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8)
- 2023(5074)
- 2022(3987)
- 2021(3830)
- 2020(2968)
- 2019(6934)
- 2018(6453)
- 2017(11325)
- 2016(5867)
- 2015(6883)
- 2014(6561)
- 2013(6819)
- 2012(6523)
- 2011(6216)
- 2010(5912)
- 2009(5594)
- 2008(5367)
- 2007(4395)
- 2006(3967)
- 2005(3716)
- 学科
- 济(33216)
- 经济(33184)
- 方法(13466)
- 中国(13208)
- 业(12796)
- 数学(12707)
- 数学方法(12680)
- 管理(12675)
- 农(12604)
- 贸(8789)
- 贸易(8782)
- 易(8698)
- 农业(8616)
- 企(7961)
- 企业(7961)
- 业经(7848)
- 财(6695)
- 发(6617)
- 发展(5694)
- 展(5691)
- 制(5622)
- 关系(5225)
- 出(5150)
- 银(5133)
- 银行(5133)
- 行(5060)
- 农业经济(4939)
- 融(4867)
- 金融(4867)
- 地方(4798)
- 机构
- 大学(93350)
- 学院(90581)
- 济(49750)
- 经济(49202)
- 研究(38345)
- 管理(31981)
- 中国(30544)
- 理学(27556)
- 理学院(27210)
- 管理学(26960)
- 管理学院(26781)
- 财(20460)
- 京(20325)
- 科学(19680)
- 所(18593)
- 经济学(17851)
- 研究所(17042)
- 财经(16720)
- 经济学院(16125)
- 中心(15977)
- 经(15658)
- 农(13772)
- 北京(13528)
- 院(13458)
- 财经大学(12663)
- 科学院(12198)
- 范(11942)
- 师范(11881)
- 社会(11543)
- 研究中心(11527)
- 基金
- 项目(60506)
- 科学(49102)
- 基金(47857)
- 研究(45624)
- 家(42109)
- 国家(41818)
- 科学基金(35165)
- 社会(33274)
- 社会科(31667)
- 社会科学(31661)
- 基金项目(24178)
- 自然(19755)
- 资助(19703)
- 教育(19635)
- 自然科(19335)
- 自然科学(19329)
- 自然科学基金(19040)
- 省(18818)
- 划(17173)
- 中国(16607)
- 国家社会(15944)
- 编号(15899)
- 部(15512)
- 重点(13932)
- 发(13843)
- 教育部(13641)
- 成果(13327)
- 人文(12535)
- 社科(12484)
- 重大(12329)
共检索到139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霞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从流传到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受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深重,在今天这样一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仍然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瑰宝",并且,要将它自觉融入和谐家园的构建之中,为我们的时代增添特别的"符号"。
关键词:
乡土情结 文学印象 深层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霞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从流传到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受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深重,在今天这样一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仍然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瑰宝",并且,要将它自觉融入和谐家园的构建之中,为我们的时代增添特别的"符号"。
关键词:
乡土情结 文学印象 深层思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袁炎林
想家 ,思乡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时时刻刻表露在我们的言行上 ,但前贤时彦似乎尚无学术的讨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 :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 ;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 ;缺乏探险精神使中国人不敢背井离乡 ;体质上的相对虚弱使中国人不能背井离乡。一旦不得不离开 ,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井怀乡。
关键词:
乡土情结 农耕文明 亲情伦理 传统文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涵 谢东虹
人口低空间流动性是数千年乡土中国的人口特征。过去40年,我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从很少迁移的"乡土中国"向大规模、高频率迁移的"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迅速实现了向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全员迁移流动的转变。从乡土时代向迁徙时代的转变能够在短短40年内得以实现,有其内在机制,如土地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和政策松动等,这些因素将使人口高空间流动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得以保持。为了有效解决快速迁移转变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21世纪以来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要继续坚持。同时,相关的文化建设和文化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要从几千年与乡土中国相适应的"静文化"逐步向与迁徙中国相适应的"动文化"转变。
关键词:
乡土中国 迁徙中国 人口迁移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张婷婷
本文基于1912-20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图书,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发现:(1)根据出版总量可划分为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著作出版极少;(2)从出版结构变化来看,在研究期内出版的图书中以政治地理学最为稳定,其他领域均存在明显的波动;(3)出版的著作具有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4)1981年以来,各分支领域出版的图书平衡增长,其中以历史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方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张婷婷
