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7)
2023(5976)
2022(4960)
2021(4804)
2020(3857)
2019(8915)
2018(8426)
2017(16281)
2016(8615)
2015(9630)
2014(9169)
2013(9119)
2012(8636)
2011(7958)
2010(7731)
2009(7382)
2008(7435)
2007(6311)
2006(5697)
2005(5388)
作者
(22888)
(19213)
(19128)
(18519)
(12331)
(9071)
(8763)
(7399)
(7364)
(6627)
(6530)
(6341)
(6266)
(6145)
(6049)
(5879)
(5765)
(5520)
(5490)
(4977)
(4761)
(4610)
(4532)
(4340)
(4339)
(4324)
(4225)
(3862)
(3827)
(3786)
学科
(41818)
经济(41783)
管理(24798)
(22929)
方法(19578)
数学(18263)
数学方法(18215)
(18198)
企业(18198)
中国(13662)
(11805)
(10023)
贸易(10017)
(9906)
(9466)
(8102)
环境(7772)
(7625)
财务(7623)
财务管理(7612)
企业财务(7434)
业经(7172)
(6883)
金融(6883)
关系(6835)
(6586)
(6411)
银行(6409)
(6249)
(6062)
机构
大学(129661)
学院(124219)
(67299)
经济(66553)
研究(50488)
管理(47141)
理学(40782)
理学院(40385)
管理学(40058)
管理学院(39819)
中国(39507)
(29922)
(27445)
科学(24710)
(24548)
财经(24482)
经济学(23268)
(22835)
研究所(22235)
经济学院(21056)
中心(20961)
财经大学(18810)
(18261)
北京(18060)
(15860)
(15177)
科学院(14922)
研究中心(14830)
(14496)
师范(14410)
基金
项目(82002)
科学(66971)
基金(65117)
研究(61260)
(56859)
国家(56484)
科学基金(48344)
社会(44260)
社会科(42215)
社会科学(42203)
基金项目(33048)
自然(28519)
自然科(27914)
自然科学(27905)
自然科学基金(27466)
资助(27291)
教育(27274)
(25977)
(23667)
(21477)
编号(21299)
中国(20707)
国家社会(20707)
教育部(19113)
重点(18850)
成果(17890)
(17571)
人文(17465)
(16851)
(16810)
期刊
(70287)
经济(70287)
研究(42639)
中国(22666)
(22530)
管理(18319)
科学(17259)
学报(16514)
(14828)
大学(13621)
财经(13302)
(13218)
金融(13218)
学学(12883)
经济研究(12744)
(11622)
(11449)
世界(11274)
国际(11099)
农业(10749)
问题(9798)
教育(8558)
技术(8503)
业经(7323)
(6843)
技术经济(6820)
现代(6196)
统计(6018)
经济问题(5451)
(5296)
共检索到190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全惟幸  
本文宗旨在以当年日本工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来观察和思考当今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这一课题。战后日本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社会受到损害。本文用一个数学模型阐明了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不然的话,将会是竭泽而渔。日本后来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积极地治理污染。但本文更将重点放在考察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工业污染防治的具体过程上。日本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产业治污的费用也各不相同,这些形成了一个参考标准,对我们制定污染治理投资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还可帮助我们了解污染治理投资的过程变化。本文还对近年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回顾。最后,基于当年日本的经验和当今中国的现实,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是企业补偿环境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其就业效应与生产性投资拉动就业截然不同。通过调整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模式,中国能否实现地区环境改善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变量的地区劳动力供求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劳动力需求效应取决于其企业竞争力正效应与企业生产规模负效应的高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劳动力供给效应取决于劳动者效用的提高程度。采用污染物无量纲化后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变量,基于1997—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运用联立方程回归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强度能实现地区就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玉红  
工业污染是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十几年,随着大城市"去工业化"和污染企业"退城搬迁",中国工业企业在城乡空间重新布局。本文采用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大部分小微企业和三分之一大中型企业位于农村地域;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域;农村企业集聚与分散并存,工业集聚区企业与分散企业体量相当。然而,中国环境保护力量与污染企业分布存在着空间错位:城镇地域污染企业少但政府和社会环保力量集中,农村地域工业集聚区污染企业多但环境监管弱。应针对中国工业污染源在城乡间的实际分布格局,将工业污染防治重点向农村各类工业集聚区转移;地方政府应对污染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萍萍  
一、引言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是企业弥补环境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政府的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倒逼企业开展旨在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活动(赵连阁等,2014)。Lanjouw和Mody(1995)最早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和环境技术专利数分别作为衡量环境规制和环境技术创新的指标,使用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环境专利数的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晓星  陈劭锋  刘扬  
全要素生产率是动态效率的一种度量。以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污染治理投入产出的统计数据为实例,运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省际的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结果显示:2000~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增加7.1%,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省际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河北省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最多,而青海省下降最多;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技术变化随时间都呈现U型曲线规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提升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力  应瑞瑶  
