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1)
2023(4302)
2022(3285)
2021(3324)
2020(2783)
2019(6504)
2018(6397)
2017(11806)
2016(6495)
2015(7899)
2014(7971)
2013(7624)
2012(7197)
2011(6643)
2010(7196)
2009(6475)
2008(6513)
2007(6018)
2006(5558)
2005(5117)
作者
(18844)
(15413)
(15301)
(14948)
(9943)
(7324)
(7007)
(6008)
(5913)
(5728)
(5350)
(5255)
(5225)
(5104)
(4823)
(4739)
(4624)
(4549)
(4540)
(4370)
(4138)
(3827)
(3712)
(3685)
(3620)
(3611)
(3608)
(3473)
(3147)
(3041)
学科
(21837)
经济(21807)
管理(20134)
(16585)
(15121)
企业(15121)
教学(10556)
理论(10291)
中国(8021)
(7577)
教育(7493)
方法(6643)
学法(6598)
教学法(6598)
业经(6145)
(5967)
技术(5805)
(5689)
(5593)
(5100)
学理(4746)
学理论(4746)
(4639)
(4638)
银行(4637)
(4454)
(4196)
金融(4194)
数学(4082)
(4035)
机构
大学(99023)
学院(98327)
管理(33195)
(32298)
经济(31303)
研究(30857)
理学(27064)
理学院(26712)
管理学(26106)
管理学院(25930)
中国(23300)
(21663)
科学(19232)
(18720)
师范(18553)
(17531)
(16829)
(15527)
师范大学(14666)
中心(14212)
北京(14080)
(13757)
研究所(13739)
教育(13424)
财经(13238)
技术(13092)
(11818)
职业(11717)
(10986)
业大(10795)
基金
项目(55614)
研究(46772)
科学(42731)
基金(36210)
(30699)
国家(30368)
社会(26329)
科学基金(25622)
社会科(24754)
社会科学(24744)
教育(24671)
(22655)
编号(22076)
成果(20627)
(18913)
基金项目(18800)
课题(15877)
自然(14704)
资助(14404)
自然科(14370)
自然科学(14368)
自然科学基金(14101)
项目编号(13901)
(13770)
重点(12724)
(12136)
(11916)
(11873)
规划(11697)
大学(11505)
期刊
(42671)
经济(42671)
研究(35450)
教育(29095)
中国(27021)
(15491)
管理(14853)
学报(14293)
科学(13262)
技术(12042)
大学(11461)
(10545)
学学(9792)
图书(9392)
(9188)
金融(9188)
财经(8407)
职业(7943)
(7343)
农业(6954)
书馆(6603)
图书馆(6603)
(6538)
论坛(6538)
业经(6440)
经济研究(6337)
情报(5561)
问题(5296)
理论(5069)
技术教育(5063)
共检索到163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维新  
知识观是科学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传统科学教学是一种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客观主义科学教学范式。当前,由于客观主义知识观向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转型,引起了科学教学范式由注重授受向强调建构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科学教学目标由知识的掌握转变为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变为问题性、生成性;科学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科学探究;科学教学评价从终结性转变为过程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珉  
不同知识管理范式的基点是建立在未来不同于过去、也与现在不连续的基础上的。这种不一致决定了基于过去的、现在的范式基点、假设和经验可能不再正确和有效,依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断未来必须更加谨慎。未来的知识管理范式将是“社会知识的系统锁定”,这种知识管理范式将由全社会的知识工作者来创造,他们利用的是整个社会流动的知识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贺元  吴卿艳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学研合作范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产业链范式作为新的范式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在制度、组织、载体等三个方面体现了新范式的优越性。这一新范式的出现丰富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利益偏差问题,大大提升了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王树涛  
大学对知识范式的转型能否及时作出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能否得到社会的肯定并由此引发大学发展的兴盛与衰亡。神话知识向形而上学知识的转型引起了知识的极大增进,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形而上学知识向科学知识的转型,因大学对科学知识的漠视,使得大学的发展陷入危机,而对于科学知识范式的重新拥抱又使得大学发展回归繁荣。当前,我们正处于科学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同样要求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授适时作出制度上的调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教学论研究范式探析●迟艳杰“范式”这一概念自库恩用于科学哲学的研究之后,已被广泛地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①本文试图追溯教学论研究范式的更替,以期把握教学论自身进步的历史及其内在逻辑,并探讨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发展趋向。一、范式与教学论研究范式库恩虽未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毛洪涛  廖春华  曾双宝  
提高质量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高校要将教学中心地位切实落到实处,教学改革亟待攻坚克难、深层突破。自2009年开始,西南财经大学在前期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区别于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建构主义强调思维视角上的建构性、社会性、互动性和系统性与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在旅游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从理论上概述了建构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并分析了建构主义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建构主义范式在旅游研究中的体现将主要在3个方面:重视旅游现象中话语系统(包括语言和图像)的作用;重视符号和意义的建构;注重研究旅游建构的主体、对象、途径,以及围绕建构而形成的社会互动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冰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交叉学科,其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其他学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在对复杂性科学研究基本原则分析基础上,运用复杂性视角分析现代情报学理论主要特征,进而着重从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现代情报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华东  
知识管理的引进和研究对于当代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范式理论的视角审视了知识管理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并对档案知识管理范式的特点及当代档案管理理论范式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南  林克松  
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辨识与反思的基础上,以技术知识为探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向的逻辑起点,提出了技术知识建构的独特规律:情境实践性、自主反思性、工作导向性和主体间性。据此,职业院校学生应在"情境"中学,体会知识意义;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在"团队"中学,体味视阈融合;在"反思"中学,体悟理实整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育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交谈的内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保  张永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换,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时代,教学发展中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职能也超越教师发展,实现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这意味着教学发展中心更加强调为教师和学生在特定学习环境中提供教与学的帮助,而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国外高校教学发展中心承担着教学研究、教学支持、学习支持、资源服务及教学评价等多元职能,为我国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玺  刘志遥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以提升学习者实践能力为发展本位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升社区居民成长能力已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厘清CBE教学模式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CBE教学范式对社区学院课程设计的启示,是社区教育教学机制重构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