本文基于1912-20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图书,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发现:(1)根据出版总量可划分为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著作出版极少;(2)从出版结构变化来看,在研究期内出版的图书中以政治地理学最为稳定,其他领域均存在明显的波动;(3)出版的著作具有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4)1981年以来,各分支领域出版的图书平衡增长,其中以历史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方面增长迅速并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了系列新兴领域,但民族和边疆领域略显弱势;(5)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存在一些结构失衡。基于以上脉络文章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认为:(1)中国人文地理学体现了地理学的跨学科特征,不同分支领域具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不同的交叉倾向,与这些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领域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文地理学对科学的贡献;(2)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应用研究倾向明显,由此也导致部分领域被弱化及分支领域内研究主题失衡的问题,未来研究在注重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当考虑学科内领域间的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翠平
我国最早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是鲁迅先生,他开启了乡土写实与乡土抒情两种题材小说的源头。乡土文学追忆作家的童年及故乡生活,叙述更多的是乡愁。乡土文学代表了一个时代,它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与作家创作实践的变化而产生。最初乡土文学的作者并不是扎根在乡土的作家,而是从乡下流寓到北京、上海等都市,受到城市现代生活与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们。正因为他们远离了家乡,渐生了牵挂与思念,才有了创作动力。他们在作品中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肖华
陕西文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注入了陕西当代作家不可估量的文学理念 ,重文与济世的两极同源是陕西当代作家的普遍文学心态。心中的文学梦和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们不为名利所惑 ,不为时势所动 ,甘于苦作苦为 ,顺境之时平心淡淡 ,身处逆境斗争不息 ,痴于文学 ,执着一生。
关键词:
陕西 当代作家 重文济世 文学心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法芹
运用幸福经济学理论分析乡土情结的客观数据显示,当田园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时候,乡土情结是一种自然情结;当物质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田园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对于一部分人诸如已经富裕起来的明星大亨们来说,乡音、乡土、乡情、乡村及其田园梦是一种回归自然生态、获取健康绿色环境、追求幸福的一种手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主体的不断分化,人们对乡村土地的经济依赖度在逐渐降低,但各个阶层对土地赋予的精神寄托功能在逐渐增强。我们的故土在乡村,土地与亲情是维系家乡情结的重要纽带,家乡情结是各个阶层共同的自然情
关键词:
乡土情结 调查 数据 城市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玲 舒伯阳 王朝举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乡土情结和旅游情感动机进行维度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322份问卷数据,借助AMOS软件展开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情结与人际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情结与家园情结的影响稍弱。在乡土情结影响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然将景观和自然环境放在首位;其次,他们的出游动机也很容易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法芹
运用幸福经济学理论分析乡土情结的客观数据显示,当田园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时候,乡土情结是一种自然情结;当物质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田园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对于一部分人诸如已经富裕起来的明星大亨们来说,乡音、乡土、乡情、乡村及其田园梦是一种回归自然生态、获取健康绿色环境、追求幸福的一种手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主体的不断分化,人们对乡村土地的经济依赖度在逐渐降低,但各个阶层对土地赋予的精神寄托功能在逐渐增强。我们的故土在乡村,土地与亲情是维系家乡情结的重要纽带,家乡情结是各个阶层共同的自然情怀,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籍慰的载体。
关键词:
乡土情结 调查 数据 城市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姜跃生
本文以近百年来居民国与来源国税权划分中从受控外国公司税制到全球最低税的演变为主线,以特朗普税改中的全球无形资产低税收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蓝图计划"支柱二的方案、拜登税改的全球最低税方案和BEPS包容性框架支柱二新方案为重点,从六个方面剖析前后联系,比较异同之处,揭示全球最低税强化居民国税权、遏制居民国供应链外移、冲击国家税收主权、影响公司所得税未来改革方向的实质,指出以全球最低税为核心的国际税收新规则的要害在于建立居民国对全球无形资产收入税收管辖的优先权、垄断权。在此基础上联系中国实际,就中国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志红
本文对元数据的概念、相关格式、携带工具 (RDF) ,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元数据体系的内、外部系统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两个元数据方案实例 ,以供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耀辉 蓝盛芳
本文从现行价格体系、社会再生产、能量分析等不同的角度讨论自然资源的评价问题,进而提出应用能值分析理论进行自然资源评价的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资源,价格体系,能值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