基于传导机制,该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污染交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联立方程和情景模拟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该传导机制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的直接传导机制以及收入和政策效应的间接传导机制对工业污染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往往会促使工业污染减少;此外,工业外资在中国区位选择时的确将污染排放量视为重要的要素禀赋,这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相符,但现实中,外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外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往往高于内资工业企业,较高的新技术研发水平与较低的污染排放强度是对应的,这意味着外资企业"污染密集型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升银  
利用1996—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了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之间存在驱动关系;城镇化率的提高将引起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的增加,即城镇化率每提高1%会引发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提高1.35%;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对城镇化进程具有约束效应。因此,在目前"美丽中国"战略背景下,应强化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以人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文斌  吴伟平  邝嫦娥  
文章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选取6个反映工业污染情况的主要指标,利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环境污染分布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绘制中国工业污染空间分布格局图,分析各区域间工业污染的差异,并且提出环境污染治理的可行性对策建议,进而为推行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金平  彭芳春  雷蕾  
本文基于湖北省近十多年来的相关数据,阐述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现存的主要问题,如政府重视不足、投资下降,投资主体积极性不高、投资渠道少,投资管理不善、监督不力等。并结合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的变化和湖北省域情特征,着重探讨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优化路径,包括加大政府重视程度和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投资主体积极性,创新投资渠道;完善投资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转变投资重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晴艳  田启波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差距的影响,并运用动态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可以显著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但随着技术创新分位点的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技术创新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上一期的技术创新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补贴与支持,缩小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实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累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明  黄清煌  
环保投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工业污染减排,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未形成共识。为此,本文运用广义矩估计法测算出环保投资的工业污染减排效应及地区差异性,并基于不同治理投资结构检验了环保投资与工业污染减排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环保投资对工业污染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同地区的污染减排强度对环保投资的反应存在差异性。此外,环保投资和工业污染减排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即环保投资对工业污染减排的效应只有在特定的治理投资结构区间内才能发挥作用。本文政策涵义明显:加大环保投资规模,优化治理资金配置水平以提高环保投资的使用效率。同时,政府切忌走人盲目加大环保投资规模的误区,应根据各地区的现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汉新  安冬梅  张圣泉  
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工业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变化与工业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通过规模、技术、结构和治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效应来体现的。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复合生态系统,走生态工业道路。工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欲达此目标必须实现硬件、软件、心件三者的协调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浪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城市的落后产能开始向农村转移,对农村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展示了农村工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现象,并且研究了农村工业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深入研究探讨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祥  张伟  
本文以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环境分权作用下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环境监测分权等在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环境规制与工业污染治理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2)随着地方政府环境行政权、环境监察权和环境监测权的扩大,环境污染治理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导致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3)在空间异质性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环境分权有助于强化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积极作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与之相反;低排放强度地区的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环境监测分权与环境规制的交叉项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高排放强度地区却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此,应在提高环境分权程度的同时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环保督查力度;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分权策略;处理好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政分权与环境分权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  聂春光  
文章主要运用De Bruyn分解模型与产业发展和转移动态性指标进行研究:把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分解为工业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工业规模的增大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工业规模的增大所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大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研究还发现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导致了工业污染排放的空间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