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5)
2023(9395)
2022(8518)
2021(8225)
2020(6952)
2019(16380)
2018(16744)
2017(33119)
2016(18035)
2015(20385)
2014(20653)
2013(20643)
2012(18977)
2011(17214)
2010(17213)
2009(15954)
2008(15470)
2007(13451)
2006(11977)
2005(10552)
作者
(52366)
(42939)
(42848)
(40795)
(27293)
(20504)
(19603)
(16990)
(16185)
(15298)
(14701)
(14216)
(13535)
(13514)
(13173)
(12993)
(12896)
(12852)
(12244)
(12165)
(10641)
(10618)
(10296)
(9692)
(9680)
(9627)
(9538)
(9502)
(8621)
(8353)
学科
(70144)
经济(70065)
管理(51192)
(48363)
(39628)
企业(39628)
方法(34437)
数学(29951)
数学方法(29647)
中国(20162)
(18841)
(17275)
(15266)
业经(15074)
(13709)
贸易(13702)
(13696)
(13345)
地方(13210)
农业(12214)
(12044)
理论(11936)
(11616)
银行(11584)
环境(11220)
技术(11126)
(11064)
(10626)
财务(10568)
财务管理(10547)
机构
大学(262759)
学院(258986)
管理(105589)
(101450)
经济(99115)
理学(91635)
理学院(90632)
管理学(89224)
管理学院(88752)
研究(84323)
中国(62038)
(56485)
科学(51978)
(47638)
(42239)
财经(38591)
研究所(38384)
(37611)
业大(37521)
中心(37118)
北京(36379)
(35897)
(34954)
(34881)
师范(34619)
(30542)
(29856)
农业(29593)
经济学(29499)
财经大学(28778)
基金
项目(173838)
科学(135557)
研究(129904)
基金(124771)
(107360)
国家(106451)
科学基金(90966)
社会(79436)
社会科(75134)
社会科学(75114)
基金项目(67245)
(67183)
教育(59505)
自然(59103)
自然科(57628)
自然科学(57615)
(56859)
自然科学基金(56550)
编号(54738)
资助(51683)
成果(44953)
(38797)
重点(38072)
课题(36959)
(36649)
(35807)
项目编号(34058)
创新(33273)
教育部(33253)
科研(33097)
期刊
(111680)
经济(111680)
研究(79302)
中国(43585)
学报(38434)
管理(38306)
科学(35859)
(33893)
(33064)
教育(30361)
大学(28989)
学学(26876)
农业(24272)
技术(21796)
(21583)
金融(21583)
业经(18743)
财经(17954)
经济研究(17392)
图书(15516)
问题(15184)
(15073)
理论(14828)
实践(13803)
(13803)
现代(13288)
技术经济(12571)
科技(12458)
商业(12120)
(11631)
共检索到372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日本的"学力"概念远远超越了"双基"研究或是"学业成就"的教学论范畴,比之"学业成绩"的概念,更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动态发展。学力研究解读的两种性质的学力落差——基于社会处境不利而产生的落差和基于个人先天素质而产生的落差,正是公共教育政策需要回应的课题。学力研究归根结底牵涉到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借以维护"社会公正"的课题,可以为我们提示分析"基础学力"问题的基本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探讨作为国民核心素养的"学力"的基本构成及其时代脉络,是教育研究中的根本性课题。本文通过日本"学力"概念与"学力论争"的考察表明,日本的"学力"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从战前倾向于"学科学力观",到战后初期一时占据上风的"实践学力观",再到90年代以来的"回归",勾画了一条明显的概念演进的轨迹。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地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游荡,而是求得两种学力观之间的均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房倩倩  
据日本《产经新闻》2009年9月2日报道:伴随民主党政权的诞生,以小学6年级和初中3年级为对象实施的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全国学力考试)可能由全员参加的方式变为只抽取部分学校参加。文部科学省平成22年度(2010年)预算的概算要求中,全国学力考试的实施费用为58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征  
本文从对日本新世纪学力低下激烈争论的梳理和日本战后学力争论的历史考察出发,尝试剖析了日本学力争论的实质及其背后的理论与社会危机,指出日本东亚型现代化的终结是学力低下的实质原因,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教育改革的质疑是本次学力低下争论的主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佐藤学(Sato Manabu)系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他曾在2004年1月的日本教育工会第53次教育研究全国集会上,发表他对于日本"学力问题"的见解,获得了大多数与会者的共鸣。这次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他在会上发言中涉及的思考日本"学力问题"的若干论题展开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日本于2007年4月,由文部科学省组织实施了一次面向全国的义务教育学力调查。此次调查是继上个世纪60年代中断实施全国学力调查之后,第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测试。其目的在于掌握2002年以来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此次调查在调查方式、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以及调查结果中都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征和倾向。研究和分析日本的学力调查,对于我们考察和评价我国学生的学业成就、思考和评价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状况不无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茉然  
据《产经新闻》2010年5月3日报道,日本4月20日举行了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全国学力测试),此项调查的出题倾向明显从"宽松教育"转向"知识的活用"。除了在问题中添加了以前认为可以不教授的内容之外,还以"知识活用"为目标,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本文认为,科学力是现代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从知识稀薄的生产走向知识密集的生产;科学向生产的全面渗透,是大工业生产,尤其是当代高技术经济的特征。因此,发挥科学力在经济、社会进步中的功能是当务之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本文着重分析产生"学力危机"的背景——"学力神话"的破灭,指出学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从"东亚型教育"的藩篱中解脱出来,重新界定适应新型社会的学力,恢复"学力"的实质性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流东  柯荣义  吴进平  
是否允许同等学力考生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就这个让各招生单位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提出应允许和鼓励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研究生并在录取过程中一视同仁,同时提出了选拔和培养优秀同等学力考生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2009年7月笔者参加了日本课程学会20周年大会,访问了新任课程学会理事长、东北大学教授水原克敏,与教授就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定位、从课程改革历史看课程改革的发展、PISA调查的概念结构与学力结构研究的深化以及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国勇  
从1999年开始日本国内开始了一场"学力下降"论争,实质上是一场围绕"宽松教育"教育改革的攻防战。主张"学力下降"者认为学生学科学力下降是实施20多年的"宽松教育"造成的,要阻止学力下降就必须停止"宽松教育"。但事实上,日本学生学科学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下降的是学习的意愿。而要阻止这种学习意愿的下降,不仅不能停止"宽松教育",而应该更加深化发展"宽松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力。本文从作为综合性学习目标构成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成果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前提的学生学力三个层面对于日本综合性学习背景下的学生学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人们对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学力之间关系的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何谓学力之基础"、"学力中的生活与科学问题"、"学力中的态度问题",勾勒了日本学力论争的历史线索。然后归纳了当今围绕"生存能力"的培养所展开的学力论争的基本论题。日本的学力论争中提出的诸多论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的课题。日本的"学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教育界摆脱"学历主义"的束缚,建构新的"学力"概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话者木下繁弥(Kinoshita shigemitsu)系日本大阪教育大学教授,专攻教学理论与学科教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谈杨  陈静静  马增彩  
高质量的中职教育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优化我国人力资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职教育中学生常被视作学力低下,教学改革亦困难重重。本文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形式考察了21名中职学生的学力发展,发现尽管在初中后期学生学力出现了快速下滑,但这些学生毕业进入中职后学力发展趋势逆转,出现了学力回弹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一回弹,是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遭受破坏的自我觉知不断修复,最终形成高水平的自我觉知,实现了学力回弹。在此过程中,个人特质、生涯预期、学校环境与家庭养育之间积极互动,推动了自我觉知的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