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3)
2023(2543)
2022(2327)
2021(2268)
2020(1776)
2019(4022)
2018(3793)
2017(6571)
2016(3344)
2015(3869)
2014(3651)
2013(3390)
2012(3218)
2011(2951)
2010(3126)
2009(2608)
2008(2459)
2007(2245)
2006(2109)
2005(2002)
作者
(9370)
(7911)
(7496)
(7238)
(5423)
(3883)
(3539)
(2957)
(2893)
(2779)
(2768)
(2713)
(2601)
(2485)
(2396)
(2370)
(2346)
(2267)
(2246)
(2230)
(1896)
(1873)
(1858)
(1842)
(1770)
(1721)
(1687)
(1629)
(1540)
(1517)
学科
(12356)
经济(12330)
(8049)
管理(6789)
(6457)
企业(6457)
中国(4912)
(4181)
贸易(4175)
(3976)
(3969)
地方(3718)
业经(2964)
方法(2948)
(2821)
金融(2818)
(2774)
(2546)
农业(2469)
(2344)
数学(2311)
(2267)
(2255)
数学方法(2254)
银行(2252)
(2171)
(2105)
(1984)
关系(1966)
世界(1943)
机构
大学(45239)
学院(43142)
研究(18598)
(17415)
经济(17051)
管理(15254)
中国(13346)
理学(12708)
理学院(12477)
管理学(12259)
管理学院(12139)
科学(10611)
(9666)
(9370)
中心(9090)
研究所(8499)
(8186)
(7213)
(6838)
师范(6756)
(6743)
(6501)
北京(6314)
财经(6076)
师范大学(5644)
(5596)
农业(5593)
(5485)
业大(5422)
经济学(5330)
基金
项目(29807)
科学(23077)
研究(22346)
基金(21430)
(20141)
国家(19477)
科学基金(15607)
社会(14014)
社会科(13188)
社会科学(13182)
(10923)
基金项目(10861)
(9924)
教育(9843)
自然(9682)
自然科(9444)
自然科学(9441)
自然科学基金(9271)
编号(8651)
资助(8328)
成果(7962)
重点(6975)
(6716)
(6580)
(6381)
课题(6112)
国家社会(5993)
创新(5918)
科研(5806)
(5747)
期刊
(21910)
经济(21910)
研究(14887)
中国(12187)
学报(8097)
科学(7243)
管理(7158)
(6802)
教育(6429)
(6332)
大学(6227)
学学(5662)
农业(4744)
(4530)
金融(4530)
技术(3885)
图书(3738)
国际(3737)
经济研究(3592)
(3413)
世界(3404)
(3384)
财经(2980)
书馆(2903)
图书馆(2903)
业经(2811)
(2679)
论坛(2679)
(2661)
(2642)
共检索到7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惠苹  
明隆庆初年,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实行有限制地部分开放海禁的政策,月港成为政府批准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此后,百姓出洋贸易得以合法化,海洋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西方人的东来和闽粤百姓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澎湖、台湾逐渐成为当时中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这一时期,族谱中大量记载了各家族前往台湾经商、生活的历史信息,福建省特别是月港地区的各大家族在海洋活动中各显神通,为繁荣海洋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层意义上讲,月港仍然发挥作用,海洋因子也并未随着港口的淤塞而消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惠苹  
唐宋以来,白石丁氏家族肇基于九龙江下游滨江地带,开始了与海洋互动的历史进程。有宋一代的丁氏家族为当地水利建设贡献良多,日渐成为漳州一带的望族。至明代中叶,在私人海上贸易的大军中,白石丁氏开始崭露头角。明清鼎革,海商徐跃占葬贤宦祠地一案呈现家族衰微之象;直至清代中期,白石丁氏在海洋贸易中日益活跃,海洋经济实现了对家族建设的反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智钦  
开发海洋促闽台合作林智钦福建省宁德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一)海峡西岸之福建有广阔的海域、众多的岛屿和便捷的海上交通,但由于经济发展受制于资金,海洋资源开发严重不足。而海峡东岸之台湾有较多的社会积累急需向岛外拓展市场。海峡两岸同为炎黄子孙,有多方面的互补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红  佐佐木爱  
明清民间家族组织的祭祀与修谱活动,继承延伸宋以来"礼"的民间化思想与制度趋势。祭祀与修谱作为地方社会普通的"民俗"活动,隐含着国家"标准",使地方宗族成为顺承国家礼仪教化、整合治理地方社会的关键组织和"国家权力"细胞。漳州南靖梅林长教简氏及其家族的祭祀与修谱具体仪式程序,表现出了"国家政治"的意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雅英  
1客家人与客家族谱“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富有忠义思想、民族意识的民系。”[1]客家先民,原是中原的汉民。由于战乱、饥荒等种种原因,自西晋以来,经过几次大的南迁,聚集在6000年前就生息在客家大本营区域的南蛮族原居地——闽(闽西)、粤(粤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德成  李智勇  白冬艳  
通过对比闽台林业发展的异同,认为台湾林业在技术、管理和资金上存在优势;福建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存在优势。两省林业合作符合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应优先发展林业高新技术产业、林业科研与教育、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林业资源管理、林业共同市场和城市林业等领域。政府在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须加强管理,以规避合作的经济风险和生态风险,促进闽台林业合作顺利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民生  
