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6)
2023(14755)
2022(11980)
2021(10863)
2020(8816)
2019(20091)
2018(20126)
2017(38504)
2016(21085)
2015(23677)
2014(23630)
2013(22939)
2012(20507)
2011(18249)
2010(17940)
2009(16219)
2008(15435)
2007(13440)
2006(11746)
2005(10366)
作者
(60451)
(49977)
(49598)
(47522)
(31885)
(23892)
(22634)
(19830)
(19049)
(17598)
(17221)
(16813)
(15900)
(15679)
(15512)
(15277)
(14970)
(14909)
(14305)
(14181)
(12351)
(12346)
(12049)
(11366)
(11247)
(11087)
(11078)
(10904)
(9909)
(9784)
学科
(84090)
经济(84005)
管理(58348)
(54996)
(45180)
企业(45180)
方法(36664)
数学(31341)
数学方法(30975)
中国(24140)
(23188)
业经(23154)
(19477)
(19265)
地方(17198)
农业(15828)
产业(14162)
(13939)
理论(13934)
(13598)
贸易(13588)
(13418)
(13153)
技术(13058)
环境(13033)
(12933)
银行(12892)
信息(12655)
(12275)
(12170)
机构
大学(294134)
学院(291144)
管理(116895)
(110969)
经济(108465)
理学(101700)
理学院(100577)
管理学(98649)
管理学院(98134)
研究(97891)
中国(71942)
(63411)
科学(63259)
(49575)
(48487)
(46866)
业大(44919)
研究所(44773)
中心(44623)
(41677)
财经(40438)
(40014)
北京(39784)
师范(39617)
(36885)
农业(36631)
(36289)
(34319)
经济学(32964)
师范大学(32300)
基金
项目(209184)
科学(164492)
研究(152503)
基金(151718)
(132879)
国家(131797)
科学基金(113259)
社会(95228)
社会科(90203)
社会科学(90180)
基金项目(80976)
(80942)
自然(73983)
自然科(72259)
自然科学(72245)
自然科学基金(70907)
教育(68786)
(68742)
编号(62841)
资助(60892)
成果(50437)
重点(47052)
(44827)
(44646)
(43221)
课题(42329)
创新(40278)
科研(40167)
国家社会(39399)
项目编号(39014)
期刊
(117430)
经济(117430)
研究(83613)
中国(52432)
学报(48701)
科学(44199)
(42166)
管理(41890)
大学(36556)
(35625)
学学(33970)
教育(33127)
农业(29648)
技术(25194)
(22401)
金融(22401)
业经(19933)
图书(19821)
经济研究(18818)
财经(18537)
(15689)
问题(15539)
(15371)
科技(14797)
理论(14613)
(13646)
资源(13622)
实践(13609)
(13609)
技术经济(13501)
共检索到41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便芳  周燕  
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据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征信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征信系统数据化转型提供了契机。分析征信系统数据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其在征信政策、数字化技术和征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发展契机,探索征信系统数据化转型的路径,包括把握好技术创新驱动作用、加强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和努力构建统一征信共享平台等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丽丽  丁艳艳  王冬冬  
在数字金融场景下,替代数据有助于解决薄信用人群的信用评价问题,在现代征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替代数据对信贷市场发展的影响入手,结合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替代数据的采集应用问题,总结提炼数据边界与数据类型,借助SWOT分析方法剖析数据应用利弊,思考构建规范的数据使用机制,同时借鉴国外监管经验提出我国替代数据的监管建议,积极引导替代数据规范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同洲  李万甫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数据开发利用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推动数据价值释放。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数据增值和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将其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研究系统的部分与整体以及系统内部的各阶段关系。在数据增值系统中界定了数据价值的内涵、功能和时代特征。在征管数字化转型系统中明确了征管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和“转向哪里”,并将该理念融入到数据生成能力建设、征管机制创新和税收智慧治理中。为更好地保障征管数字化转型系统的稳定有序并匹配智慧治理的要求,从战略理念布局、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科技赋能、法律法规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征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迭代升级”的前瞻性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丽岩  葛静  马健  陆胜  
随着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征信行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现有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无法落实到对具体某个部分或是某个层面的研究,尤其对考虑交通大数据的征信模型几乎没有。文章主要介绍了考虑交通大数据的征信模型的构建,通过与芝麻信用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文章考虑交通大数据征信模型的优缺点,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小菁  
近十年来,文献编目领域从理论模型、标准规范到实践应用,均发生了自机读目录问世以来的最大变化。这个变化与关联数据技术的应用直接相关,可以概括为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也就是书目数据由机器可读走向机器可操作,进而融入互联网全球数据库。在此过程中,编目界经历了观念上的重要变更(从记录到数据),厘清了混淆的概念(实体及其名称与描述),重新对书目数据建模,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其中,作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基础设施在数据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参考文献43。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津宇  王洪亮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更为“智慧”的人工智能,但越“智慧”的人工智能其需要的数据数量和质量越高。已有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研究以保证数据真实性或防范“数据孤岛”为主,缺乏对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性方面的深入探讨。合成数据通过严格中性、严格脱敏性和满足最低数据规模三个方面实现更为安全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并能够将人工智能与真实数据分离,更好地重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为了防范风险,税收征管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基础性公共高风险人工智能,必须采用更高质量的数据以防范数据投毒、算法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在公共领域的实际应用必然涉及安全问题,所以必须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看,基于合成数据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能够有效降低经济风险,同时实现数据和网络风险可控,有利于国家总体安全的改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海波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数字征信成为央行征信的有益补充。