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0)
- 2023(16222)
- 2022(13990)
- 2021(13285)
- 2020(11085)
- 2019(25735)
- 2018(25749)
- 2017(49299)
- 2016(27210)
- 2015(30813)
- 2014(31018)
- 2013(29859)
- 2012(27382)
- 2011(24761)
- 2010(24899)
- 2009(22353)
- 2008(21572)
- 2007(18830)
- 2006(16683)
- 2005(14427)
- 学科
- 济(101889)
- 经济(101780)
- 管理(74953)
- 业(70354)
- 企(57025)
- 企业(57025)
- 方法(50010)
- 数学(44303)
- 数学方法(43653)
- 中国(32755)
- 农(28747)
- 财(26518)
- 教育(23680)
- 学(22468)
- 业经(22393)
- 地方(19911)
- 理论(19527)
- 制(19196)
- 农业(18839)
- 贸(18447)
- 贸易(18434)
- 易(17925)
- 技术(17427)
- 务(16465)
- 财务(16393)
- 财务管理(16359)
- 环境(16124)
- 银(15761)
- 银行(15726)
- 和(15688)
- 机构
- 大学(380867)
- 学院(375968)
- 管理(147805)
- 济(145440)
- 经济(142159)
- 理学(128904)
- 理学院(127436)
- 管理学(125076)
- 管理学院(124358)
- 研究(123098)
- 中国(87646)
- 京(81905)
- 科学(75075)
- 财(67363)
- 所(59734)
- 范(57887)
- 师范(57467)
- 中心(56567)
- 农(55244)
- 财经(54925)
- 研究所(54610)
- 江(54282)
- 业大(54273)
- 北京(52248)
- 经(50068)
- 师范大学(47099)
- 院(45035)
- 州(44171)
- 经济学(44006)
- 农业(43147)
- 基金
- 项目(258455)
- 科学(205041)
- 研究(194693)
- 基金(185942)
- 家(160522)
- 国家(159101)
- 科学基金(137365)
- 社会(121337)
- 社会科(114785)
- 社会科学(114755)
- 省(100797)
- 基金项目(98608)
- 教育(95688)
- 自然(88455)
- 划(86704)
- 自然科(86398)
- 自然科学(86374)
- 自然科学基金(84787)
- 编号(81788)
- 资助(76280)
- 成果(67129)
- 部(58989)
- 重点(58390)
- 课题(57449)
- 发(55409)
- 创(53711)
- 教育部(51418)
- 项目编号(50168)
- 创新(49919)
- 人文(49448)
- 期刊
- 济(152236)
- 经济(152236)
- 研究(117596)
- 中国(72591)
- 教育(68140)
- 学报(55361)
- 管理(52476)
- 科学(51539)
- 财(49519)
- 农(48911)
- 大学(43855)
- 学学(39948)
- 技术(37038)
- 农业(34455)
- 融(29456)
- 金融(29456)
- 财经(26170)
- 业经(26042)
- 经济研究(24505)
- 经(22363)
- 问题(20676)
- 图书(18993)
- 理论(18440)
- 技术经济(17457)
- 职业(17127)
- 科技(17030)
- 实践(16944)
- 践(16944)
- 业(16831)
- 商业(16424)
共检索到54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本文使用2006年昆明市公办高中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高三学生的高考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教育生产函数实证研究。针对两个主要问题,即非均衡化教育资源配置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生产效率及学生学业表现差异背后的学校的作用,研究发现:(1)学生高考成绩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高中前的学习基础(以中考成绩为代理变量);学校变量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学生及其同伴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考成绩没有重要影响。(2)教育生产单元对可控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在整体上是缺乏效率的(有体制性原因)。文章还探讨了主要研究发现的政策含义,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颖 张东娇
元评估是指对评估技术的质量及其结论进行评估的各种活动,它是对评估的评估。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学校评估工作开展元评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采用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元评估量表,对17份省级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方案的整体平均水平介于"一般"和"较差"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中,实用性略好,准确性和可行性次之,合理性最不理想。针对我国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优势与不足,建议促进办学质量评估方案文本的规范性,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加强评估的服务性,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强调效率与效益,重视评估伦理。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办学质量 评估方案 元评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兴华 袁诗海
本文主要从环境教育课程的核心原理、各年级标准的目标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等几 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阶段 环境教育 指导方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是有关合格学校办学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办学标准总是承载和表达着特定的目的和理念追求,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制定新世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应以回应和有效解决当今中小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根本取向,以恪守合法性、适中性、现实性、统一性为基本原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段玉山 夏志芳
本文提出,GIS既要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渗透在基础教育中,也要作为非常有用的辅助教学手段来支撑地理课程。即将出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把GIS正式纳入高中地理课程之中。基础教育的决策者、实施者要正确认识GIS本身的性质和教育任务,开发与研制这方面的地理教材,努力建设GIS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加强GIS教学资源建设,确保GlS基础教育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易 薛海平
