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6)
2023(5639)
2022(3645)
2021(2794)
2020(1861)
2019(3843)
2018(3738)
2017(6604)
2016(3282)
2015(3655)
2014(3599)
2013(3699)
2012(3457)
2011(3254)
2010(3284)
2009(3032)
2008(2937)
2007(2763)
2006(2402)
2005(2265)
作者
(11696)
(10040)
(9793)
(9230)
(6147)
(4670)
(4495)
(3876)
(3814)
(3328)
(3300)
(3163)
(3142)
(3013)
(2983)
(2863)
(2811)
(2809)
(2800)
(2778)
(2491)
(2379)
(2238)
(2236)
(2227)
(2181)
(2136)
(2129)
(1979)
(1939)
学科
(20090)
经济(20054)
管理(14629)
(13196)
(11864)
企业(11864)
业经(10875)
产业(8329)
信息(8329)
总论(7914)
信息产业(7893)
方法(5529)
(5099)
中国(5095)
技术(4604)
(4142)
(4054)
数学(4000)
数学方法(3920)
农业(3632)
技术管理(3489)
理论(3393)
(3222)
(3172)
(3065)
银行(3064)
(3029)
金融(3028)
(2987)
(2971)
机构
大学(59912)
学院(58294)
管理(25458)
(22651)
经济(22073)
理学(21878)
理学院(21657)
管理学(21386)
管理学院(21257)
研究(18440)
中国(13604)
(12565)
科学(10923)
(10796)
(8935)
中心(8907)
(8417)
财经(8369)
(8347)
师范(8263)
(8217)
业大(8082)
北京(7715)
(7628)
研究所(7561)
(7284)
(6998)
师范大学(6855)
经济学(6610)
商学(6312)
基金
项目(42157)
科学(34444)
研究(31933)
基金(31718)
(27812)
国家(27604)
科学基金(24397)
社会(21899)
社会科(20847)
社会科学(20841)
基金项目(16330)
(15579)
自然(14480)
自然科(14184)
自然科学(14182)
自然科学基金(13953)
编号(13511)
教育(13350)
(13181)
成果(11291)
资助(11012)
国家社会(10126)
(9315)
项目编号(9070)
(8839)
重点(8776)
(8698)
创新(8622)
(8507)
(8135)
期刊
(24915)
经济(24915)
研究(16344)
中国(12867)
管理(9876)
学报(8964)
科学(8355)
(8217)
(7532)
图书(7468)
大学(6991)
教育(6667)
学学(6267)
技术(5619)
书馆(5230)
图书馆(5230)
农业(5063)
情报(4552)
业经(4497)
(4333)
金融(4333)
财经(4136)
经济研究(3923)
(3527)
技术经济(3522)
科技(3492)
理论(3383)
(3261)
论坛(3261)
实践(3191)
共检索到8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伟  周鹏  于会伶  王铮  
[目的/意义]以知识需求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数字过程和设备,其价值的实现和延续取决于一系列实践和行为感知。以一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形式和系统架构呈现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变化状态和现实需求者行为状态,形成以服务感知价值为基础的知识数字克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国内外知识应用文献,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和认知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提出知识孪生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和系统架构,在可行域内对比数字孪生应用范围,构思出知识孪生应用场景并提供管理措施。[结果/结论]提出了知识孪生的三个应用场景,构建出知识孪生系统在虚拟社区应用的系统模型及其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孪生的应用和实现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文章还探讨了知识孪生在社会制造和企业管理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斌  黄家良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忆  
本文从研究假设和实例验证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区成员感知、态度及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分享可以对虚拟品牌社区成员产生正向驱动影响,社区成员通过知识分享对产品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社区有着更强的依赖感。虚拟品牌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应该更多地从社区成员内部动机出发,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分享,从而加强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客户黏性,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李敏霞  何济乐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来构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主义、关系信任、个人的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应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礼珊  赵强生  马康  
文章从价值共创视角出发,以旅游虚拟社区成员互动作为研究起点,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阐述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即旅游虚拟社区成员的线上和线下互动是成员利益感知的前提,作为利益的获得者,成员将给予社区和社区其他成员回报视为义务和责任,继而产生公民行为。该研究在携程旅游虚拟社区中收回有效问卷305份,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理论假设得到了验证。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对于学习利益、社交利益、自尊利益、享乐利益等4种感知利益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利益总体上来说对于成员公民行为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丰富了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社区互动和成员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旅游虚拟社区成员互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强调了线上和线下互动对于线上社区成员感知利益和公民行为的重要性,社区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赵欣  黄思萌  
