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5)
2023(7633)
2022(6166)
2021(5756)
2020(4622)
2019(10719)
2018(10245)
2017(19768)
2016(10146)
2015(11646)
2014(11562)
2013(11841)
2012(11405)
2011(10809)
2010(10751)
2009(10281)
2008(10099)
2007(8967)
2006(8308)
2005(7987)
作者
(29739)
(24999)
(24903)
(23994)
(16235)
(11829)
(11293)
(9545)
(9523)
(8909)
(8741)
(8243)
(8137)
(8114)
(8055)
(7779)
(7509)
(7304)
(7293)
(6437)
(6351)
(6017)
(5926)
(5805)
(5759)
(5624)
(5310)
(5084)
(4905)
(4827)
学科
(75701)
经济(75651)
管理(28984)
方法(26990)
(26027)
数学(25074)
数学方法(25024)
(20917)
企业(20917)
中国(17974)
地方(15643)
(12881)
(12662)
贸易(12651)
(12302)
地方经济(12064)
(11710)
(11643)
业经(11423)
(10993)
金融(10993)
(10415)
(9643)
银行(9643)
(9444)
(9394)
环境(9178)
关系(8032)
(7939)
(7764)
机构
大学(167765)
学院(163630)
(94337)
经济(93150)
研究(65265)
管理(60664)
中国(52936)
理学(51422)
理学院(50887)
管理学(50480)
管理学院(50152)
(40795)
(35052)
财经(33084)
经济学(32887)
(32371)
科学(31376)
(30457)
经济学院(29424)
研究所(28823)
中心(27481)
财经大学(24938)
北京(23432)
(22568)
(21736)
科学院(19761)
(19588)
社会(18940)
(18788)
研究中心(18703)
基金
项目(97965)
科学(79344)
基金(77014)
研究(72713)
(66126)
国家(65713)
科学基金(56542)
社会(52852)
社会科(50532)
社会科学(50521)
基金项目(39069)
自然(32959)
资助(32871)
自然科(32272)
自然科学(32262)
(31890)
自然科学基金(31764)
教育(31669)
(27803)
编号(25310)
(24664)
国家社会(24252)
中国(23570)
(22198)
教育部(22147)
重点(21862)
成果(20904)
人文(20845)
(20695)
经济(20537)
期刊
(108671)
经济(108671)
研究(59536)
(30949)
中国(30018)
管理(25308)
(21996)
金融(21996)
科学(20775)
经济研究(19791)
财经(19141)
学报(19120)
(17698)
(16662)
大学(15679)
学学(14993)
问题(14341)
(14256)
世界(13713)
国际(13499)
业经(12403)
技术(12298)
农业(12101)
技术经济(10530)
统计(9624)
经济问题(8801)
经济管理(8022)
现代(8012)
(7886)
教育(7747)
共检索到26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德地立人  宋文雷  
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看中国的股票市场〔日〕德地立人宋文雷自1988年开始在深沪两地推行企业股份制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改革试点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截至目前(1997年7月24日)为止,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已达676家,其中B股公司94家,A...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喜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启动和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发动———响应”传导机制,是借助于形形色色的市场来实现的。市场是衔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等各类经济主体行为的介质和载体。当中央银行启动某种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红辉  
泡沫是投资者基于非理性预期进行博弈所形成的超过理性预期的价格水平。理性泡沫增强市场流动性 ,而非理性泡沫则可能形成泡沫化 ,导致股票市场或虚拟经济甚至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 ;不仅损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也损害经济增长的效率水平。沪深股市均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 ,但是否达到泡沫化程度需根据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均衡状况予以评价。泡沫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分割的市场结构及定价机制、不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导致的经营绩效低下、虚假的会计信息及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垄断造成的价格垄断、市场发行及交易制度缺陷、单一的交易品种及工具与行政性随机化的监管体制等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念龄  
日本股票市场“泡沫”破灭的反思及对我国的启示戴念龄日本股票市场曾是世界上最繁荣的股票市场,其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价值曾一度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而位居世界第一。但从1990年日本股市崩溃以来,一直未能恢复,并且直接导致日本经济达6年多的长期衰退。这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保华  李彬联  石立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这两个市场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简化的F-O模型测度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度和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测度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得出1999-2007年我国这两个市场近9年来的月度泡沫估计值;通过对两个市场的泡沫度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股票市场的泡沫度比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更大;房地产市场泡沫并不是导致股票市场泡沫的原因;而股票市场泡沫却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戈  陈中放  
