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0)
2023(5379)
2022(4528)
2021(4074)
2020(3353)
2019(7316)
2018(7244)
2017(13443)
2016(7483)
2015(8310)
2014(8256)
2013(8115)
2012(7443)
2011(6760)
2010(6935)
2009(6690)
2008(7011)
2007(6573)
2006(5751)
2005(5449)
作者
(20954)
(17564)
(17381)
(16853)
(11116)
(8384)
(7920)
(6668)
(6537)
(6365)
(6009)
(5899)
(5728)
(5700)
(5635)
(5354)
(5165)
(5079)
(5049)
(4982)
(4456)
(4208)
(4136)
(4018)
(3984)
(3955)
(3932)
(3858)
(3469)
(3376)
学科
管理(29590)
(27252)
经济(27183)
(23700)
(21363)
企业(21363)
(11936)
(11704)
方法(8829)
(8275)
中国(7941)
业经(7625)
体制(7221)
(7189)
数学(7180)
数学方法(7092)
(7081)
财务(7064)
财务管理(7044)
企业财务(6718)
(6213)
银行(6208)
(5913)
环境(5743)
(5721)
金融(5718)
(5688)
(5540)
(5043)
(4991)
机构
大学(108695)
学院(106860)
(44839)
经济(43815)
管理(39901)
研究(36267)
理学(33595)
理学院(33205)
管理学(32714)
管理学院(32474)
中国(28740)
(25745)
(22992)
科学(19821)
财经(19083)
(17694)
(17452)
(17192)
中心(16550)
研究所(15468)
(14868)
北京(14495)
经济学(14412)
财经大学(14113)
(13617)
师范(13494)
业大(13482)
(13475)
(13278)
经济学院(12847)
基金
项目(68188)
科学(54504)
研究(52126)
基金(50489)
(43245)
国家(42890)
科学基金(37159)
社会(34646)
社会科(32779)
社会科学(32773)
基金项目(26096)
(25818)
教育(23969)
自然(22615)
自然科(21894)
自然科学(21886)
(21809)
自然科学基金(21518)
编号(20888)
资助(19880)
(19711)
成果(18658)
(15855)
重点(15461)
国家社会(14866)
课题(14778)
(14399)
(14188)
教育部(14048)
(13925)
期刊
(53946)
经济(53946)
研究(35106)
中国(25699)
(22553)
管理(17270)
学报(15634)
(14504)
科学(14343)
大学(12761)
教育(12529)
(12243)
金融(12243)
学学(11832)
财经(10525)
农业(9149)
(9003)
技术(8646)
经济研究(8011)
业经(7864)
问题(6899)
会计(5608)
财会(5512)
图书(5392)
(5310)
理论(5289)
(5265)
(5109)
现代(4960)
改革(4949)
共检索到173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穆蓉蓉  
威廉·莱斯认为生态危机的最深层的根源是"控制自然"的观念,控制自然同时也是对人自身的控制,而人的需求和欲望却是无穷的,这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重新理解"控制自然"的观念,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道德  黄英  
威廉·莱斯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控制自然观念的遮蔽,控制自然的观念应该被重释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他提出的"控制自然"理论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启示:认识启蒙运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认识控制自然观念背后的意蕴;认识科学技术本身与应用的区别;加强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莱斯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独特的认识论维度阐述造成全球生态危机最深刻的社会意识根源——控制自然观念。控制自然观念在客观上造成人性扭曲,同时也在现实社会中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控制自然其实质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控制,在时空维度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制约社会进步。消除控制自然观念是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并从伦理和道德维度对人类使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进行生态约束、规范和引领。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需要对控制自然观念进行深度生态解读。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理论对于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亮  
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具有二重性。规范语言是企图控制其影响检索效率的不利因素,从而对自然语言的否定。计算机化的“自然语言检索系统”对自然语言进行了重新肯定,使得对自然语言的控制发生了变化,并开辟了情报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妹  张相洲  
随着管理形势的变化,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发生着重大变化,管理理念也在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管理控制形势以及管理控制观的变化,内部控制及其规范体系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适应性变迁。本文分析了西方管理理论观的变化,探讨了依据开放、自然管理控制观的内部控制及其规范体系应进行的相应调整和变化,以期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为我国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永忠  
自然垄断产业先后经历了强化管制、引入竞争两个阶段,目前正在呈现以控制风险为主要特征的风险管制阶段。自然垄断产业风险管制是平衡各种风险并在效率增进的前提下将之控制在可接受程度的、一种新的以竞争为导向的具有自然垄断产业特点的系统性管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龙鑫  
<正>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股生态现代化思潮,这一理论思潮推动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生态治理和修复,但这一理论受限于资本主义逻辑模式,导致西方国家大肆地将本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显然,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违背,绝不是实现全球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行动方案。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出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龙鑫  
<正>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股生态现代化思潮,这一理论思潮推动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生态治理和修复,但这一理论受限于资本主义逻辑模式,导致西方国家大肆地将本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显然,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违背,绝不是实现全球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行动方案。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出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诗白  
社会生产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社会财富创造的另一层面是自然物质的耗费。人类可使用的自然物质存量是有限度的,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断革新生产技术,健全经济机制,实行合理的利用自然和节约物(能)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防止和抑制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物质存量过度耗费,维护人与自然的相协调。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解决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自然存量过度耗费问题,维护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中根  林哲  
高速膨胀的消费需求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生态消费具有缓解生态危机的功能,必须积极提倡和大力开展生态消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帅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发展模式的超越性、发展战略的创新性、发展价值的人民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这一贡献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生态道路指引,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贵  罗正茂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类的生态灾难,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人类现代经济发展危机的一种综合反映,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危机。为此,我们必须反思人类自身生存危机的根源,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方式。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大力推进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结构完整的、功能齐全、处于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帅   葛力铭   朱佳玲  
“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绿色化和居民福利增益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在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环境规制的制度红利,从而有效促进以稳增长、保环境和增福祉为主要表征的环境福利绩效改善,是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基于地理要素这一独特视角,就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规范阐释;进而,采用混合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环境福利绩效进行了准确测算,并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词处理而对各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进行了有效度量;最后,综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显著促增了环境福利绩效,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理气候条件中的平均海拔、平均地形起伏度和日照时数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环境福利绩效的促增效应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较大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表现得更加明显;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释放人才红利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促增环境福利绩效。本文在为环境规制与环境福利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分析框架和文献证据的同时,也为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居民共享环境福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学理支持与决策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朱雪艳  
政府如何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优化生态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税费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思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燕  张玉峰  
情报检索过程中,对自然语言进行词汇控制是可行方法。借助各种技术和措施揭示词 间的语义关系,词汇控制至少可以实现查询词的自动转换、一定程度的查询扩展、关联检索、排 歧检索等,提高检索的语义性、知识性、智能性,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参考文献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