[目的/意义]用户对专业虚拟社区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尽管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对两种使用行为进行了概念区分,却由于研究设计方面的缺陷,未能真正厘清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的前因差异。[方法/过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态度信念、感知行为控制信念、主观规范信念三方面选取前因变量,基于211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比较知识搜寻行前因与知识贡献行为前因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态度信念方面,任务需求与知识增长正向影响知识搜寻,专业声誉与成就感正向影响知识贡献;(2)感知行为控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天会  赵庆柏  周治金  洪建中  
文章从虚拟社区已共享知识中是否含有新颖知识出发,探讨其对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先有新颖组、先有普通组),结果发现,先有新颖组与先有普通组在共享知识的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两组在共享知识的新颖性上的差异边缘显著,其中,在非重复性知识的新颖性上的差异显著,在评论性知识的新颖性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社区的知识创新和社区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美玲  迟铭  韩洁平  
通过引入虚拟社区感知中介变量,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社区治理的两个维度——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在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知在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与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基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提升用户知识贡献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欣  王倩雯  张长征  
【目的/意义】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源,专业虚拟社区得到信息与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贡献者少而知识搜寻者多的现象成为学者热议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运用计划行为理论考察专业虚拟社区用户从知识搜寻者转变为知识贡献者的内在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工具AMOS对23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专业知识水平中介了知识搜寻行为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正向关系,互惠规范正向调节专业知识水平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关系。据此,本文凝练出知识搜寻者转变为贡献者的两大机制——‘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福  吴益飞  孔维一  王海梅  郭毓  
针对自动化类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理论计算抽象、实体实验复杂、环境构建困难、系统设备昂贵等问题,建设了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把高危复杂场景和机器人高端装备搬进虚拟实验室,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再现智能机器人控制的核心要素,构建电力运维的复杂环境,动态呈现机器人的作业过程。实验还原度高,底层数据和模型源于科研实际,通过两个教学周期中的应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简正豪   陈卓贤   刘云鸿   刘继忠  
基于智能制造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及新工科人才培养数字孪生实践锻炼需求,探索了沉浸式液压回路虚拟实验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开发了基于数字学生的液压回路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创建物理实体的精确虚拟孪生模型,并实时同步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且高度互动的学习环境。系统架构整合了物理实体、数据连接映射与孪生模型,实现了节流调速回路的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与三维可视化。通过该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对新工科数字孪生技术的理解,并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视角和工具。在提高对液压回路原理理解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程教育的创新与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敬达  杨思洛  邱均平  
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流环境,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的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海华  沈治宏  
论述了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知识共享的关系 ,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的形式 ,结合实践论述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商机 ,提出了激励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发展的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美凤  叶继元  
学术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分享信息与知识的重要平台。论文对学术社区研究中关于学术社区的概念界定,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涵义,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成员构成、互动特征、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析,以期为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未来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永云  张生太  彭汉军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虚拟社区为开放式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空间。虚拟社区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创新已经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海尔、苏宁等企业纷纷将这一方式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虚拟社区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现阶段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外部知识在企业内部生产的过程中因缺少专业技术、结构设计等知识支持,而使得外部的知识很难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造成企业外部知识探索能力和内部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