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8)
- 2023(2904)
- 2022(2612)
- 2021(2534)
- 2020(2102)
- 2019(4754)
- 2018(4800)
- 2017(8619)
- 2016(4978)
- 2015(5528)
- 2014(5972)
- 2013(5659)
- 2012(5128)
- 2011(4722)
- 2010(4848)
- 2009(4401)
- 2008(4468)
- 2007(4230)
- 2006(3818)
- 2005(3408)
- 学科
- 济(15804)
- 经济(15781)
- 管理(14109)
- 业(12266)
- 企(10960)
- 企业(10960)
- 方法(6679)
- 理论(6004)
- 农(5027)
- 业经(4970)
- 财(4892)
- 中国(3963)
- 教学(3865)
- 数学(3856)
- 数学方法(3789)
- 务(3719)
- 财务(3710)
- 财务管理(3693)
- 农业(3654)
- 制(3635)
- 地方(3603)
- 企业财务(3487)
- 教育(3427)
- 学(3312)
- 和(3014)
- 贸(2979)
- 贸易(2976)
- 易(2873)
- 经济理论(2855)
- 银(2548)
- 机构
- 学院(70444)
- 大学(65783)
- 管理(25033)
- 理学(20489)
- 理学院(20201)
- 济(19970)
- 管理学(19752)
- 管理学院(19605)
- 经济(19202)
- 研究(18838)
- 中国(15894)
- 京(14094)
- 科学(12516)
- 范(12493)
- 江(12446)
- 师范(12382)
- 财(12135)
- 州(10736)
- 旅(10036)
- 游(10029)
- 旅游(9893)
- 师范大学(9690)
- 中心(9430)
- 所(9336)
- 北京(9281)
- 财经(9221)
- 职业(9035)
- 技术(9006)
- 农(8117)
- 经(8112)
- 基金
- 项目(39037)
- 研究(30878)
- 科学(29810)
- 基金(25813)
- 家(21532)
- 国家(21255)
- 科学基金(18434)
- 社会(17507)
- 省(17054)
- 社会科(16406)
- 社会科学(16400)
- 教育(15352)
- 编号(14421)
- 基金项目(14360)
- 划(13126)
- 自然(12045)
- 自然科(11688)
- 自然科学(11687)
- 资助(11514)
- 自然科学基金(11472)
- 成果(11467)
- 课题(10366)
- 年(9130)
- 发(8644)
- 项目编号(8399)
- 重点(8393)
- 规划(7910)
- 大学(7823)
- 性(7723)
- 部(7591)
共检索到10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章海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旅游整体营销理念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旅游地形象要素进行形象策划的观点。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地形象 可感知性 不可感知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纯阳 屈海林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旅游动机 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旅游者期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小华 梁玥琳 闫梦凡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方式需要从多维度加以建构。文章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预试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问卷,通过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正式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3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并验证了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的结构和内容。此外,文章还关联分析了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对中外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外游客和整体检验具有合理性;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构成维度包括降低攻击/揭露批评、修正行动、承认/道歉、形式上致意、否认和逃避责任;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后续行为意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随着国内自助游迅速发展,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关注吸引物之外,对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对广东省主要旅游目的地688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游客的总体满意感、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感正向影响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雪瑞 李天元
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目的地营销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学者较早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迄今已有40多年历史。本文按照目的地形象的构成、测量、形成以及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四个研究主题,对近十年来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实践和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营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宁 刘耀芳 牛宇 计卫星
社交网络图片是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基于图片表征内容的营销传播越来越受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重视,本文选取Flickr上中国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英国和美国旅游者拍摄的北京图片作为研究素材,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图片表征内容,并从认知和情感2个层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地游客在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的异同。研究表明,在认知形象方面,入境旅游者均对自然、建筑较为关注,但在文化艺术、人物、食物等具体维度上关注内容不尽相同。在情感形象方面,令人愉快(Pleasant)的、兴奋的(Exciting)是所有入境旅游者表现的主要情感,但中国港澳台和美国旅游者所拍摄图片隐含投射出困倦疲乏的(Sleepy)情感,而英国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则暗含不安苦恼(Distressing)的情感。本文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分析海量UGC图片表征内容为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大数据的方法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峰 李帅帅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决策制定与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研判两者内在关系、发现关键潜在变量有助于优化目的地营销策略。本文以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研究起点,聚焦具有较大形象认知偏差的南疆地区,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向枢纽喀什作为样本地,将目的地形象分为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两个维度,通过构建二阶潜变量模型来综合反映认知形象,引入感知价值与心理距离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进而研究南疆地区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旅游者对南疆地区所产生的感知价值及心理距离的中介效应显著;旅游者对南疆地区所产生的心理距离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天 屈册
本文以大陆旅游者游记为分析单位,通过类属分析和多维话语分析,从功能-心理、属性-整体、普通-独特三个维度,分析了大陆旅游者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情感形象,结果发现:大陆旅游者对台湾的形象感知以正向为主,感知的台湾整体形象为文明有序、社会民主、风光秀美、人文突出、轻松舒适;构成台湾旅游形象的重要属性包括居民素质、民风、街道、夜市等,而台北101、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台湾的人文,以及两岸的历史则构成台湾旅游的独特形象;大陆旅游者普遍认为赴台旅游是愉悦的,对台湾的情感形象包括感动、留恋、羡慕、震撼、难忘等。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类属分析 多维话语分析 台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琳,谭清美
本文运用Rough集理论构建了一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评价模型,从中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隐含知识,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决策建议,该方法能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
粗糙集 旅游者 旅游目的地 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