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 2017)的数据对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的选择和支出进行刻画,采用两阶段Hurdle模型和边际消费倾向模型分析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文化资源与家庭校外培训的选择和支出之间的关系。证实独生子女家庭和双亲家庭对子女的校外教育投入更多,其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孩能够获得更多的校外教育机会和投入,尤其是校外兴趣班。流动人口对子女课外补习投入要高于本地家庭。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显示,相对于本地家庭和城镇户籍家庭,流动人口和农村户籍家庭都不倾向于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校外兴趣班。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教育程度与是否选择校外培训以及支出水平显著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显示,随着母亲教育程度提高,家庭对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越加重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已经开始将投入的重点从学科类的课外补习转换成了兴趣拓展类的校外培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美玲
本文对美国绩效工资实施的背景、政策演变、实施模式和方案实例进行了探究和描述,在此基础上从绩效工资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与教师薪酬水平、满意度、教师激励效果的关系,对学校及教育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师绩效 绩效工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佘宇 阙明坤 杨开勇 单大圣
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具有深刻的体制、社会、文化等根源。“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开局良好、进展平稳、成效明显,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等主体的行为均发生积极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充分利用“双减”政策赢得的改革空间,抓住极为难得的时间窗口,在消除中小学生负担源头、建立长效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建议巩固“双减”政策成果,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减少补充教育需求;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家庭教育焦虑;深化教育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生合理学习;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减负合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通过对苏南某市X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对课程统整的理解模糊和易变,且受到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制约,对现有的课程统整模式及其效应持谨慎与消极的态度。教师在理念与实践上陷入了一定的误区与困境。走出课程统整的误区,必须形成清晰稳定的课程统整理念,学会融合学科知识,适应社会进步需求,实现课程统整实践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最终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统整理念 课程统整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红 邓友超
本文首先解说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就是将社会配给给基础教育的总资源相对平等地分配给各地的中小学 ,并分析其合理性 ;其次 ,详细描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财力和人力资源配置失衡的表现及成因 ;最后 ,从政府责任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两个角度 ,提出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路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 均衡配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冬梅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几年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已经不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难题,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在市场需求中应运而生,多元化办学主体导致了多样化办学体制的形成,民办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自1992年以来,民办学校在上海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行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加快了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雅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赵章靖
全球化时代,外语教育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世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为:英语是世界上学习人数最多的语言;重视外语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制定教学标准和师资建设标准、重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衔接等,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突出特征。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建议是:一是战略上高度重视,将外语教育与国家人才战略紧密结合;二是充实、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课程;三是把握好语言习得关键期,告别"聋哑外语",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四是建立健全相应标准,促进外语教育科学化;五是做好师资保障;六是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机遇,大力促进外语教育。
关键词:
外语教育 外语能力 标准化 教学方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国府 张羽 李越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业成就、事业发展、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本研究对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群体的身体素质进行系统的差异性分析,旨在对当代最优秀的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进行描述和剖析,便于及早发现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某"985"大学2007年-2011年新生的体质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当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群体在体质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体质明显强于男生;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不同地域学生的体质不尽相同,其中西部地区学生的体质最好,东南沿海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学生体质最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