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6)
2023(9865)
2022(8200)
2021(7902)
2020(6565)
2019(14917)
2018(15069)
2017(27880)
2016(15503)
2015(17496)
2014(17316)
2013(16441)
2012(15108)
2011(13812)
2010(13905)
2009(13126)
2008(13122)
2007(11826)
2006(10677)
2005(9833)
作者
(39354)
(32912)
(32861)
(31788)
(21008)
(15580)
(15124)
(12708)
(12684)
(11755)
(11435)
(11032)
(10684)
(10502)
(10471)
(10135)
(9776)
(9646)
(9509)
(9322)
(8486)
(7864)
(7753)
(7556)
(7483)
(7403)
(7280)
(7259)
(6488)
(6477)
学科
(58013)
经济(57839)
管理(46206)
(36453)
(31874)
企业(31874)
方法(23141)
中国(21857)
(19634)
数学(18762)
(18712)
数学方法(18635)
(15491)
业经(14517)
(13417)
(12026)
贸易(12018)
(11851)
体制(11278)
(11264)
银行(11258)
(10891)
理论(10690)
(10560)
金融(10556)
(10321)
(9803)
教育(9796)
环境(9209)
农业(9125)
机构
大学(216470)
学院(208376)
(94854)
经济(93152)
研究(76812)
管理(76417)
理学(64685)
理学院(63957)
管理学(63136)
管理学院(62702)
中国(59852)
(49719)
(46169)
科学(40008)
财经(37454)
(37179)
(34265)
中心(33464)
研究所(32974)
经济学(31331)
(31176)
北京(30134)
(29422)
师范(29248)
财经大学(27984)
经济学院(27954)
(27391)
(27230)
业大(24256)
(23892)
基金
项目(132418)
科学(106313)
研究(104777)
基金(98239)
(83783)
国家(83082)
科学基金(71443)
社会(71154)
社会科(66564)
社会科学(66544)
基金项目(50502)
教育(50116)
(47476)
编号(41590)
自然(41076)
(41028)
自然科(40143)
自然科学(40134)
资助(39591)
自然科学基金(39486)
成果(38100)
(32724)
(31872)
国家社会(30512)
课题(30255)
重点(30085)
教育部(29407)
(28402)
中国(28074)
(27883)
期刊
(108316)
经济(108316)
研究(74892)
中国(52698)
(40716)
教育(33669)
管理(31052)
学报(27692)
科学(27170)
(25678)
大学(23362)
(21512)
金融(21512)
学学(20634)
财经(20533)
经济研究(18338)
(17824)
农业(16997)
技术(16326)
问题(14267)
业经(13754)
(13528)
世界(12720)
国际(11786)
图书(11565)
(9586)
(9489)
论坛(9489)
改革(9256)
(9256)
共检索到338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湘林  
高校问责的目的,是通过奖惩等措施使高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且改进自身工作、提升教育质量与服务的品质。世界范围的问责制改革包含韦伯式科层制改革、市场化改革、独立问责机构和社会问责四种形式,其中,社会问责是问责制发展新的有效形式。目前,本科教学评估这种中国高校问责制采取的是一种政府机制,社会基本不参与。设计公众参与机制,建立高校社会问责制,通过社会问责来加强政府对高校问责,应是中国高校问责制的改革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斌  
教育问责在内涵上分歧很大,而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则有着确定性的含义。就问责关系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是政府对学校的问责;就问责的内容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是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问责;就问责的途径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以专业性教育评估为主要手段;就问责的后果来看,基于标准的教育问责不以惩罚为主,而以促进学校的改善为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新蓉  
政府通过对公共资源的控制和运用,履行政府的受托责任,然而目前政府预算会计主要反映政府的预算收支,对政府其他资源的获得及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没有作完整的反映,"责不清,无从问。"文章从政府问责与政府受托责任的联系出发,以利益相关者视角,比较企业责任和政府责任核心价值的发展变化,考量政府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差异,结合政府特性,提出构建独立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并基于多元问责视角阐述政府会计应该提供的会计信息思路,旨在通过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来解除政府受托责任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及责任追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任佳萍  
自愿问责框架是美国首个由社区学院构建、为社区学院服务的综合性问责框架。"自愿问责框架"主要包括"学生进步和成果测量"、"劳动力、经济和社区发展测量"、"学生学习成果测量"三大测量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实质上就是社区学院主动向利益相关方报告自身教育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等情况。作为一套为社区学院"量身定制"的绩效评估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它简化了社区学院开展问责的流程。为满足实际需求,"自愿问责框架"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完善。尽管"自愿问责框架"的实施面临不少难题,但它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社区学院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健  杨建国  
作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议题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21世纪以来又出现了"自愿问责"的新气象。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历史,表现为从关注高等教育资源"输入"及其使用效率的问责阶段,到聚焦高等教育的结果性和输出性的问责阶段的演进,展现了美国社会各界"为质量而问责"的真实脉动。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因质量而问责"、"为‘问责’而立法"、"寻求多元化机制的合力",以及"独特的高校联盟文化"等方面。以此为鉴,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建构与实践,需要以压缩政府管理空间扩充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法律法规供给保障高等教育问责行动,以多元主体参与激活高等教育问责机制,以完善信息公开助推高等教育问责落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王茂庆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会金  王素梅  
