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0)
2023(5804)
2022(4828)
2021(4713)
2020(3717)
2019(8615)
2018(8529)
2017(16407)
2016(8905)
2015(9977)
2014(9751)
2013(9639)
2012(8982)
2011(8185)
2010(8121)
2009(7404)
2008(7149)
2007(6542)
2006(5913)
2005(5224)
作者
(23934)
(20887)
(20149)
(19179)
(12548)
(10146)
(9147)
(7985)
(7952)
(7155)
(6948)
(6848)
(6411)
(6366)
(6207)
(6088)
(6071)
(6020)
(5678)
(5600)
(5104)
(5061)
(4963)
(4951)
(4746)
(4682)
(4612)
(4331)
(4194)
(4185)
学科
(48572)
(39102)
经济(39069)
农业(32463)
(29329)
业经(14919)
管理(14560)
地方(12662)
农业经济(12380)
(9646)
(9475)
农村(9451)
方法(9305)
中国(8973)
数学(8496)
数学方法(8432)
发展(8239)
(8235)
土地(8192)
(8045)
企业(8045)
(8025)
建设(7267)
(6754)
劳动(6754)
收入(6737)
人口(6533)
(6373)
农业劳动(6334)
(6329)
机构
学院(121252)
大学(113551)
(48154)
经济(47038)
(44814)
管理(44764)
研究(41178)
理学(38990)
理学院(38458)
管理学(37721)
管理学院(37511)
农业(33636)
中国(33584)
业大(26578)
科学(26162)
(24423)
中心(21652)
农业大学(20784)
(20429)
(19956)
研究所(18443)
(18315)
(18002)
师范(17895)
(16384)
(15995)
经济管理(15872)
(15676)
(14997)
北京(14605)
基金
项目(81987)
研究(64361)
科学(63986)
基金(57194)
(48930)
国家(48303)
科学基金(41295)
社会(40568)
社会科(37671)
社会科学(37659)
(34778)
基金项目(31964)
编号(29393)
(27558)
(27445)
教育(27273)
自然(25003)
自然科(24319)
自然科学(24313)
自然科学基金(23875)
成果(22619)
资助(20933)
(20037)
课题(18980)
(17695)
重点(17601)
(16791)
(16503)
发展(16502)
(16241)
期刊
(66004)
经济(66004)
(53378)
农业(36421)
研究(32178)
中国(30370)
学报(19463)
业经(19131)
科学(19045)
(15946)
大学(15925)
学学(15253)
农业经济(14424)
农村(13700)
(13700)
(13519)
金融(13519)
教育(12801)
(12484)
问题(10339)
管理(9921)
(9782)
技术(9513)
农村经济(9221)
资源(9188)
社会(8600)
世界(8398)
经济问题(8101)
社会科(7901)
社会科学(7901)
共检索到186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润君  张锐  
农村留守妇女的参政问题是伴随着我国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而产生的。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为例,从政治心理角度出发,结合有关激励理论,对农村留守妇女参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设置合适的发展目标、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和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来激发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马丽  
宁夏固原市的劳动力转移,被誉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亦成为促进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大产业。从其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看,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非农收入在农民家庭中所占比例亦越来越大。从我国农村的长远发展看,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因此,正确认识和理性思考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的适度和有序转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常进雄  孙磊  
本文运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劳务经济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微观数据,用工资方程和Logistic模型考察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民族差异。研究有两个主要发现:第一,回族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显著低于汉族的农村劳动力,地区性因素对月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年工资性收入却产生显著影响;第二,与回族农村劳动力相比,汉族农村劳动力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概率要高79%。因为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务工就业比较稳定,务工就业时间长,即使月工资相差不大,也使得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务工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收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固原市农业学校是一所服务于宁夏南部山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自1958年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虎强  
文章分析了宁夏固原市财政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影响,揭示了宁夏固原市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金融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尚武  郭小锋  王永锋  董玉成  
从固原地区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来看,农户信用档案初步建立,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但是,社会整体信用法制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与管理难度较大,农业信用担保和保险体系缺位,也制约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今后,应强化信用法制建设,做到征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全面协作、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全方位地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俊文  段佩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则日益凸现"留守妇女"的参政议政问题。农村"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志兵  何文虎  
本文以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为研究背题,通过建立完善"农村青年+征集+信贷"的信贷投入机制,打通了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志兵  何文虎  
本文以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为研究背题,通过建立完善"农村青年+征集+信贷"的信贷投入机制,打通了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浩  
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宁夏固原市信用农户创建情况,剖析信用农户创建工作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掌握目前信用农户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信用农户创建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青  徐勇  李扬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黄土高原自实施生态退耕政策以来备受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模型,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效益进行了分级评价,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效益差异。结果表明:①具有较高可持续生计效益指数的农户生计收入构成趋向于多元化,不同生计策略收入所占比重也趋向平均化,而生计效益指数较低的农户主要依赖于外出打工、卖粮菜等个别生计策略;②各类型农户的人均生计效益指数和人均年收入排序呈现出:发展果园型>做小生意型>外出打工型>大棚种植型>舍饲养殖型。基于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并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4种黄土高原未来生计策略:①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序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外迁;②促进农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③拓展生计策略,增强收入来源多样性;④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非农生计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素洁  朱莉华  陈俐静  温亚利  
文章对宁夏固原市4县1区315户农户进行典型调查,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整体状况;其次对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与未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鲜开林  刘晓亮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雷  郝仕龙  
以宁夏固原市上黄试区为例,基于土地的属性特征,构建了土地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指数,探讨了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自然属性相对较低而社会属性相对较高,土地利用行为特点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广度开发求得生存与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差,人地关系紧张;1982—2000年,在科技因素的引导下,土地的自然属性增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升,人地关系缓和;2000—2010年,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土地自然属性继续提升,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人地关系和谐。整个研究期内,在科技和政策因素的驱动下,人地关系不断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雷  郝仕龙  
以宁夏固原市上黄试区为例,基于土地的属性特征,构建了土地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指数,探讨了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自然属性相对较低而社会属性相对较高,土地利用行为特点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广度开发求得生存与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差,人地关系紧张;1982—2000年,在科技因素的引导下,土地的自然属性增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升,人地关系缓和;2000—2010年,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土地自然属性继续提升,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人地关系和谐。整个研究期内,在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