
成果(10329)
课题(9747)
(9375)
(8961)
国家社会(8893)
规划(8578)
发展(8555)
期刊
(28731)
经济(28731)
研究(19755)
中国(12138)
科学(8935)
学报(8411)
管理(8360)
(7863)
教育(7764)
城市(6854)
大学(6317)
(5952)
学学(5890)
问题(5553)
资源(5305)
(5261)
业经(5004)
技术(4406)
财经(4064)
现代(4051)
(4002)
金融(4002)
(3955)
农业(3894)
经济研究(3619)
(3516)
图书(3466)
发展(3353)
(3353)
地理(3254)
共检索到95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静  罗珍  赵伯飞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在对西安曲江文化的分析中,寻求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文章认为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审美之间有机联系表现在:曲江文化产业是一种通过理想观点对审美评价进行体现的一种现实结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用这种态度对人进行教育;曲江的文化产业可以真实地映射一种客观的美学价值,并且表现出了现代人对于古人的主观态度;曲江文化产业正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典故来引导我们的审美知觉与审美体验。曲江文化产业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但感受到感官世界带来的外在形式美,也感受到由内而外的精神美感,曲江文化产业向大众展现的道德关系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是大众在文化体验中获取的、最具现实意义的审美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主题旅游景区是近年我国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景点共生模式。文章选择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内共生存在的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通过游客认知评价分析了该景区内共生景点旅游形象和景区主体形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同类主题共生旅游景点形象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利共存关系;历史遗存类景点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的影响较大,而新建文化主题类景点对景区旅游形象影响较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续琨  陈喜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青梅  
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发展潮流和趋势,是伴随着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文化产业集群引领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以西安曲江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的有益的、成功的探索与尝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特色、提升竞争优势、协调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海霞  杨博  权东计  王峰  
在科学界定关键概念和明确主要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对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结果为事实依据,通过对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战略目标定位的特殊性、运营模式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管理体系及支持体系的特殊性,以及三大核心运营模式的特性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主要特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亮  李钢  徐锋  于悦  张千禧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航拍摄影资料成为城市形象感知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论文基于社交平台"天空之城"获取的西安市无人机航拍照片、简介文本和拍摄地位置等信息,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图片分析、计算机文本情感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无人机视角下的西安城市形象。研究发现:(1)无人机航拍照片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周边郊县较为疏散,呈现"内密外疏"的空间格局,其核密度最高值区位于三区交界的城市中心地带,为南北向的"哑铃型"布局;(2)视觉形象侧重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描述,以人文景观类照片为最;(3)情感评价整体趋于积极正向,在主城区热门景点两极分化明显。最后,探索了无人机视角下城市形象建构与提升的综合机制,并对西安城市形象建设和无人机使用政策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郭生伟  
本文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形象为实证研究对象,从景区共生形象角度选取了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内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为景区形象生成基础,关联研究了共生景区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主要受景区内共生景点中历史遗存类景点旅游形象的影响,新建同一主题文化公园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也有明显影响,但不如历史遗存类景点旅游形象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的影响大;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和游客后续行为意图中的重游意愿和口碑效应之间有着正向关系;景区内同一主题共生景点旅游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存在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查振华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具有性格的个体,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来体现出这种独特的个性。形成这种个性的因素主要由三种因素,一是由城市天际线所形成的总体特征与个性;二是由街道所形成的城市个性;三是由广场形成的时代精神。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申革联  梁国培  刘怡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随  
本文从形象主体、城市功能、环境性质、时代性、民族性、发展性和表现性等角度对城市形象细分进行了探讨 ,并论述了它对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力三  吴春柳  
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若要快速、健康发展,就应该把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文化的建设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以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为基础,创造城市良好的投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文章提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表现在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吸收和招商引资,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铁城  
城市雕塑有其独特的艺术性格,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以城市雕塑艺术的名义,在尊重城市历史、城市个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城市人文资源并使之艺术化地形象呈现,或在此基础上举行相关的艺术大展、大赛,成为城市雕塑艺术参与城市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城市雕塑的建设切忌脱离实际,一味盲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程  全锐  
社会模式的设计和建构是社会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模式具有价值、规律和约束条件综合集成的三维结构。西安曲江模式经历起步、形成、推广三个阶段,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和城市运营启动城市化进程而建构的一种地区性社会发展模式。曲江模式的价值目标是发展民生、复兴城市、激活文化。其建构过程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演进规律以及社会工程规律。曲江模式的形成是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灵活空间,也反映了西安城市的历史使命和地域文化资源的特色。当前阶段,曲江模式尚未成熟,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璞  金秋月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习惯的缩影。视觉形象是指对人们视觉形成冲击的形象内容,这种形象可以通过线条、颜色、画面等形式进行传播。与其他艺术形象相比,视觉形象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城市视觉形象是将视觉设计元素应用于城市设计,进而借助视觉形象的作用体现城市设计的主题与风格。在提倡独特性的当代社会,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设计也是凸显城市独特性的重要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覃成林  
澳门的"赌城"形象虽然知名度高,但并不利于澳门继续提升国际竞争力。重塑澳门城市形象,需要以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战略为根据,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城区和世界文化遗产修正"赌城"形象。基于这种思路,澳门新的城市形象定位是"欢乐刺激、活力迸发的旅游体验之都;中西荟萃、多元和谐的历史文化名城"。澳门需要从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城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城市环境建设和景观设计等诸多方面,培育新城市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