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
2023(910)
2022(850)
2021(829)
2020(704)
2019(1502)
2018(1418)
2017(2796)
2016(1578)
2015(1579)
2014(1630)
2013(1573)
2012(1397)
2011(1303)
2010(1323)
2009(1291)
2008(1218)
2007(1044)
2006(1073)
2005(838)
作者
(4394)
(3861)
(3631)
(3453)
(2339)
(1955)
(1597)
(1490)
(1349)
(1344)
(1336)
(1333)
(1232)
(1211)
(1199)
(1115)
(1066)
(1063)
(1054)
(968)
(939)
(895)
(885)
(877)
(862)
(849)
(840)
(831)
(829)
(783)
学科
(7164)
经济(7162)
方法(3739)
管理(2192)
数学(2121)
数学方法(2109)
(2057)
理论(2053)
地方(2031)
业经(1945)
农业(1900)
(1878)
(1826)
(1748)
经济理论(1745)
旅游(1725)
农业经济(1329)
环境(1152)
(1092)
(1041)
(1017)
企业(1017)
中国(1001)
发展(857)
(857)
产业(733)
资源(696)
(659)
文化(640)
(636)
机构
学院(24149)
大学(22021)
(9502)
(9497)
旅游(9383)
管理(9136)
理学(7763)
理学院(7618)
管理学(7460)
管理学院(7398)
研究(7326)
(6696)
经济(6516)
(5797)
师范(5749)
科学(5597)
中国(5030)
师范大学(4759)
(4666)
旅游学(4159)
游学(4159)
(3622)
(3339)
(3227)
中心(3222)
(3197)
(3158)
研究所(3129)
北京(3037)
财经(2805)
基金
项目(16131)
科学(13006)
基金(11907)
研究(11233)
(10349)
国家(10255)
科学基金(9007)
社会(7848)
社会科(7486)
社会科学(7484)
基金项目(7232)
(7062)
自然(5928)
自然科(5742)
自然科学(5741)
自然科学基金(5639)
资助(5475)
(5358)
教育(4946)
(4789)
(4643)
旅游(4519)
(4356)
编号(4004)
发展(3480)
重点(3463)
(3433)
国家社会(3205)
人文(3145)
科研(3103)
期刊
(9495)
经济(9495)
(6423)
旅游(6423)
(6423)
(5437)
学刊(5171)
旅游学(5171)
游学(5171)
研究(4342)
科学(3970)
学报(2749)
(2633)
业经(2433)
资源(2148)
农业(2135)
中国(2084)
管理(2006)
大学(1974)
学学(1918)
地理(1766)
经济地理(1488)
商业(1450)
问题(1371)
(1336)
(1333)
(1325)
开发(1068)
(1010)
生态(995)
共检索到3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宏梅  
研究方法是旅游研究者顺利开展旅游研究的必备工具,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受到特定的研究范式的制约,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在努力掌握各种研究方法时,往往对其背后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从而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中国旅游研究者要想提高研究水平,必须首先系统理解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潮和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百寿  罗玲  
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目前 ,我国旅游商品处于收入所占比重不稳定和旅游商品发展机制不成熟的状态 ,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据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国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管理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引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增祥  
如果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议题,那它将会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对本土化议题热议的新体现。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述,社会学家林南指出,国内社会学界存在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忽视中国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地剪资料来迎合西方理论,以及缺乏理论抽象化能力的现象(3)。但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下,立足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和难题,探索能够指导中国旅游实践的本土理论体系,助力中国旅游业逐步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话语权,正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旅游心理和行为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者心理和行为,也包括旅游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和行为。在借鉴和赶超国外研究的同时,旅游心理和行为本土化特色研究无疑是国内学者的愿望和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从研究支点和方法使用上加以明晰,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敏燕  叶文  董锁成  李宇  郭海健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学原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理论,梳理中西方解说系统差异的根源所在。结果发现:西方受"人地分立"价值取向的影响,保持着生态旅游的"纯自然性",西方的海洋外向型思维延续了注重空间拓展、关注自然客体奥秘的传统,媒介设计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强调长期公益性;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的影响,接受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大陆内向型思维形成了求稳好静的性格,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较弱,媒介的物造形式胜过内容要求,短期功利性突出。最后,本文提出中国生态旅游解说本土化路径,包括确定可行的解说目标、挖掘双重价值的资源、定位受众特征与类型、标准化规范引导媒介设计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想  陈钢华  
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引发国内外旅游学界对国际化的目的和后果的反思。尤其是,学界普遍对中国部分旅游研究存在的"食洋不化"、照搬西方理论、概念和方法表示担忧,并开始呼吁在研究中找回"中国元素"。通过梳理相关领域(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在讨论本土化时所存在的争议(即概念之争、动机之争、目的之争、思路/路径之争、情境化之争)以及对本土化边界的讨论,该文提出:有关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讨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范围、划定边界。在有关本土化的讨论与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结合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属性,从议题与视角本土化、理论本土化、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等3个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