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0)
2022(134)
2019(292)
2018(284)
2017(597)
2016(367)
2015(364)
2014(364)
2013(387)
2012(354)
2011(333)
2010(330)
2009(315)
2008(288)
2007(337)
2006(310)
2005(311)
2004(294)
2003(318)
2002(321)
作者
(918)
(820)
(801)
(799)
(538)
(484)
(379)
(330)
(324)
(293)
(292)
(278)
(276)
(273)
(260)
(250)
(249)
(243)
(237)
(224)
(223)
(218)
(217)
(210)
(188)
(184)
(181)
(179)
(172)
(167)
学科
(710)
经济(710)
(491)
银行(491)
(437)
(391)
管理(337)
(304)
(295)
(288)
金融(288)
业务(276)
(272)
制度(271)
(261)
银行制(246)
业经(218)
关系(210)
(210)
(206)
贸易(206)
方法(190)
(179)
企业(179)
世界(176)
水产(167)
农业(163)
数学(159)
问题(159)
数学方法(155)
机构
大学(5235)
学院(4350)
研究(2820)
中国(2352)
(2153)
经济(2098)
(1697)
研究所(1560)
中心(1426)
科学(1304)
人民(1203)
(1201)
银行(1193)
管理(1177)
(1132)
(1108)
国人(1084)
中国人(1080)
中国人民(1069)
(1017)
人民银行(975)
理学(950)
理学院(931)
管理学(925)
管理学院(907)
中国人民银行(863)
(863)
师范(855)
研究院(843)
(835)
基金
项目(2386)
研究(1937)
科学(1734)
基金(1577)
(1377)
国家(1362)
社会(1147)
社会科(1085)
社会科学(1085)
科学基金(953)
教育(867)
(779)
(748)
基金项目(744)
资助(672)
(657)
课题(608)
编号(604)
成果(603)
(573)
重点(569)
教育部(533)
中国(502)
大学(497)
自然(483)
(480)
(469)
发展(468)
自然科(467)
自然科学(467)
期刊
(3596)
经济(3596)
研究(1671)
(1393)
金融(1393)
现代(1313)
日本(1172)
日本经济(1172)
世界(1040)
(1004)
中国(960)
教育(845)
农业(844)
(664)
(606)
论坛(606)
国际(593)
(588)
学报(566)
科学(525)
管理(506)
世界经济(439)
大学(402)
东北(390)
东北亚(390)
北亚(390)
(390)
(356)
比较(342)
学学(316)
共检索到9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抒雁  叶小容  
日本中央银行直接进入股市,收购银行持有股这一消息的披露引起了经济界及理论界的震惊。抛开利与弊的争论,日本央行的这一举动不妨视为一项“创新”,但它究竟会对日本银行的改革产生何种影响呢?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化  
1991年前后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金融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双双遭遇重挫,此后GDP增速和通膨率一直徘徊不前。应对此种状况,日本开始了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年复一年地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央行的表现更趋激进,安倍上台后日本央行更加大了直接购买证券的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闻岳春   蔡建春  
日本央行之所以准备“赤膊上阵”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公司股票,与当前的日本经济情况密切相关,实属无奈之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文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由经济学家费里德曼提出,并在以后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得到重视。理论上通常把独立性分为目标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或者是法律独立性和实际独立性。在全球中央银行的国际研讨会上,学者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表述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的表现是,它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财政部透支的干扰;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是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策,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以得出外汇干预是否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2004年3月31日,日本央行干预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很短暂;即使长期内连续干预也无法阻止日元升值;日本央行干预没能削减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外汇干预,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等变量的变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远  童鑫  
从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17年预决算数据来看,政府税收收入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而日本中央政府本文所称日本政府,非特殊说明情况下,一般指日本中央政府。原本提出的"在2020年前达成中央与地方合计基础财政收支盈余"的目标更是愈加扑朔迷离。加之日本规模巨大的政府债务余额,以及急剧增长的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挤压了日本财政发挥的空间,而日本财政对国债的过度依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债务规模持续膨胀,在此背景下,税收收入的下降也将日本财政向不可持续的境地又推进了一步。本文基于日本央行的视角,对日本央行在化解公共债务方面的作用原理与局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日本公共债务化解方式产生的风险研判,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熊承庆  
1998年 2月起 ,日本央行实施了长达 1 8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实践证明 ,“零利率政策”并非复苏经济的灵丹妙药 ,而是弊多利少 ;同时 ,它也反映了日本金融体制的虚弱和保守 ,值得关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铮强  
日本中央行政新体制将于2 0 0 1年开始运行。中央行政机构改编的核心内容是面向 2 1世纪 ,将现行的 2 1个中央省厅改编为 1府 1 2省厅。其特点是 ,小政府、大经济、高效率 ,扩大首相权力、强化内阁机制 ,实施、服务部门的分离及人员分流 ,政府职能机构的重新配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愉  
天降大任于斯人———评日本央行总裁易人田愉1998年以来,日本政界和金融界接连爆出丑闻。继日本大藏省两名收受金融机构贿赂的官员被逮捕、大藏省大臣三博宣布辞职之后,3月11日,东京地方检查院特别搜查本部又传讯逮捕了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营业局证券课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桂富  赵永亮  姚又文  
本文利用日本央行的外汇实际干预数据对1991-2004年央行干预日元/美元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买入干预的绝对数量对汇率水平影响显著,当干预为日美央行联合买入时,干预对汇率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单边卖出干预和央行联合卖出干预对汇率水平均不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日本央行参与入市干预这一举措本身会导致汇率波动的下降,但当干预数量较大时,日本央行的干预将会增大汇率的条件方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霞  
本文利用1991年4月1日~2011年12月28日期间日本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日度数据、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日本央行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日本央行采取逆风向的外汇干预政策时对汇率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熨平了汇率波动,外汇干预是有效的。但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一方面,日本央行卖出美元和买入美元的干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另一方面,联合干预和单独干预的效果具有不对称性。此外,日本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受到干预方式的影响,央行低频率干预比高频率干预效果更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可  
基于"新共识"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比较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后日本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预期管理方面的不同特征。从理论上推导出基础货币规模扩大、汇率贬值以及明确的正通胀目标可以改善公众预期,并采用VAR模型检验2009年以来日本央行预期管理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效果具有时间一致性;公众预期的扭转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在经济下行期改善央行预期管理效果需要价格型和数量型多种政策工具的配合操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玲  
随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频繁操作以及中日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溢出效应。因此,以往基于不变参数模型得到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具有长期不变影响的研究结论,已缺乏实际经济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索了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时变性冲击效应。研究发现:(1)日本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的行为会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平稳时期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提高,传导渠道主要为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经济萧条时期会为中国经济带来两难选择,即引起中国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的同时,又会带来通货膨胀的上升,传导渠道主要为经常账户。(2)日本央行降低隔夜无担保拆息利率的行为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平稳时期会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下降,传导渠道主要为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中国产出、通货膨胀、就业水平的提高,传导渠道主要为经常账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