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4)
2023(3456)
2022(2773)
2021(2663)
2020(2248)
2019(4888)
2018(5094)
2017(8902)
2016(5205)
2015(5925)
2014(6214)
2013(5799)
2012(5417)
2011(4910)
2010(5029)
2009(4624)
2008(4439)
2007(4152)
2006(3643)
2005(3414)
作者
(16713)
(13845)
(13776)
(13301)
(8755)
(6556)
(6359)
(5475)
(5389)
(5009)
(4766)
(4748)
(4652)
(4639)
(4550)
(4232)
(4200)
(4051)
(3988)
(3899)
(3678)
(3530)
(3434)
(3269)
(3231)
(3163)
(3113)
(3062)
(2962)
(2946)
学科
(16407)
经济(16378)
管理(13370)
(10167)
(8295)
企业(8295)
(6276)
(5865)
方法(5594)
中国(5585)
(5423)
(5234)
(4893)
理论(4613)
数学(4468)
数学方法(4374)
(3923)
银行(3902)
(3867)
金融(3860)
(3779)
教育(3778)
业经(3507)
地方(3398)
体制(3153)
农业(3130)
(2860)
教学(2719)
(2687)
制度(2681)
机构
大学(72486)
学院(71946)
研究(29153)
(24500)
经济(23721)
管理(23233)
中国(21571)
科学(19298)
理学(19259)
理学院(18981)
管理学(18372)
管理学院(18238)
(16776)
(16772)
(16060)
研究所(14653)
农业(13274)
(13017)
中心(13003)
业大(12661)
(12372)
(11176)
北京(10756)
(10614)
师范(10419)
技术(10411)
(10271)
财经(9729)
(9574)
研究院(8792)
基金
项目(48231)
科学(36131)
研究(34480)
基金(32574)
(30212)
国家(29933)
科学基金(23747)
(19521)
社会(19517)
社会科(18266)
社会科学(18264)
(17035)
基金项目(16314)
教育(16301)
自然(15585)
自然科(15203)
自然科学(15192)
自然科学基金(14870)
编号(14372)
资助(13964)
成果(12892)
重点(11384)
课题(11289)
(10397)
(10292)
(10127)
计划(9966)
(9549)
科研(9281)
科技(9255)
期刊
(30123)
经济(30123)
研究(21824)
中国(19163)
学报(16334)
(15260)
科学(12926)
教育(12610)
大学(11800)
学学(11034)
(10580)
农业(10090)
管理(9143)
技术(6633)
(6571)
金融(6571)
(5168)
业经(4938)
财经(4754)
业大(4732)
(4723)
经济研究(4722)
统计(4145)
(4102)
图书(4071)
农业大学(3977)
职业(3968)
科技(3803)
问题(3586)
(3537)
共检索到116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晴  王伊欢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西方国家在国际援助上投入甚多,然而在援助效果方面却存在较大争议,即以项目为依托的微观评估显示十分有效,而以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的宏观评估则显示低效甚至无效。效果悖论暴露出西方援助评估体系的内在矛盾,即目标设置上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冲突;评估标准上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的矛盾;评估方式上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的失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缺乏逻辑统一的援助评估标准;深层次的体制和意识形态的禁锢;单一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等。西方国家需要充分认识其在适应世界援助新格局中的局限,并从顶层设计层面改革西方援助评估体系,重构援助合作理念和理论,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构建平等的援助合作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国际援助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栋  王琦  郭建军  
统计指数分析法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但是,指数体系分析中可能出现的绝对数分析和相对数分析之间的矛盾问题,一直未能从理论上真正得到解决。本文从指数体系分析中矛盾现象的剖析入手,在回顾西方指数的偏误和检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对数和绝对数关系的数学分析,得出了指数权偏误是指数体系矛盾现象的根源以及马埃指数近似地满足因子互换测验等重要结论。由此构建了基于马埃指数的"均值加权指数体系",并通过理论证明和实证分析,论证了"均值加权指数体系"的科学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加  徐秀丽  
本文以美国国际开发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和英国国际发展部为例,针对中国当前对外援助评估中关注的主要议题,梳理了这三个发达国家援外评估的目的、主体、运作方法。本文认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评估的目的主要体现在问责和学习两个方面,援助机构设有专门的评估部门,还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第三方评估。这些机构将评估嵌入项目实施过程中,并运用逻辑框架法、基线调查、成本效益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估。本文也总结了美、日、英三国在评估目的、主体、运作方法中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即评估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对内可以联系机构内部人员和其他同行的国际组织,提高援助的质量;对外可以促进援助机构与政府机关、私人部门、捐助者、公众和媒体的交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小宁  
监督评估是对外援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DAC主要成员之一,美国的相关部门在对外援助监督评估方面各有侧重、各司其责,并且在顶层设计引导下呈现出协调度和融合度较强的特点。在结果导向型援助项目管理模式推动下,美国对外援助监督评估已纳入项目管理全链条,贯穿于项目立项、实施过程、后续合作等关键环节,在不同阶段有力把控项目的援助效果、影响及持续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加  徐秀丽  
