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8)
2023(10225)
2022(8811)
2021(7715)
2020(6710)
2019(15659)
2018(15112)
2017(29315)
2016(16211)
2015(18474)
2014(18783)
2013(18664)
2012(17719)
2011(16169)
2010(16584)
2009(15671)
2008(15255)
2007(13962)
2006(12225)
2005(11121)
作者
(48918)
(41447)
(41216)
(39406)
(26153)
(19709)
(18818)
(16311)
(15401)
(14719)
(14239)
(13730)
(13186)
(13146)
(12929)
(12897)
(12294)
(12201)
(12007)
(11852)
(10351)
(10276)
(10111)
(9463)
(9402)
(9293)
(9090)
(8970)
(8449)
(8089)
学科
(93184)
经济(93123)
管理(45894)
(42016)
方法(39551)
数学(35932)
数学方法(35489)
(33374)
企业(33374)
地方(20690)
中国(19628)
(19025)
(17926)
(17323)
业经(15579)
地方经济(13710)
农业(13156)
(13108)
贸易(13098)
(12631)
(12569)
(11427)
环境(11373)
理论(11130)
(10747)
财务(10715)
财务管理(10686)
(10540)
金融(10538)
(10172)
机构
大学(245803)
学院(244806)
(112097)
经济(109946)
管理(92626)
研究(86011)
理学(79838)
理学院(78938)
管理学(77312)
管理学院(76848)
中国(63946)
科学(51643)
(51231)
(48285)
(44421)
(41428)
研究所(40253)
中心(38893)
财经(38636)
(37177)
业大(36081)
经济学(35947)
(34863)
农业(32492)
北京(32424)
经济学院(32247)
(31106)
师范(30825)
(30235)
(28945)
基金
项目(158275)
科学(124404)
基金(115090)
研究(113318)
(100208)
国家(99463)
科学基金(84861)
社会(73329)
社会科(69620)
社会科学(69598)
(62060)
基金项目(59889)
自然(54385)
自然科(53149)
自然科学(53135)
教育(53092)
自然科学基金(52179)
(51918)
资助(48862)
编号(45283)
成果(37015)
重点(36001)
(35582)
(35027)
(31951)
课题(31594)
教育部(30556)
国家社会(30506)
科研(30452)
创新(29990)
期刊
(125903)
经济(125903)
研究(74101)
中国(46047)
(38325)
学报(37996)
(36724)
科学(34358)
管理(33687)
大学(28533)
学学(27032)
农业(24501)
教育(23366)
技术(23029)
经济研究(21659)
(20430)
金融(20430)
财经(20091)
业经(17837)
(17358)
统计(16609)
问题(16465)
技术经济(15102)
(14415)
(13424)
决策(13424)
(12809)
世界(11590)
商业(11513)
理论(11097)
共检索到36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钞小静  
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提高的结果。数量型增长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质量型增长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在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主体的行为博弈也发生了调整,相应要求经济增长的政策也要做出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甘宏业  
论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甘宏业一、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提法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有重大意义的,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我们先后曾有过四种主要提法。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是使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概念,《资本论》中提出扩大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未来增长的前景如何普遍受到关注。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一个经济国家经济基数或规模大了,经济增长率就必然会下降。为此通过采用178个经济体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发现GDP和增长率的相关度很低,因此这一看似合理的观点并经不起数据的检验,并妨害对经济增长率下降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市场分析发现,依当下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还存在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在近期房地产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及增长潜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强调,基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政治结构,阶级、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及相互作用,对收入及由收入决定的消费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分析和解释一个经济社会经济增长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弭元英  张清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方利  
一、经济的高增长与总和 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东亚发展中地区是6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它们的人均产值增加一倍所用的时间尚不足20年;其中亚洲“四小”仅用了10年多一点,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大约用了14—17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杨阔  
本文围绕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增长理论的缺失问题和增长阶段转变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政策选择。现代增长理论忽略需求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和应用性,面临实践过程日益突出的挑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后长期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扩张拉动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内需增速的变化,影响需求长期增速的因素既有供给结构问题也有需求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杨阔  
本文围绕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现代增长理论的缺失问题和增长阶段转变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政策选择。现代增长理论忽略需求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现实缺乏解释力和应用性,面临实践过程日益突出的挑战。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后长期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速下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扩张拉动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长期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内需增速的变化,影响需求长期增速的因素既有供给结构问题也有需求结构问题,长期增长政策应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同斌  
本文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红利"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程度和变动趋势,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机制。结论认为,2002~2013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其数量优势、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而不断累积的人力资本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与整体经济效率并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源。基于不同类型城市的分析可得,由小城市向大中型城市的人口迁移推迟了大中型城市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发达城市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与欠发达城市中人力资本的高边际收益得到显现,与中等发达城市的低人力资本红利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王贤彬  
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都是一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里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分析了政府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共容。地方官员追求适度的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社会和谐进步,但过高的经济增长会给社会和谐进步带来负面影响——经济高增长负效应。在双重考核机制下,中央要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与设置合适的官员考核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宜航  刘雅南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的两次会议上倡导"包容性增长",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深远。经济增长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学史上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再到最近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的繁荣与公正、市场与政府的认知的深入过程。强调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正是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学发展过程审视政治与经济离合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包容性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剑锋  顾标  
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储蓄——投资"失衡的研究视角,详细考察了我国贸易顺差增长与波动的成因问题。我们的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在中国式分权体制改革及其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与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导致的储蓄转化率下降,以及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国民储蓄率上升,在长期中具有提高贸易顺差比重的作用。在不同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围绕融资体系储蓄转化率所展开的博弈,则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占比出现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政治基础是M型的层级制;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社会基础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与关系型的社会特征;中国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是"企业利润追求"与"地方政府官员GDP晋升锦标赛"两者高度契合的"官企一心搞经济"。然而,也正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三个要点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增长代价"——贫富分化。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差异,还表现在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体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机制得到更加客观的呈现,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要素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