责任监督是政府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建立健全审计问责机制,是国家建立责任政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之需。从责任监督、责任评价及提出责任追究建议的问责角度看,政府审计的问责机制框架应该由"问"、"责"和"制"三方面组成。关注政府责任是政府审计的始终要求,政府审计问责的边界、深度应随着政府责任的扩充而日益丰富,其最大效用是促进政府达到善治的目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国家治理“人本化”成为一种趋势时,国家审计也应将其物化的审计对象予以人格化,进而建立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审计制度。问责政府所赖以形成的政治基础是,政府不论如何强大,它仍然充任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政府必须承担起法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问责政府必须寻求一种权威性的政治支持。从国家审计发展看,问责政府应当是审计制度建设的基本命题;解决这个命题,应当做好组织制度设计、法律制度设计、人事制度设计、作业规则设计和拨款制度设计等工作。在问责政府导向下,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审计体制的调整、审计职责的转变、审计权限的转型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国珍  宋夏云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改革下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检查取证、业绩评价等,同时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及责任追究。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的科学设计可以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约束,提高审计问责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淑雯  周湘林  
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问责体系是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问责程序除了包括问责启动、信息收集、信息评估、问责结果整理及问责后果处理外,还应包括实现问责结果信息有效传递的反馈机制。从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全过程出发,找出现行高校在处理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为主体的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问责的实效性,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光德  
在经济转型期,通过对管制员的问责以追求最低乃至于零的事故概率,虽是人本政府理念的体现,但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这一追求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从效率上说,政府管制的最优防范水平是在边际防范成本等于边际预期事故成本点上。所以,虽然问责制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在社会性管制领域却并非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梁玉柱  
政府监管职能扩大使强化对官员监管问责成为必然要求,但对谁来推动监管问责,却存在认知差异。理论家们注意到集团、精英、国家以及意识形态对权责关系变革的作用,但存在来自具体时空叙事与宏大理论抱负之间张力的挑战,根源在于缺少对机制及机制间关系的阐释。文章以中国生产事故监管问责转型为线索,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监管问责中,事故调查经历了从行政集权到公共治理的转型,课责惩戒也在政纪驱动和司法能动下走强。监管问责从弱到强的核心机制在于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回应型国家下的司法能动力,目的在于增强中央权威的控制力,根源在于党政结构所具有的强国家自主性。中国监管问责转型展现了党政体制调适国家权力结构以与发展理念相适配的中国经验,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历史展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黎万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问责制逐步走向制度化,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在英美澳三国高等教育问责政策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认为这种外部问责对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形成了一定限制,其指标设计影响了大学行为,教育伦理与道德向度对大学影响渐趋微弱。学术人员呼吁回归与重构以专家监督、同行评估和内部控制为特征的专业问责,但这种专业问责面临着新公共管理、大学财政和全球竞争等因素的现实挑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沃克  
2007年8月26日下午,美国审计长沃克先生受聘为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仪式暨演讲会在南京审计学院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院长王家新教授向沃克先生颁发了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证书和校徽。沃克先生作了题为《提高政府绩效,增强政府问责和前瞻能力》的演讲。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沃克先生在演讲中结合美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实际着重阐述如何提高政府绩效、增强政府问责能力和前瞻能力的问题。他认为最高审计机关应在激励、透明和问责三个要素作用下实现效率和可信度的最大化,并促使政府改善绩效、聚焦于长远问题的解决。他的演讲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和改进中国政府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亮  
政府信息公开被认为是加强社会监督并抑制腐败的重要机制,但其反腐效应尚未得到实证证实。文章采用中国城市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廉洁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腐败水平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仅在部分指标上是统计显著的,表明政府信息公开的反腐作用有限。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仍然停留在浅层、片面和有选择的领域,大量核心关键领域的深层次信息未能全面有效公开,可能是其反腐作用不足的关键原因。最后,文章对研究的意义和启示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