本文以美国国际开发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和英国国际发展部为例,针对中国当前对外援助评估中关注的主要议题,梳理了这三个发达国家援外评估的目的、主体、运作方法。本文认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评估的目的主要体现在问责和学习两个方面,援助机构设有专门的评估部门,还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第三方评估。这些机构将评估嵌入项目实施过程中,并运用逻辑框架法、基线调查、成本效益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估。本文也总结了美、日、英三国在评估目的、主体、运作方法中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即评估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对内可以联系机构内部人员和其他同行的国际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宁  刘贵勤  
效果评估是图书馆员工援助计划(L-EAP)实施的一个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L-EAP的长期价值和执行效果。L-EAP评估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评估的实施过程、步骤、方法及指标等方面,在实施L-EAP评估时,图书馆L-EAP组织应注意配套制度、成本分析等问题,通过教育发展、咨询辅导、员工福利与家庭协助4个层面,有效缓解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职业压力现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爱兰  黄梅波  
近年来,非发展援助委员会援助国在国际援助舞台上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出现使得关于国际援助体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非DAC国家的援助在规则和做法上与传统的DAC国家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非DAC援助国的表现影响到国际援助体系从资金来源到原则、管理方式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非DAC援助国的出现对国际援助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国际援助主体间的沟通与对话,对国际援助体系的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宣乐新  
目前,无论在统计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是以指势分析法(连环替代法)作为因素分析基本方法的。但就这种方法本身来讲,还很不完善。其弱点表现为它常使指数体系出现矛盾现象而达不到因素分析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指数体系内在矛盾的分析,进而找出适合对因素分析的方法,建立一个既无矛盾现象又无逻辑错误的指数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邬晓霞  魏后凯  
针对关键问题区域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国家区域援助政策概念和特征、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理论依据、如何保障国家区域援助政策有效实施以及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援助政策评价、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政策目标、援助政策工具和援助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丹丹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发展援助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等新兴援助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中国等新兴援助国扩大了国际援助规模、使援助资金来源进一步多样化,而且它们遵循与传统援助国不同的原则和做法,在不同方面对现有国际援助体系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变化也对中国的对外援助产生了影响。面对挑战,中国在对外援助战略以及管理体系方面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战略,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的对外援助管理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传才  张光旭  杨广学  
需求评估是EAP设计规划的一个关键步骤,关系到计划设计的方向和执行效果。本文重点讨论了需求评估的意义、内容、方法、结果汇总和评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能引起EAP领域研究和实践人员的重视,提升EAP服务的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永美  李湘蓉  
大学生特殊群体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构建有效的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需要规范教育程序,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格局,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敏  谭立文  
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由于我国加入 WTO 和世界分工转移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指出波特的钻石模型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在进行指标计算的实证方法上有偏差,在整个竞争理论体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本文认为,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在评价竞争力定义的四个不同层次,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立雪  
“特里芬难题”成功预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此后美元持续保持国际货币地位,与特里芬分析框架不相一致,为此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开始就“新特里芬难题”展开理论探索,从财政和信心角度探讨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及不可持续性。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趋势显现,社会各界均认可人民币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英  
日本在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文部科学省主管、厚生劳动省协管、大学就业指导部门为中心、企业提供支持、就业考试予以保障、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就业援助体系。这一就业援助体系对促进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