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8608)
- 2022(7215)
- 2021(6969)
- 2020(5618)
- 2019(12923)
- 2018(12472)
- 2017(24023)
- 2016(12902)
- 2015(14291)
- 2014(14041)
- 2013(13953)
- 2012(13251)
- 2011(12225)
- 2010(12196)
- 2009(11184)
- 2008(11129)
- 2007(9680)
- 2006(8704)
- 2005(8014)
- 学科
- 济(54696)
- 经济(54638)
- 管理(35377)
- 业(34323)
- 企(26230)
- 企业(26230)
- 方法(24160)
- 数学(22226)
- 数学方法(21992)
- 中国(18981)
- 农(15231)
- 财(14532)
- 贸(14045)
- 贸易(14039)
- 易(13838)
- 制(11877)
- 策(10810)
- 银(10419)
- 银行(10409)
- 学(10237)
- 行(10108)
- 业经(10067)
- 农业(9630)
- 融(9462)
- 金融(9462)
- 及其(8375)
- 地方(8127)
- 环境(8107)
- 务(8003)
- 财务(7985)
- 机构
- 大学(186025)
- 学院(184272)
- 济(89026)
- 经济(87593)
- 研究(71472)
- 管理(68724)
- 理学(58902)
- 理学院(58235)
- 管理学(57453)
- 管理学院(57080)
- 中国(55882)
- 财(41023)
- 科学(39809)
- 京(39486)
- 所(36026)
- 研究所(32743)
- 财经(32400)
- 中心(31285)
- 经(29918)
- 农(29580)
- 经济学(29570)
- 经济学院(26653)
- 江(26016)
- 北京(25641)
- 院(25635)
- 财经大学(24391)
- 业大(24054)
- 范(23309)
- 农业(23232)
- 师范(23112)
- 基金
- 项目(121156)
- 科学(97356)
- 基金(92232)
- 研究(88860)
- 家(81196)
- 国家(80598)
- 科学基金(68516)
- 社会(59879)
- 社会科(57046)
- 社会科学(57036)
- 基金项目(46484)
- 自然(42870)
- 省(42548)
- 自然科(41952)
- 自然科学(41940)
- 自然科学基金(41271)
- 教育(40388)
- 资助(39465)
- 划(37732)
- 编号(33116)
- 部(29351)
- 成果(28019)
- 重点(27571)
- 国家社会(26552)
- 发(26548)
- 中国(25843)
- 教育部(25423)
- 创(24910)
- 性(24834)
- 人文(23816)
共检索到28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
以政策生育率为量化指标以期具体地反映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地区分布、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多样性。本文的分析表明 ,1 3~ 1 5之间的政策生育率都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处于 1 3~ 2 0之间的政策生育率地区 ,实行“1 5孩”生育政策的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本文可以得出结论 ,在鼓励“少生”的总原则下 ,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全国各地的生育政策呈现出相当多样化的情况 ,把中国的生育政策笼统地归结为是一个不加区别的、全国一律的“一孩政策”是不符合实际的
关键词:
政策生育率 生育政策 一孩政策 多样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涛,Marjorie McElroy,孙征
本文利用超生罚款数额来测度县级人口控制的强度,并以此估算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罚款政策平均降低每位农村妇女0.33的累计生育率;罚敖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另外,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显著的刺激生育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珑 甄号召 王健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出生人口日益下降,出生率也到达一个很低的水平,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渐渐消失,我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基于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交互效应、中介效应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的鼓励性生育政策,如“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促进生育的效果,只能减缓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并不能使生育率上升。人均消费支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即人均消费支出会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长洪 陈友华
"完善生育政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为了设计平稳过渡的政策方案,一个挑战性任务就是预测生育政策变动可能引起的政策总和生育率变动。文章给出一种带补偿生育的政策总和生育率测算模型,可用于预测某种生育政策变动方案可能引起的政策生育率变动后果,进而为评价和选择生育政策调整方案提供重要决策信息。文章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全国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利用此模型测算了生育政策由"‘双独'家庭可生二孩"调整为"‘单独'家庭可生二孩"后,带补偿生育的政策总和生育率变动后果。预测结果显示,分区域逐步实行"‘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微调方案后,发生的补偿生育不会引发明显"生育堆积",该微调方案有助于生育政策向普遍二孩平稳过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洋 李灵春
中国的生育水平长期提振乏力,借鉴世界低生育率国家总和生育率反弹经验并构建中国特色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势在必行。以27个低生育率典型国家为例,在构建追踪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生育支持政策组合对总和生育率反弹的影响以及性别平等发展水平对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于支持“男性单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支持“双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更有利于总和生育率的提升;经济支持政策与总和生育率之间有稳定的正向关系,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提升效果受到性别平等发展水平的调节;在性别平等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的效果更明显。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不同类型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组合,并深度思考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施的社会情景,营造性别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萍
