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2)
- 2023(10281)
- 2022(8612)
- 2021(8004)
- 2020(6387)
- 2019(14494)
- 2018(14111)
- 2017(26484)
- 2016(14938)
- 2015(16971)
- 2014(17415)
- 2013(16728)
- 2012(16014)
- 2011(14571)
- 2010(14906)
- 2009(12958)
- 2008(12827)
- 2007(11538)
- 2006(10287)
- 2005(9856)
- 学科
- 济(61118)
- 经济(61062)
- 管理(37051)
- 业(34180)
- 企(26555)
- 企业(26555)
- 中国(21745)
- 方法(20135)
- 地方(19980)
- 农(17167)
- 数学(16230)
- 数学方法(15988)
- 业经(15038)
- 学(13540)
- 理论(12747)
- 财(12219)
- 农业(12022)
- 发(11767)
- 制(11629)
- 银(11573)
- 银行(11553)
- 行(11249)
- 融(11241)
- 金融(11240)
- 地方经济(11000)
- 技术(10843)
- 和(10708)
- 环境(10361)
- 教育(10200)
- 贸(9759)
- 机构
- 学院(211310)
- 大学(201887)
- 济(78296)
- 研究(77817)
- 经济(76308)
- 管理(70507)
- 理学(59018)
- 中国(58117)
- 理学院(58079)
- 管理学(56806)
- 管理学院(56405)
- 科学(49626)
- 京(45941)
- 所(41389)
- 农(37875)
- 研究所(37515)
- 财(37142)
- 中心(35103)
- 江(34913)
- 范(32863)
- 师范(32528)
- 技术(30550)
- 业大(30417)
- 农业(29539)
- 北京(29515)
- 州(29091)
- 财经(28475)
- 院(27906)
- 师范大学(25826)
- 经(25817)
- 基金
- 项目(135577)
- 科学(105550)
- 研究(102810)
- 基金(92457)
- 家(81603)
- 国家(80792)
- 科学基金(67498)
- 社会(61445)
- 社会科(58111)
- 社会科学(58092)
- 省(56897)
- 教育(50321)
- 基金项目(48470)
- 划(47643)
- 编号(44613)
- 自然(42648)
- 自然科(41527)
- 自然科学(41513)
- 自然科学基金(40739)
- 资助(37724)
- 成果(36506)
- 发(35135)
- 课题(33418)
- 重点(32095)
- 部(29241)
- 创(28349)
- 年(27841)
- 发展(27693)
- 展(27182)
- 性(27103)
- 期刊
- 济(95982)
- 经济(95982)
- 研究(63401)
- 中国(55519)
- 教育(40785)
- 农(35625)
- 学报(35391)
- 科学(31910)
- 管理(28205)
- 财(27725)
- 大学(26088)
- 农业(24691)
- 学学(23961)
- 技术(22111)
- 融(21840)
- 金融(21840)
- 业经(16711)
- 职业(15390)
- 经济研究(14920)
- 财经(14345)
- 业(13849)
- 图书(13325)
- 经(12505)
- 问题(12447)
- 坛(12242)
- 论坛(12242)
- 资源(12191)
- 发(10278)
- 技术教育(10124)
- 职业技术(10124)
共检索到33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丹
开发心理隐性课程资源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深刻认识隐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的心理功能,从文化层面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隐性课程 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利
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渗透性等特点,使其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高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提出了从抓住教育契机、注重学科渗透、发挥高职生心理社团的作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心育隐性课程等四个方面开发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隐性课程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峰
实习实训条件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瓶颈。高职院校可充分挖掘校内隐性的实习实训资源,通过对校内隐性实习实训资源进行梳理使其显性化,并成为教学项目,纳入学校教学资源管理体系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顒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文化的问题。我要讲的题目是在文化的层面思考,我将从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题目:第二是从我自己的所做,我的小说、我的随笔,来谈谈我是怎么样进行文化的思考的。我先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属于第一批知青作家的范畴,与张抗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涛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构成、企业文化形成与创业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在创业企业发展中各阶段的形成、企业文化在创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解析企业文化对创业企业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创业企业 关系 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曦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概念,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影响深刻性和广泛性等特征。高职实训基地加强隐性课程因素开发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高职实训基地隐性课程因素的开发,要注意加强高职实训基地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实践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高职实训基地 隐性课程 开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旭明
诚信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伦理,受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反过来又必将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诚信是立身之本,是道德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首要准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的任务是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毕业生近9成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工作,他们是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晓艳
继续深化改革,解决已显露出的深层矛盾,需要改革主客体从认知、文化层面加强理解与共识。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新古典经济分析中,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早期的制度变迁理论。从静态的制度均衡模型到动态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诺斯所强调制度与文化、学习和认知的联系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为了深化改革,解决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有必要结合这些理论从认知路径依赖、文化模式层面对改革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
变革 制度变迁 认知路径依赖 文化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有远 欧阳园园 徐长斌
随着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如何挖掘大量精品课程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和隐性课程资源,促成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优质资源更广范围的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此类问题,通过引用SECI模型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精品资源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的平衡转化。采用认知地图等可视化技术对隐性资源进行挖掘,建立隐性知识数据库,采用本体建模的方式构建了适合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琳琳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价值影响,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高职院校应以实践育德、生活育德、岗位育德和自我育德为基本取向,从物资-空间、组织-制度、职业-情境和文化-心理四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同时建立针对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实施过程、学生评价的监控管理体系,保障隐性思想政治课程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河水
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的"双情境"课程,具有"附学习"的育人功能。为此,应强调隐性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产业文化传导功能和学生社会化引领功能,通过打造更多优质校企融合的隐性课程平台,以间接或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隐性课程 育人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晏雄 寸晓宏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其内部,不管是企业间的生产网络、企业主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企业所在地的价值观念、信任、合作文化等社会资本状况,都对集群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集群 文化层面 竞争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贤春
以政府决策为载体的电子政务隐性信息资源开发,是政府对信息资源应用的"示范作用"的体现。以主题地图的主题、关联和事件要素为基础,开发出面向主题定位的导航目录、面向事件关联的信息空间和面向关联阐释的知识地图,从而形成面向应用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新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本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 ,分析了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 ,着重探讨了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论文根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状况 ,提出并澄清了课程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的几个认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