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9015)
- 2022(7740)
- 2021(7202)
- 2020(6119)
- 2019(13686)
- 2018(13735)
- 2017(25475)
- 2016(13264)
- 2015(14628)
- 2014(13849)
- 2013(13210)
- 2012(12038)
- 2011(10767)
- 2010(10710)
- 2009(10274)
- 2008(10440)
- 2007(9368)
- 2006(8279)
- 2005(7694)
- 学科
- 管理(47654)
- 济(46542)
- 经济(46466)
- 业(44600)
- 企(39959)
- 企业(39959)
- 制(22129)
- 银(20471)
- 银行(20326)
- 行(19004)
- 方法(18744)
- 财(16474)
- 技术(15990)
- 数学(15652)
- 数学方法(15520)
- 中国(15008)
- 融(13503)
- 金融(13501)
- 业经(13069)
- 度(12502)
- 制度(12497)
- 技术管理(12178)
- 体(11390)
- 农(11028)
- 业务(10165)
- 体制(10002)
- 务(9923)
- 财务(9905)
- 财务管理(9883)
- 企业财务(9418)
- 机构
- 大学(177381)
- 学院(174702)
- 济(77137)
- 经济(75627)
- 管理(71643)
- 理学(60642)
- 理学院(60090)
- 管理学(59384)
- 管理学院(59020)
- 研究(55778)
- 中国(50873)
- 财(40661)
- 京(36494)
- 财经(31161)
- 科学(28682)
- 经(28317)
- 江(28070)
- 中心(27756)
- 所(25586)
- 经济学(24918)
- 财经大学(23352)
- 银(23305)
- 北京(22695)
- 研究所(22562)
- 农(22375)
- 经济学院(22372)
- 银行(22334)
- 州(22244)
- 行(20778)
- 院(20322)
- 基金
- 项目(114956)
- 科学(93337)
- 研究(89382)
- 基金(85413)
- 家(72393)
- 国家(71789)
- 科学基金(63716)
- 社会(59822)
- 社会科(56947)
- 社会科学(56936)
- 基金项目(44909)
- 省(44557)
- 教育(40958)
- 自然(38202)
- 自然科(37424)
- 自然科学(37416)
- 自然科学基金(36791)
- 划(36701)
- 编号(35291)
- 资助(33009)
- 创(30843)
- 成果(29541)
- 制(29011)
- 创新(27812)
- 部(26204)
- 国家社会(25793)
- 重点(25605)
- 课题(24145)
- 发(24002)
- 教育部(23733)
共检索到282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萌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开放银行在市场和监管双驱动下应运而生,重构了金融生态模式。本文紧扣数据共享这一开放银行的本质特征,从生产要素、业务模式和技术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数据共享给开放银行注入的蓬勃生机,从平台化转型、业务生态圈、金融科技创新和自上而下统一平台四种模式讨论了开放银行的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本文从数据和平台标准化、数据确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道德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弥散与监管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开放银行在数据共享方面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明确数据确权和法律保障、科技助力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等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甄杰 任浩
明确知识共享对于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集群中知识共享的特点,据此对创新集群知识共享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其内容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转移机制、学习机制和信任机制等五个方面,并从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和集群外部等视角分析了知识共享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创新集群 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媛
科学数据作为有重要价值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价值与价值创造是其开放共享和管理的本源问题。本文分析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三重价值效应,即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分析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流和多元主体互动关系,进而提出价值共创模型。为支持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高效运作,提出法律政策机制、价值共创文化机制、平台机制、互动协作机制、资金支持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最后,案例研究NASA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共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玉昆
为全面阐述目前我国科技数据资源在开放共享领域的建设及其机制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深入探究国内外科技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情况,从科技数据资源分布、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等方面剖析当前我国在科技数据开放共享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共享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法律法规健全、共享理念倡导等方面提出对未来我国科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设研究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科技数据 开放共享 平台建设 运行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响应 魏晓光 申晨 陈刚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开放银行生态圈内各参与方数据安全可控的共享,是开放银行生态圈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为开放银行数据共享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数据共享这一开放银行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从数据平台主导权、数据隐私安全保护、数据资产确权、数据价值流通等角度,阐释开放银行在数据共享方面面临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的难题,结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数据加密、智能合约、链式时间戳等技术,阐述区块链赋能开放银行解决上述难题的具体路径。最后,从顶层设计、标准建设、科技赋能、法律保障等方面对我国开放银行生态圈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生态圈 开放银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昀瑾 郭彬 陈功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以社会力量志愿互助服务为特征的试验改革,正成为增进公共利益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选取上海、深圳、杭州三地的典型案例,构建“资本嵌入—互助共享”的解释性框架,论证了政策试验中的资本嵌入以及主体间的互助共享何以推进治理创新这一命题。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共享型时间银行,依托党建引领搭建共治平台,嵌入结构型社会资本促进资源流通和志愿参与;公益组织主导共享型时间银行,采用双向循环激励模式,嵌入认知型社会资本促进价值认同,提升居民归属感;社会企业主导共享型时间银行,利用数字科技为平台赋能,嵌入关系型社会资本建立系统的风险规避机制。进一步归纳提炼出三种运作逻辑:党建引领—资源流通、双向循环—晋升激励、智慧赋能—风险规避,以此阐释政策试验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运作逻辑。本研究为政策试验的理解注入了新的理论解读,也对时间银行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宣頔 房燕
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共享基础上的融合与挖掘,开放银行的本质是数据共享。在信息化时代,破除“数据孤岛”是开放银行数据共享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数据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但在开放银行实践中仍存在数据泄露风险、数据共享授权风险、与第三方机构共享数据的关联性风险以及监管缺失风险等诸多挑战。为此,应明确界定个人金融数据的法律属性、开放银行的数据共享义务与责任,以及建构数据共享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元规制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纯
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和特征出发,在金融创新理论和金融监管思路演变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认为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当树立"有底线创新"的监管思维,对影子银行实行分类监管,并不断完善其信息披露机制。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俞立平 金珍珍
银行科技贷款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科技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了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其中的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银行科技贷款总体上对创新质量产生正向影响。银行科技贷款水平较低时,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企业创新质量水平较低时,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不足。随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由低到高,银行科技贷款对创新质量的贡献呈“U”型。因此,为实现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应优化研发经费来源配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银行科技贷款 创新质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大监督 三道防线 联动协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建明
人事改革从根本上讲是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商业银行都在进行机制创新的探索 ,而其中分配激励机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机制创新的瓶颈。提高银行效益、治理内部环境、重塑银行信用和形象 ,加强企业文化道德建设是分配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 ,同时分配激励机制又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
分配激励 激励考核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建忠
创新商业银行集约经营机制的认识安建忠结合现实考证,在实施集约化经营中应重点研究建立以下机制:1、建立与集约经营要求相适应的业务运行机制。要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目标,确定资金筹集、调度、运用系统,建立集约型的资金运行机制,提高资金营运效益。筹集资金不能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