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生育率也由自然的生育过程向有控制的生育过程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过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其自身的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世界人口生育率逐年下降,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突破传统家庭内部生育成本—效用对低生育率解释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生育成本社会化因素,认为家庭生育孩子资本要素占用和劳动要素占用以及社会化分担不足是造成世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解释生育成本社会化对生育率降低的作用机理,并选取37个国家近4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此建立政府生育支持政策变量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指标的关联和评价标准,最终求解政府最优生育支持政策组合,为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亦曼,姚宗桥
本文认为中国人口转变已经基本完成,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转变,是不彻底的、暂时的动态平衡。本文提出了判断人口转变完成的四个标准,指出稳定低生育率是一项战略任务,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前提。本文对中国目前人口控制状态做了基本判断,并提出了建立稳定低生育率战略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爱虎
我国农村生育率的影响因素与人口控制和政策思路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石爱虎公众决策我国自70年代以来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卓著成绩,主要应归功于计划生育政策。但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在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农村每年仍有数以百万计的超生婴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慧
运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首次系统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不同职业类型女性活产子女数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职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职业类型女性平均活产子女数与职业女性总体平均活产子女数“一增一减”的变化趋势,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女性职业结构的优化有关;不同职业类型女性的平均活产子女数及其增幅差异显著,其中,女性专技/办事人员的平均活产子女数最少且增幅最小,其未能实现的生育数量最多,生育对其工作与家庭相互冲突的影响最严重。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女性专技/办事人员既是最需要生育政策支持的群体,也是最有潜力提高生育水平的群体,相关生育政策应加强对此类职业女性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长洪 潘金洪
文章根据中国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以公安部2006年户籍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少数民族分布状况及计划生育管理实践中的有关数据,推算出中国政策规定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为:56.0∶42.9∶1.1,中国人口政策预期终身生育率上限为1.45。在考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控制能力的情况下,中国人口预期终身生育率实际上限为1.65,实际预期终身生育率与政策预期终身生育率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生育政策 政策预期终身生育率 实际生育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
本文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对现行生育政策重新进行了审视,讨论了政策调整所涉及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意愿调查、人口控制目标及其与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和如何调整三方面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本文是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刘铮教授1990年10月随以彭珮云主任为团长的中国计划生育访日团访日时,在“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上的讲演稿摘要。当时日方曾将原稿译成日文,并于今年译成英文发表在日本家族计划国际协力财团的英文季刊《Integration》上。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价值,本刊特将原文摘要发表。原稿约13000字,发表时本刊删去了所有图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子联
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框架下,需求层面的生育意愿是影响生育率更为重要的因素。这其中,收入由于能突破时间和政策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因而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根本。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分析收入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冲击效应后发现:第一,中国生育率的下降既是由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难以应付生育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又是由居民基于生育行为将带来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所引致的。第二,尽管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都能有效地提升其生育率,但总体而言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比中间收入群体具有更高的生育率。第三,收入对生育率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在增收缓慢阶段,生育率会趋于下降;但当人均收入跨过19500元后,收入越...
关键词:
收入 生育率 面板向量自回归 U型曲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金和辉
本文对内蒙、青海、甘肃、宁夏4省区11个贫困县33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在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女性不仅在期望生育的数量上低于男性而且对生男生女更加无所谓,(2)绝大多数女性在家庭生育决策中并没有实质性发言权,她们关于生育子女数量、生育年龄和生育问隔的愿望,均受到严重忽视;(3)一旦女性在生育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便会有效地降低生育率,特别是对那些生育率很难控制的贫困农户而言,其作用尤为重要,(4)在影响女性生育权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和参与生产的程度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机会,无疑将成为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生育决策地位、从而降低生育率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