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1)
2023(10323)
2022(8842)
2021(8458)
2020(7210)
2019(16932)
2018(16414)
2017(31623)
2016(17357)
2015(19767)
2014(19646)
2013(19761)
2012(18735)
2011(17067)
2010(16962)
2009(15775)
2008(15877)
2007(14109)
2006(12021)
2005(11133)
作者
(50468)
(42284)
(42152)
(40636)
(26851)
(20394)
(19401)
(16409)
(15895)
(15041)
(14671)
(14080)
(13560)
(13519)
(13405)
(13213)
(12756)
(12480)
(12283)
(12024)
(10509)
(10447)
(10331)
(9624)
(9565)
(9444)
(9381)
(9159)
(8580)
(8543)
学科
(77206)
经济(77126)
管理(46611)
(44976)
方法(37538)
(35436)
企业(35436)
数学(33966)
数学方法(33704)
中国(22671)
(21339)
(19614)
(16430)
贸易(16425)
(16059)
(15720)
(15627)
业经(13839)
地方(13439)
(12801)
银行(12776)
农业(12580)
(12279)
金融(12276)
(12215)
(12121)
财务(12101)
财务管理(12067)
企业财务(11522)
环境(10835)
机构
大学(257647)
学院(252630)
(114897)
经济(112877)
管理(93953)
研究(92936)
理学(81231)
理学院(80266)
管理学(79035)
管理学院(78542)
中国(70946)
科学(54876)
(54501)
(52600)
(47786)
(44525)
研究所(43600)
财经(42226)
中心(41702)
(38699)
经济学(37842)
业大(37034)
(35849)
农业(35408)
北京(34830)
经济学院(34314)
(32898)
(32590)
师范(32586)
财经大学(31698)
基金
项目(167782)
科学(132741)
基金(125433)
研究(120529)
(110338)
国家(109519)
科学基金(92515)
社会(79412)
社会科(75514)
社会科学(75492)
基金项目(65765)
(61826)
自然(58697)
自然科(57391)
自然科学(57372)
自然科学基金(56442)
教育(55483)
(53812)
资助(52247)
编号(45897)
(39652)
成果(38510)
重点(38454)
(36124)
(34453)
国家社会(34446)
教育部(34076)
科研(32734)
中国(32591)
创新(32483)
期刊
(119458)
经济(119458)
研究(77807)
中国(48093)
学报(42115)
(41025)
(39466)
科学(38412)
管理(32500)
大学(31496)
学学(29686)
农业(26727)
(24172)
金融(24172)
教育(23933)
财经(22069)
经济研究(21244)
技术(19513)
(19088)
业经(16649)
问题(16629)
(15830)
(15645)
世界(13827)
国际(13559)
技术经济(13039)
统计(12619)
(12222)
理论(11286)
(11023)
共检索到373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邵明阳  
本文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发现看似繁杂的多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调整存在着较强的逻辑关系,即权力的调整是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的,随着发展战略的调整,权力的调整由效率性分权逐步转向了公平性分权。其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将是基层民主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淑霞  苗翡  
本文引入标准离差率的概念对日本财政分权的公平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财政分权缩小了地区间经济能力差距,弥补了地区间财政能力不均衡。为进一步说明日本财政分权具有公平性,本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财政分权公平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财政分权具有公平性,其转移金额的确定充分考虑到各地方政府的具体财政状况,有助于各地方政府提供全国统一水平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有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博闻  崔健  
从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关系演变来看,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历经各届政府的改革与完善,其政策导向大致可分为强调公平性、重视效率性、兼顾公平性与效率性3个阶段。通过公平性、效率性及其关系的变化,分析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分析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导向的历史轨迹,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执政理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本研究利用2010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实施的高校学生调查,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考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成效。研究发现,从公平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送生制度背后存在的不公平性,但依然存在着向知识精英阶层、城市学生倾斜的精英化趋向。从效率性而言,自主招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的入学后学业表现明显高于通过普通高考升学群体,但并未超越保送生制度选拔的学生群体,表明该制度与既有招生制度之间并未形成完全的功能互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成  
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演变上看,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中央政府对资源的掌握和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则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出现,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分权必须首先明确中央政府的目标,然后依此建立能够取得预期结果的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于长革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中渐进式演进,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集权到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之路。当然,作为全新的探索与尝试,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并不完善,财政分权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明辨是非,始终坚持分税制这一正确的改革方向;在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渐进与突变的关系;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博楠  张茜茜  李中斌  谢臻  
山区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是城乡等值化发展的难点,中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通过梳理中日两国平衡城乡医疗服务差异的政策举措,并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与核密度估算法,测算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构建公平性模型,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衡量服务效率,进一步对位于山区的中国德化县和日本庄原市的医疗服务公平性和效率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德化县人口和医疗资源呈现城关地区“一区独大”的空间布局,庄原市则呈现都市区域连通辐射周边的空间格局;德化县医疗服务存在城乡不公平现状,城关地区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但非城关区域不平衡;庄原市在大部分地区保证良好的公平性,整体医疗服务效率高于德化县,在都市(城镇)区域德化县表现为高效性,在农村区域表现为低效性。研究认为,追求效率优先是德化县兼顾公平的保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需要以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财政支出作支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承礼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特点是收权与放权的往复循环;改革开放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因其复杂性和历史惯性而出现了诸如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之争、事权与财力的匹配之争、中央与地方的强弱之争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方法反过来影响了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经济活力。为今之计是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波  
根据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运行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新农合筹资、补偿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结果显示,在以收定支的原则下,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的缺乏主要原因在于新农合基金资源配置不佳和管理及运行经验不足;辽宁省各经济区域之间的基金筹资差异性是导致全省基金筹资整体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各经济区域内部的基金补偿差异性是导致全省基金补偿整体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裕民  
从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出发,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混沌状态、市场化改革时期的迅速发展和全面形成、21世纪初以来的继续强化3个阶段。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形成机理,发现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政策主导者综合运用经济资源转化机制、阶层再生产机制、合法化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过程和结果。治理之策为:改革政绩考核机制,抑制政府"傍富"动机;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控,抑制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加强规制,铲除滋生"强势经济集团"资本异化的土壤;推行阳光行政、遏制权力异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璐  孙才志  邹玮  奚旭  
本文以水足迹作为我国用水总量、灰水足迹作为污染水量的真实考量,选择GDP、人口、耕地面积、水资源4个指标作为影响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基尼系数、水资源消费杠杆系数和灰水承载压力系数对1997-2011年我国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1997-2011年我国用水公平性处于"相对公平"阶段,水足迹综合基尼系数和灰水足迹综合基尼系数持续在0.27~0.32间波动,耕地面积、水资源仍是制约我国用水公平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水足迹-人口基尼系数也不可避免会影响我国用水公平未来的发展趋势。空间维度上,依照用水总量和污染水量的角度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三类:高度不公平、中度不公平和低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华  郑江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陈安琪  曹畅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因"重基建、轻民生"而饱受诟病,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经济性特征,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分权的支出效应,却未曾问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省以下不同类型权力下放的多样化选择,结合分权时序理论,探讨不同分权时序模式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证实,无论是行政分权先行还是财政分权先行,都会导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前者会带来民生性支出的显著缩减,而后者则会带来生产性支出的显著扩张。通过梳理不同类型分权改革的具体内容发现,对于实行行政分权改革的地区而言,在改革中对民生项目建设作出明确部署能够有效改善对民生支出的挤占,而设立县域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则会加剧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就实行财政分权的地区来看,明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有助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而针对县级财政设立增收节支的激励措施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下一步推进和完善分权改革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