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0)
2023(9459)
2022(7915)
2021(7577)
2020(6368)
2019(14153)
2018(14028)
2017(26116)
2016(14468)
2015(16602)
2014(16559)
2013(15734)
2012(14211)
2011(13002)
2010(13260)
2009(12437)
2008(12171)
2007(10975)
2006(9729)
2005(8818)
作者
(38615)
(32385)
(32264)
(31021)
(20668)
(15336)
(14917)
(12451)
(12450)
(11505)
(10983)
(10850)
(10496)
(10235)
(10066)
(9762)
(9573)
(9569)
(9521)
(9352)
(8296)
(7756)
(7627)
(7505)
(7264)
(7241)
(7220)
(7217)
(6539)
(6280)
学科
(48435)
经济(48267)
管理(44576)
(38071)
(34343)
企业(34343)
方法(19070)
(17158)
中国(16135)
(15384)
数学(14154)
数学方法(13948)
(13778)
业经(13476)
(13168)
理论(12569)
教育(10730)
(10571)
(10507)
财务(10475)
财务管理(10452)
(10025)
企业财务(9930)
(9444)
银行(9426)
(8997)
金融(8993)
(8985)
体制(8769)
(8164)
机构
大学(205684)
学院(197422)
(77803)
经济(76077)
管理(73121)
研究(67699)
理学(62332)
理学院(61530)
管理学(60355)
管理学院(59932)
中国(49784)
(43010)
(41543)
科学(38506)
(32860)
财经(32115)
(30726)
中心(30721)
(29723)
师范(29491)
研究所(29264)
(29027)
(27485)
北京(27235)
业大(25684)
经济学(24823)
(24797)
(24019)
师范大学(24014)
财经大学(23951)
基金
项目(129165)
科学(102902)
研究(100547)
基金(93261)
(79458)
国家(78748)
科学基金(67941)
社会(65662)
社会科(61182)
社会科学(61162)
(49853)
教育(48980)
基金项目(48254)
(42884)
编号(41454)
自然(40945)
自然科(39966)
自然科学(39956)
自然科学基金(39238)
成果(37344)
资助(36802)
(30030)
(29966)
课题(29795)
重点(29485)
(27632)
大学(27090)
国家社会(26737)
教育部(26613)
(26463)
期刊
(89567)
经济(89567)
研究(66425)
中国(47043)
教育(36713)
(34640)
学报(29688)
管理(28116)
科学(26471)
(25775)
大学(24550)
学学(21184)
(18271)
金融(18271)
农业(17078)
财经(16686)
技术(15648)
(14420)
经济研究(14143)
业经(13542)
图书(12285)
问题(11251)
(9559)
(9210)
财会(9200)
(8876)
论坛(8876)
书馆(8846)
图书馆(8846)
(8825)
共检索到310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晓芹  高新发  
本文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论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三个层面的制度构建:社会规范层面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发布的文件、报告形成的非强制性制度,与立法机构、其他部门制定的实施政策形成的强制性制度构成;社会关系层面在以政府为主的外部社会力量、学校管理阶层以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与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认可下进行构建;文化-认知层面通过坚持学术自由,完善而非否定终身教职制度两大策略进行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徐辉  
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后评估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后实施者渐众。根据评估的目标指向、政策的制订主体和实施的时间安排等不同的角度,终身教职后评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在实施中的落实情况不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提出的有关终身教职后评估的实施建议为确保终身教职后评估的顺利进行不可或缺。我们认为,在目前终身教职备受质疑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后评估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继良   钟佳敏   李智慧  
终身教职后评估是美国大学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增强教师绩效而对终身教职教师实施的一项重要评估制度。美国佐治亚州大学系统(USG)近些年对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涉及评估对象、评估标准、评估类型与配套计划、评估程序等方面的调整。此次改革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新特征:评估目标在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绩效产出的平衡、评估对象渐趋完整、评估标准注重学生发展与成功、评估过程注重教师群体的差异化管理以及制度设计注重保护大学自主权。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及其改革为我国大学教师聘任考核破除单一的“绩效产出”取向提供了借鉴价值。我国大学需要科学认知教师职业发展与绩效产出的内在关系,逐步优化和增加大学教师聘任考核多元标准,着力推进差异化管理和配套实施绩效改进计划,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权益的行政保护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面对来自各方的改革压力,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存在多种改革方案,并且一些改革方案在多样化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得到部分施行。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终身教职制度的主导地位。终身教职制度仍然是美国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倩  许晓东  林静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胜钢   李燚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造成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中大量虚假会计信息存在的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了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产权制度的安排,委托代理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要消除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对深层次的制度安排进行变革和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雪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四所学校为案例,以《教师手册》(Faculty Handbook)的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美国大学对终身教职的最新界定,分析了它们在终身教职的现行政策中所广泛采用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预测了终身教职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张斌贤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东洲  
本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推动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税制变迁与税收遵从的相关性,探讨税制本身对税收遵从的影响程度以及在税制变迁中如何重视、提高税收遵从度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春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教授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笔者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认为该制度对我国大学教师的评价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金花  
美国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教师职业的作用,但又因不利于解聘不合格教师而备受责难。近年来,美国掀起了改革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热潮,形成了取消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和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两种改革动向,但后一种动向居于主导地位。为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研究者建议:要避免不合格教师取得终身教职资格;简化和完善教师解聘程序;为续聘教师提供多年合同;为无过错的低效能教师提供离职补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长期以来,终身教职制度被公认为西方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如今,这项制度面临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挑战,但其合法存在的价值基础依然难以撼动。保护学术自由、提供职业安全、吸引优秀人才和培育组织文化,是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基本价值所在;它们相互联系使终身教职制度具有体现大学治理特质的综合优势,从而为终身教职制度的合法存在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