本文分析了福建、台湾港湾资源特点和港口开发现状 ,提出了福建与台湾许多资源存在互补性 ,两岸可通过开发港口 ,发挥近邻和海运优势 ,达到资源互补、贸易往来 ,促进经济繁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云生  
明清时期,回族移居河南又出现高潮,不仅人数与年俱增,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展到省内各个村落。在分布格局上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是今天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基础。其分布模式的形成受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与经济互动、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政策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有关。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瑞  
明清时期,在人口规模较大、内部事务繁杂的徽州宗族中,除设立族长等管理、处置族务外,往往还根据实际需要在族内设置各类名目的执事人员,由他们协助处理宗族内部一些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事务。这些执事人员的称谓及其所发挥的职能与宗族祠堂关系较为密切,这与祠堂在明清徽州宗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在明清徽州同一宗族内部,不同名目的执事人员在族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协同发挥作用,相互之间进行着必要的分工、协调与配合。在族务管理过程中,执事人员要受到族长等宗族首领以及宗族法的制约。执事人员多实行任期制,在任期间,若有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等行为,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执事人员是明清徽州宗族族务管理运作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族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一君  
明清时期是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布依族学校教育之所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布依族地区统治的政治需要、布依族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布依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明清政府采取了积极发展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政策,使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在明清时期得到迅猛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欧阳瑜玉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 客家族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文章提出了建立客家族谱数据检索系统的构想。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惠苹  
隆庆改元,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的月港实行部分开放海禁的政策。在此后的一两百年时间里,中国东南海洋形势风云变幻,闽人的海洋活动几起几落,一批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海洋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海洋史的角度出发,以海洋为本位,对他们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洋社会人文信息。尽管,这些闽籍士绅的叙述是主流社会精英文化可以接纳的海洋信息,但是,从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相关言论,我们对明清时期福建人的海洋活动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从中或可窥探中国东南海洋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明清时期的通州不仅是漕运码头和仓储重地,也是南来商货的水陆转运码头,入京货物和北销商品在此分流。户部和工部在通州均设有税关,张家湾是其分税口;粮食、纸张、酒、曲、布匹、杂货等是户关转运的主要商货;从牙行、牙税的设置看,张家湾的商货转运量可能大于通州城。晋商在通州和张家湾都设有会馆,布匹、茶叶是其北运的大宗商品,张家口、归化城等是其主要转销地;换言之,通州和张家湾是晋商经营的北疆贸易和中俄恰克图贸易的重要转运码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钞晓鸿  
明代崛起于关中地区的商人群体是陕商的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明清时期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与关陕本土密不可分。无论如何,陕商是一个实力不弱、值得称述的商人集团,在明清商界数百年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陕商研究无论是对于明清商业史研究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来廷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承平日久,社会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为进士世家的涌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封建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常常把这些世家望族的形成归因于天命神授、风水好及积德行善的结果。事实上,这些世家望族的成功是与重视科举教育、经济实力、子女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和门生与同年结成政治同盟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密不可分的。而战争、子孙不肖或无子、政治上的失势以及文字狱的迫害则是这些世家望族衰落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