本文采用中国县域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征信对信贷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征信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地区信贷的使用;第二,数字征信提高了银行盈利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改善了银行信贷效率;第三,数字征信的信贷效应受到地区配套机制的制约,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征信对信贷使用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基于此,要积极推动数字征信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提升金融包容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具体来看,一是要立足数字征信自身发展,在数字征信立法、行业合作和风险防范上下功夫。二是要完善配套机制,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消除“数字鸿沟”。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细宪  张旭阳  王敏  潘凌锐  
征信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在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征信系统信贷数据,能够开展宏观压力测试,构建预警领先指数,有利于实时监测我国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助力宏观审慎监管;基于征信系统查询数据,能够从不同维度构建金融风险监测指标,有助于增强监测的整体有效性。构建基于征信系统数据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一要基于征信系统数据构建多维信用风险监测体系,二要不断丰富能够监测和预警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三要不断强化相应的监管科技应用实践,四要继续加大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力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单建军  
在当前大数据等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人征信信息采集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征信信息采集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分析我国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现状,发现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界限不清晰、行为不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的成熟经验,提出从加强法律法规制度供给、明确采集范围、打击非法行为、制定采集技术标准和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等五方面规范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对策和具体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将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用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时,其效率明显高于纸质文档。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数据的泄露、滥用已逐渐成为公民信息安全之殇。通过数字签名、生物识别等显性特征,强化征信电子数据的个人权属。研究加密传输、区块链信息共享、安全储存等在电子文档中的应用,加强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技术保护,并通过立法规制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中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收集、分析、泄露等行为。逐步加强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权属、技术、法律的保护力度,才能增加公民对其信用信息安全的信任,进而提高信息化效率。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征信数据要素,有利于促进个人征信数据市场化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戈志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征信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一些拥有大数据的机构纷纷进入或准备进军征信领域,新型征信业态开始涌现,成为传统征信的重要补充。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征信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运行特点及监管中面临的现实挑战。由于现有征信监管理念和方式已难以覆盖大数据征信机构的运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创新。应从宏观层面的机构审慎监管、微观层面的业务行为监管和风险管理层面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监管政策目标,需要转变监管理念、丰富征信监管体系、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保障、引导大数据征信机构加强自治与行业自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戈志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征信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一些拥有大数据的机构纷纷进入或准备进军征信领域,新型征信业态开始涌现,成为传统征信的重要补充。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征信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运行特点及监管中面临的现实挑战。由于现有征信监管理念和方式已难以覆盖大数据征信机构的运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创新。应从宏观层面的机构审慎监管、微观层面的业务行为监管和风险管理层面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监管政策目标,需要转变监管理念、丰富征信监管体系、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保障、引导大数据征信机构加强自治与行业自律及重视对信息主体的宣传教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克峰  
目前,中央银行主要通过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金融统计系统)和征信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征信系统)对金融机构进行信贷统计监测。理论上讲,金融统计系统中的"各项贷款"指标扣除不可比因素,应该与征信系统中的"贷款"指标基本相符,但征信系统运行至今,与金融统计系统始终存在信贷统计数据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数据的使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庞磊   张庆龙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加快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运行机制。文章构建了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据驱动分析框架,明确企业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新型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能力,并关注数据要素所带来的数据安全治理风险。基于该框架,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存在跨部门的业财数据孤岛、数据技术应用缺乏整体部署、传统财务人员面临转型困境、敏感信息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问题。对此,应该建立跨部门业财数据共享机制、全方位开展数据技术升级、提升数字化人机协同能力、构建健全的数据安全体系,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下数据驱动作用,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凯  于天  
文章结合商业银行目前数据治理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科技化、数字化进程发展情况,提出具体思考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奠定决策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