从市盈率、Q值、红利率、金融相关系数等公认指标看 ,我国股票市场泡沫成分比较明显。应规范市场运行 ,防范市场风险 ,消解股市非常态泡沫 ,使金融扩张能够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联峰  
从动态一般均衡的角度看,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巨大泡沫。但是,股票市场运行轨迹方程(二维蛋白质结构方程),也即是股票市场的内在规律又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未来将走巨大的牛市。这有利于中国政府抓住机会解决股票市场中长期存在的规范、发展问题,同时也为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带来了巨大机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爱农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1993~2006年年初A股市场泡沫进行了测度,并根据对美国股票市场泡沫分析结果,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泡沫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长期以来中国A股市场的内在价值保持相对稳定,而股票价格却频繁大幅波动,且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市场中的泡沫成分较多;股价指数及市盈率指标对股价泡沫大小的揭示能力非常有限;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多数属于超常泡沫,但自2001年开始的股市调整使市场中的泡沫得到有效释放,至2006年年初,市场泡沫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2006年大牛市行情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市场调整后投资价值的显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天添  
在文前相关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诱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根源。然而,从国际金融协调视角来看,日美货币关系才是主导日本金融政策的幕后推手。二战后,美国依靠其"华尔街循环",依托对日贸易将美元供给融入日本货币发行体系之中,取得了通过影响日元供给量左右日本经济的金融主动权。当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引发日本国内货币供给收缩时,缺少货币供给缓冲机制的日本只能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弥补缺口,然而大量资金却被引入房地产和股市,引发资产泡沫,最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漩涡,落下严重依赖国债维持经济增长的后遗症。对比来看,美国再次依托对中贸易将美元内生于人民币供给体系,取得了通过外汇占款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金融强权,中国处于金融守...
[期刊] 改革  [作者] 岸本重陈  马韩增  
就象穿过国境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一样,"泡沫"一旦破裂,就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这就是当今日本经济正在经历的一切。"泡沫破裂""泡沫崩溃"等词语,就是反映1991年、1992年日本经济的惯用词语。仔细想想,那究竟是指什么?因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是和金融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特殊的专门术语作一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基本的术语作一详尽的解释。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论日本的泡沫经济苏存所谓“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出现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维刚  
曾经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大加颂扬的“东洋奇迹”在世纪之末却掉入了萧条的陷阱,而且至今仍未看到其真正走向复苏之路的迹象。与经济兴衰与共的“日本模式”也受到了先扬后贬的礼遇。“日本模式”真的过时了吗?本文试就对导致日本萧条的根源──“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做一简略的分析,并对发展中国家在推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做些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存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什么是“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人们常把这种吹起来的没有根基的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 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种“泡沫”现象。17~18世纪,西方出现过多次影响较大的投机风潮,如荷兰的“郁金香风潮”、法国的“约翰·劳事件”、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这些风潮都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早在1634~1637年间,在荷兰出现过“郁金香投机狂潮”,一个郁金香的球根,竞然高涨到可以交换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文闻  
日本泡沫经济以来,日本股市经历了重大波动,从泡沫经济的崩溃到长期经济低迷,再到后来的逐步复苏和“日特估”热潮。期间,日本政府与央行采取了零利率、量化宽松以及“安倍经济学”等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提振行情。这些措施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尽管日本经济尚未完全摆脱泡沫经济崩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如今日本股市仍呈现显著上涨的趋势。这背后离不开外资流入、超宽松货币政策及顶尖企业盈利等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林薇  
日本东京股市1986年后大幅度攀升,股价上涨率数倍于实际经济增长率,形成虚拟资本脱离实际经济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现象。进入90年代后,日本股市暴跌,陷入大萧条达两年半之久。这次日本股市的大动荡,反映了走向成熟经济的国家,在建立资本形成制度的过程中,社会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相关运动的规律;同时也暴露了日本长期泡沫经济过程中金融业以及企业资产经营中蕴含的问题。日本股市的大萧条是证券市场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向实际经济的靠拢。本文试从日本80年代股市膨胀的经济背景、股市大萧条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