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1)
- 2023(9072)
- 2022(7521)
- 2021(6942)
- 2020(5522)
- 2019(12625)
- 2018(12171)
- 2017(23043)
- 2016(11935)
- 2015(13689)
- 2014(13538)
- 2013(13698)
- 2012(13129)
- 2011(12448)
- 2010(12481)
- 2009(11535)
- 2008(11219)
- 2007(9997)
- 2006(9214)
- 2005(8549)
- 学科
- 济(81586)
- 经济(81533)
- 管理(33281)
- 业(29183)
- 方法(25461)
- 企(23018)
- 企业(23018)
- 数学(22795)
- 数学方法(22678)
- 中国(21193)
- 地方(20583)
- 农(14945)
- 地方经济(14540)
- 业经(13956)
- 贸(13664)
- 贸易(13654)
- 易(13239)
- 学(12278)
- 制(11789)
- 环境(11209)
- 财(10296)
- 融(10288)
- 金融(10286)
- 农业(10171)
- 体(10012)
- 发(9902)
- 银(9815)
- 银行(9812)
- 行(9634)
- 关系(9539)
- 机构
- 大学(187415)
- 学院(186414)
- 济(98629)
- 经济(97080)
- 研究(74082)
- 管理(69149)
- 理学(58898)
- 理学院(58150)
- 管理学(57575)
- 管理学院(57169)
- 中国(56696)
- 京(39872)
- 财(39574)
- 科学(39240)
- 所(36535)
- 研究所(33103)
- 经济学(32768)
- 财经(32072)
- 中心(31022)
- 经(29265)
- 经济学院(29217)
- 江(26473)
- 院(26444)
- 北京(26002)
- 范(24642)
- 师范(24518)
- 农(23794)
- 财经大学(23727)
- 科学院(23020)
- 研究中心(20990)
- 基金
- 项目(118179)
- 科学(95695)
- 研究(89552)
- 基金(89385)
- 家(77185)
- 国家(76655)
- 科学基金(65581)
- 社会(62458)
- 社会科(59523)
- 社会科学(59512)
- 基金项目(45726)
- 省(41913)
- 教育(39888)
- 自然(38067)
- 自然科(37188)
- 自然科学(37180)
- 资助(36696)
- 自然科学基金(36557)
- 划(36415)
- 编号(33945)
- 发(28413)
- 部(28218)
- 国家社会(27866)
- 成果(27854)
- 重点(27149)
- 中国(26176)
- 教育部(24856)
- 发展(24447)
- 课题(24384)
- 创(24182)
共检索到29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厚双
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 动力量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无形的区域经济合作,也被称之为功能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或“增长三角”。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中,市场调节力量是推动这种多边合作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行政推动力量,中央政府一般不直接介入。像大中华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厚双,刘蕾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高涨的大环境中 ,中国还处于某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 ,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其经济合作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大。中国正在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寻求投资转化效应 ;同时 ,东盟自身发展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以及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稳定等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选择的变化提供了条件。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朱玉荣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转轨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转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整体战略安排,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因而转轨国家应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组织安排,首先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其次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友好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转轨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WTO 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关键词:
日本 战略 东亚 区域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项义军 张金萍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共同构建的区域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是中国实施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俄罗斯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的东移战略,与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向西战略对接的时机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及与沿线第三国关系层面分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冲突,为破解中俄战略对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申现杰 肖金成
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从落实"五通"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优化国内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重点进行了相关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关键词:
东亚经济合作 中华经济协作 CEP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意义 模式 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王佳佳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阐述当代区域经济合作全球态势的基础上 ,对四种主要模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并通过分析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提出了今后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模式比较 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常水 于源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中国新疆地位凸显,新疆成为中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未来中国应立足新疆,努力建设国际级大城市,设立中亚区域合作机构总部,打造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区域经济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强 李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豫新 倪超军
自古以来,新疆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还是从地缘经济角度考虑,新疆与中南亚区域经济整合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环新疆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明确了中国新疆参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可以预见,21世纪的新疆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中介纽带,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循环与协作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成为欧亚大陆的又一国际经贸中心,从而为"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东方的崛起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在环新疆经济圈概念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蕴岭
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缘、经济、政治与安全意义。由于东北亚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缘关系,这个地区的合作呈现出多重框架、多种机制、多重因素影响的特点。出于地缘经济、政治的考虑,尤其是东北地区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合作采取了积极参与和务实推进的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和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性思考与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立新 王佳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