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1)
- 2023(7080)
- 2022(5906)
- 2021(6023)
- 2020(4653)
- 2019(11094)
- 2018(11010)
- 2017(18503)
- 2016(10851)
- 2015(12736)
- 2014(12686)
- 2013(12000)
- 2012(11396)
- 2011(10721)
- 2010(10690)
- 2009(9758)
- 2008(9447)
- 2007(8253)
- 2006(7512)
- 2005(6969)
- 学科
- 济(41328)
- 经济(41180)
- 中国(22099)
- 管理(20326)
- 教育(19867)
- 方法(18248)
- 业(17299)
- 数学(14676)
- 数学方法(14562)
- 企(13755)
- 企业(13755)
- 农(10897)
- 理论(10774)
- 学(10045)
- 贸(9844)
- 贸易(9837)
- 易(9697)
- 财(8652)
- 业经(8325)
- 和(7895)
- 发(7743)
- 制(7341)
- 关系(6760)
- 发展(6622)
- 展(6499)
- 农业(6316)
- 教学(6243)
- 出(6199)
- 融(6140)
- 金融(6139)
- 机构
- 大学(152754)
- 学院(143159)
- 济(63885)
- 经济(62761)
- 研究(62358)
- 管理(46031)
- 中国(42632)
- 理学(39170)
- 理学院(38511)
- 管理学(37902)
- 管理学院(37566)
- 京(35157)
- 科学(32430)
- 所(30538)
- 范(30492)
- 师范(30401)
- 教育(30115)
- 财(28436)
- 研究所(27710)
- 中心(25928)
- 师范大学(25748)
- 北京(24267)
- 财经(22455)
- 院(21859)
- 经济学(21560)
- 经(20877)
- 江(20537)
- 经济学院(19282)
- 研究中心(17336)
- 农(17207)
- 基金
- 项目(89785)
- 研究(75051)
- 科学(73803)
- 基金(65740)
- 家(56336)
- 国家(55767)
- 社会(50190)
- 科学基金(46582)
- 社会科(46263)
- 社会科学(46253)
- 教育(42466)
- 基金项目(32801)
- 编号(31025)
- 省(30594)
- 划(30017)
- 成果(29326)
- 资助(26877)
- 自然(25453)
- 课题(24936)
- 自然科(24893)
- 自然科学(24888)
- 部(24517)
- 自然科学基金(24515)
- 教育部(22354)
- 重点(22166)
- 中国(21745)
- 国家社会(20898)
- 性(20554)
- 年(20540)
- 发(20335)
共检索到242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教育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历程。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重视革命教育,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炳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执行,通常都把教育方针作为指导和规范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传承和创新的结果。并在实践的检验下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梳理和研究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实质和内涵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传承创新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教育方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志江 林超 汤希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它与近代化和工业化之间既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有着重大区别。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模式的理解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三种类型,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四个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从这一探索过程中,可以总结提炼出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鲜明特点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初创时期,干部教育实现从不自觉进行到自觉开展的转变;在革命实践中砥砺成长;善用统一战线整合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真正开始独立领导干部教育事业;体系初成;于波折中建树斐然。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已见完整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得益彰。解放战争时期,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并扩大民主教育统一战线;向"新型正规化"迈进。据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获知如下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以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为中心;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健全制度,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田小军 周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具有鲜明的求实精神、时代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茂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经济国情及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点,并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经济理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斌 张应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全面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实现了理论升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得到深化实践。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制定和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二是始终充分体现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终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贤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肜新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及其先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生存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了根据地财政金融体系,搞活了商贸流通。可以说,在外援不足、生存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军需民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经济工作和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为中国发展道路框架形成孕育了历史基因,从各个层面为新中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该文针对国内、外愈演愈烈的所谓"当今中国不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的流行看法,从多个方面论证说明,改革开放并没有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文章特别指出:说"中国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明显不是中国的现实。但我们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分关键的一点正在于既鼓励、支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又不使其喧宾夺主。
关键词:
中国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明辨是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惠南 吴连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就没有新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水旸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早在建党初期就认识到,振兴科学技术是中国革命之必须,是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们党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历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认识到科学在社会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马建堂 洪银兴 江小涓 逄锦聚 韩保江 姚树洁 简新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胜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元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需要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无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环境如何荆棘丛生,也不能改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产党人初心。今天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阶段、新理念与新发展格局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不懈奋斗光辉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精神财富进行挖掘和整理,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本刊特邀请我国经济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撰写一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机遇与挑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笔谈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金融党建工作——周业樑行长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写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一周年之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突破——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财政人·财政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财政系统摄影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革命时期财经战线的历史地位和特殊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
党引导我国财政健康发展与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