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9)
- 2023(8211)
- 2022(7031)
- 2021(7087)
- 2020(5784)
- 2019(13890)
- 2018(13664)
- 2017(24730)
- 2016(13547)
- 2015(15617)
- 2014(15285)
- 2013(15065)
- 2012(14298)
- 2011(13281)
- 2010(13423)
- 2009(12617)
- 2008(12939)
- 2007(11110)
- 2006(10321)
- 2005(9846)
- 学科
- 济(57411)
- 经济(57345)
- 管理(32257)
- 业(28335)
- 企(23145)
- 企业(23145)
- 方法(22136)
- 中国(20476)
- 数学(19442)
- 数学方法(19100)
- 制(14623)
- 农(13617)
- 贸(13453)
- 贸易(13444)
- 财(13422)
- 易(13202)
- 学(12023)
- 体(10736)
- 银(10453)
- 银行(10441)
- 业经(10420)
- 融(10418)
- 金融(10417)
- 行(10188)
- 关系(9469)
- 理论(9170)
- 地方(9087)
- 体制(8874)
- 教育(8607)
- 农业(8213)
- 机构
- 大学(193171)
- 学院(185940)
- 济(85538)
- 经济(84011)
- 研究(78272)
- 管理(63489)
- 中国(60807)
- 理学(52849)
- 理学院(52125)
- 管理学(51157)
- 管理学院(50773)
- 京(44209)
- 科学(43322)
- 财(40821)
- 所(40150)
- 研究所(35993)
- 中心(33638)
- 财经(30835)
- 北京(29704)
- 农(29009)
- 经(28391)
- 院(28277)
- 江(28170)
- 经济学(27909)
- 范(27856)
- 师范(27627)
- 经济学院(24791)
- 师范大学(23047)
- 财经大学(22991)
- 业大(22813)
- 基金
- 项目(114427)
- 科学(89755)
- 研究(86239)
- 基金(84163)
- 家(74434)
- 国家(73883)
- 科学基金(61289)
- 社会(55187)
- 社会科(52277)
- 社会科学(52263)
- 基金项目(42102)
- 教育(41476)
- 省(39184)
- 自然(37298)
- 自然科(36446)
- 自然科学(36436)
- 资助(36146)
- 划(35853)
- 自然科学基金(35814)
- 编号(33480)
- 成果(30507)
- 部(27879)
- 重点(26933)
- 中国(25619)
- 课题(25039)
- 发(24641)
- 国家社会(24531)
- 教育部(24330)
- 大学(23075)
- 性(22858)
共检索到31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政
课程领域的40年改革开放过程并不是等速的,也不是以同一个“加速度”在发展。而是存在着一些对推动课程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里程碑事件,这些里程碑事件就把40年课程改革划分成了四个发展阶段。40年课程改革始终围绕着一条改革主线进行的,那就是从怎么开始的、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是国家统一定制,到逐渐允许各地各校各老师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和进度的发展之路。简而言之,这40年课程改革就是从整齐划一逐渐走向多样选择的过程。这个成就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整齐划一 多样统一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关键词:
科技政策 创新 演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志利 高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对1978—2017年、1978—2000年和2001—2017年三个时期中国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量化分析了经济增长、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资本、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都显著地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显著地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和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环境法学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愚昧落后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在总结中国数百年闭关锁国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开放思想体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从产业成长、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就,概括了工业化"中国方案"中的逻辑和经验。从产业成长看,本文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大而不强"是中国的最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进程看,改革开放40年,总体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个大的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中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刻画出4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从产业政策看,中国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产业政策操作层面努力做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资源配置但又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这个"度"总体把握相对合理。归结起来,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窦鹏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及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增进国民经济盈利性的"发挥比较优势"阶段和关注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优化经济结构"阶段,并逐步进入发挥外贸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及平衡国际关系作用的"提高综合国力"阶段。对外贸易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各个阶段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理论演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看来,以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增加和以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制度为代表的生产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经济发展超过一定阶段之后,生产率改善将成为维系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而迈入新常态的当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钊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理念与质量更是获得肯定。从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来自中国的经济转型做法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且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中美等国际政治因素、中国市场化地位问题、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应更理性地看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肯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发展 全球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可以根据城镇化率的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根据中国城镇化内涵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特征、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空间和规模上的大国特征等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渐进式、多元化的推进方式,是中国城镇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在遵循以往成功路径稳步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联动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智能化联动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城镇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娴 潘建伟 杨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进程中,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回顾中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历史,通过对当前国家级、省级、市级物流政策支持的主题及分支情况的系统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现状与不足,政策支持主题的演变及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提出未来调整中国物流业政策的内容体系,一要契合中国物流业实际,重构物流政策结构;二要以企业竞争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等政策内容的实现。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物流业 物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建海 郭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经历了由短缺到过剩的历史演变。造成工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既有需求侧的也有供给侧的,需求侧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基于预算约束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外部需求的波动;供给侧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刘易斯拐点后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工业用地扩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以模仿技术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此外,政府采取放宽环保要求、维持僵尸企业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所导致工业投资进入壁垒降低。工业产能过剩的经济影响表现在经济增长波动、工业品市场供需结构错位、僵尸企业、国际贸易冲突和金融风险等方面。化解和防范工业产能过剩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调整社会总需求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健全市场化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产业政策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雪艳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不断践行和丰富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定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其他重要问题,中国经济学界展开了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可持续发展 理论演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林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险业也随之开始恢复,历经复苏、发展和高速发展等阶段。在保险业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精算则在从无到有并奋勇担当中,逐步成为今天保险业的核心中枢,无论是保险费率定价与产品创新,准备金提取与偿付能力管理,还是风险管理报告、价值评估与优化,可谓成就辉煌。一、技术知识引进与人才培养西方精算行业的发展历史较长。1762年成立的英国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运用精算方法为保险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