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7)
2023(15771)
2022(13242)
2021(12292)
2020(10121)
2019(22837)
2018(22959)
2017(43146)
2016(23707)
2015(26666)
2014(26983)
2013(26383)
2012(24527)
2011(22621)
2010(23124)
2009(21986)
2008(21580)
2007(19769)
2006(18112)
2005(16746)
作者
(67627)
(56671)
(56366)
(53887)
(35740)
(26775)
(25481)
(21860)
(21602)
(20298)
(19425)
(18841)
(18428)
(18066)
(17797)
(17254)
(16542)
(16438)
(16297)
(16258)
(14776)
(13969)
(13766)
(13228)
(12753)
(12699)
(12654)
(12458)
(11493)
(11271)
学科
(110422)
经济(110283)
(67937)
管理(65803)
(51030)
(46500)
企业(46500)
方法(34303)
农业(33870)
中国(31117)
数学(29298)
数学方法(29029)
业经(28743)
(27415)
(26330)
地方(25663)
(22364)
(20156)
(19590)
银行(19561)
(18848)
(17693)
金融(17686)
(17218)
贸易(17204)
(16704)
(16216)
理论(16072)
(14951)
环境(14865)
机构
学院(343398)
大学(339234)
(149279)
经济(146082)
管理(124991)
研究(120033)
理学(105175)
理学院(104056)
管理学(102453)
管理学院(101822)
中国(95600)
(73326)
(71657)
科学(68406)
(67752)
(60739)
(55728)
财经(55702)
中心(55504)
研究所(53764)
农业(51695)
业大(50302)
(50130)
(46250)
经济学(46012)
师范(45814)
北京(45422)
(43592)
(42300)
经济学院(41063)
基金
项目(210853)
科学(165089)
研究(163449)
基金(149848)
(128717)
国家(127469)
科学基金(108201)
社会(104607)
社会科(98626)
社会科学(98606)
(83971)
基金项目(78375)
教育(75004)
编号(69048)
(68596)
自然(64152)
自然科(62523)
自然科学(62509)
自然科学基金(61401)
资助(59836)
成果(58399)
课题(48646)
(47759)
重点(47690)
(47558)
(44438)
(43651)
国家社会(43280)
(42947)
教育部(40944)
期刊
(186236)
经济(186236)
研究(112588)
中国(79497)
(69460)
(57419)
学报(50418)
管理(46650)
科学(46355)
农业(46321)
教育(43688)
(40696)
金融(40696)
大学(39939)
学学(37387)
业经(33300)
技术(31107)
财经(28716)
经济研究(28366)
问题(24994)
(24885)
(21886)
世界(18068)
(17981)
(17758)
技术经济(17432)
农村(16750)
(16750)
经济问题(16665)
理论(16165)
共检索到55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慧卿  郭春松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仍然没有一种农村信用社模式得到普遍的适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入手,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演进,并对目前试点的三种改革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实际,建议我国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广大农村实际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道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小玲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自50年代初按照行政区划“一乡一社”建社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98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时提出每个县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梅金平  欧阳高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社区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残缺和产权模糊不清,导致其效率低下、管理责任不明,亏损和不良资产的处理变得更加困难。改革产权制度成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进行了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作为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博弈妥协的产物,"省联社"管理模式在金融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功能异化,并产生制度困境。在比较股份制改革模式、金融监管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服务公司四种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兼具"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才是"省联社"制度重塑的最优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与“三性”存在着矛盾,其自身经营错位。应建立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解决政策上的历史欠账,信用社自身要端正经营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新型运行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改革在体制上、政策上深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要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律组织,有效解决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并对其实行保护扶持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蔡友才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60年体制变迁过程,总结了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新争论,提出了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树旺  成金华  
(一)对既有改革思路的评价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类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风险程度的严重性和相关利益群体(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最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始于1996年,概括地讲,大致经历了行社脱钩、规范化改革、设立市(地)或省级联合社、实行省级统一法人以及目前正在试点的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5个主要阶段。顺着这一改革脉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种以合作制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可以说,合作制既是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前提,也是归宿。由于农村信用社最初是按照合作制原则设计的,因此,完善合作制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其必然逻辑的。客观地讲,这些改革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倪添杰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以制度约束各类行为主体为根本,以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为指引,通过构建农村诚信教育等四大体系,逐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扎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华  钟昌彪  左健  
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内部人控制、农信社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从1984年开始,按照国务院105号文件的规定,以恢复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为目标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进行至今已将近九年了。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经过很多波折,各方面对改革的认识有很大分歧。在经过九年的改革后,很多同志对改革的目标不是更加清晰,而是日渐模糊了;改革的意志不是更加集中和奋发,而是逐渐分散和淡薄了;近二、三年,信用社改革徘徊不前,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