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6)
2023(5352)
2022(4513)
2021(4312)
2020(3600)
2019(8106)
2018(7886)
2017(15433)
2016(8419)
2015(9281)
2014(9721)
2013(9623)
2012(8957)
2011(8075)
2010(8330)
2009(7970)
2008(8321)
2007(7565)
2006(6840)
2005(6722)
作者
(25901)
(21658)
(21257)
(20785)
(14025)
(10444)
(9644)
(8107)
(8088)
(7939)
(7442)
(7265)
(7119)
(6954)
(6936)
(6681)
(6354)
(6297)
(6195)
(6141)
(5550)
(5237)
(5215)
(5056)
(5001)
(4788)
(4757)
(4659)
(4535)
(4311)
学科
(32758)
经济(32699)
管理(27664)
(27465)
(24010)
企业(24010)
方法(13906)
(11078)
数学(10746)
(10631)
数学方法(10510)
中国(9461)
(9168)
(8911)
理论(8107)
业经(8059)
(7451)
银行(7432)
(7251)
财务(7233)
财务管理(7215)
(7072)
企业财务(6885)
(6510)
金融(6509)
(6356)
贸易(6353)
(6163)
(5798)
农业(5777)
机构
大学(129364)
学院(127577)
(49916)
经济(48715)
管理(46564)
研究(44628)
理学(39256)
理学院(38761)
管理学(38081)
管理学院(37815)
中国(35268)
科学(27626)
(27445)
(27444)
(23751)
财经(21223)
研究所(21199)
(20970)
(20401)
中心(20111)
(19141)
北京(17668)
(17508)
师范(17294)
业大(17022)
(16653)
农业(16371)
(15911)
财经大学(15774)
经济学(15717)
基金
项目(77670)
科学(60930)
基金(56709)
研究(56088)
(50270)
国家(49820)
科学基金(41879)
社会(35381)
社会科(33407)
社会科学(33397)
(29224)
基金项目(28893)
自然(27344)
自然科(26741)
自然科学(26731)
教育(26313)
自然科学基金(26283)
(25591)
资助(24186)
编号(22067)
成果(19900)
重点(18060)
(17804)
(16901)
(15958)
课题(15942)
(15790)
教育部(15150)
科研(15109)
创新(14684)
期刊
(59915)
经济(59915)
研究(41177)
中国(25584)
(22874)
学报(21823)
(19144)
管理(19141)
科学(18966)
大学(16166)
教育(15956)
学学(15109)
(14645)
金融(14645)
农业(12465)
财经(11439)
(9904)
业经(9516)
技术(9473)
经济研究(9182)
问题(8122)
(6956)
(6403)
(6294)
理论(6157)
图书(5935)
商业(5821)
会计(5714)
财会(5680)
技术经济(5537)
共检索到20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向伟林  
囿于资源限制和效率导向,传统市场营销战略过于关注特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从而忽视部分细分市场,产生先天性被市场或社会排斥的群体,缺乏甚至放弃对这些群体的包容。本研究基于文献及逻辑推演提出包容性营销的观点,激发受排斥人群主动积极地参与市场、融入市场甚至管理市场,进而促进其社会包容感知,强调“授人以渔”的方式替代传统“授人以鱼” 式的直接捐赠或简单的社会公益。基于营销创造价值的要求和核心,包容性营销策略聚焦企业价值输出、价值汲取和价值共创三个方面,以解释受排斥人群逐步融入市场的过程,正契合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内涵。本文提出包容性营销的驱动因素及相关策略对社会包容及企业声誉的正向预测,这对于营销范式创新和企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参照价值和指导意义。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容性营销无疑将是驱动包容性增长并最终社会福利的关键驱动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本文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影响和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创业具备显著的增进效应。考虑多种模型设定、不同自变量和因变量度量方式以及内生性问题讨论的稳健性检验均不改变本文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普惠金融并没有通过缓解家庭资金约束来促进创业,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增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对居民金融能力的提升。随后,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教育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随着金融教育的普及,普惠金融发展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将加强。区分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可以发现,金融教育对普惠金融影响创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提高金融服务使用度对创业的增进效应实现的。本文的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金融发展,实现金融广化更有助于居民创业精神的激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庄妍   施美程  
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功能定位、服务对象更加多元,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极大增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动力。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机制,然后运用2013—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4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其中的机制在于,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人力资本水平,让农村居民通过金融服务可以触及更多发展机会,进一步推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走深走实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云程  
官方发展援助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经济体发展融资的重要来源和工具。本文主要研究官方发展援助同税收的交互点,即税收方面的发展援助或税收发展援助,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有关数据,分析了税收发展援助的现状,归纳了主要特点及作用。最后,根据税收发展援助目前规模较小但作用显著等分析与观察,本文提出了加强税收发展援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原  
中国以援助和投资并举的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减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开发式减贫机制,借助国家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合作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基于200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援助与投资上升有助于降低贫困率,并且投资与贫困率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在人均GDP水平低于门槛值的国家,中国投资的减贫效应更显著;不同类型的援助和投资所产生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OOF类援助、绿地投资和工程类投资所产生的减贫作用更明显,依托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的开发式减贫比转移支付型援助具有更好的减贫效果;国有企业投资与贫困率下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国有资本在"一带一路"减贫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援助与投资的减贫效应主要通过增加资本形成额、创造就业岗位来实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左其亭  赵春霞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人水和谐的概念及研究进展、博弈概念及博弈论主要内容,随后从博弈论的视野分析人水关系并提出人水博弈的概念和人水和谐的博弈特点;说明在人水和谐量化研究中引用博弈论的重要性,并提出人水和谐博弈论研究框架,介绍关键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燕  李静  
文章使用我国2011-2018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减贫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固定面板中介效应框架,分析就业机会在数字普惠金融减贫过程中担任的中介角色。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显著动态减贫效应;就业机会的中介减贫效应占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总效应的比重高达21.59%;该中介效应存在城乡差异与区域差异,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就业达到的减贫效果具有异质性。结合当下减贫首要目标为防止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移的背景,文章从"授人以渔"视角出发,指出就业机会在数字普惠金融减贫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现阶段减贫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来提升居民就业率,使其与弱势群体实现深度融合,从而达到防止返贫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博  
应提倡将法教义学方法引入到我国法学教学创新中。高等法学教育的创新应侧重法律方法的传授与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们"以法育人"的说理方式与语言转化技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君超  
近年来,包容性创新的全球实践与研究热度不断提升。本文认为,包容性创新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高成本、高消耗社会运行的替代性方案,也是市场进一步细分的必然产物,同时,教育及技能水平提升激发了全员创新的可能性和潜力。包容性创新的实践面临着一些共性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使包容性创新进入创新的主流价值、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包容性创新模式、构建完整的包容性创新政策链等。围绕这些问题,世界各国主要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基于市场机制的包容性创新探索、为草根群体提供资源支持以及促进创新成果商品化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布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成奎  齐兴辉  
长久以来,大量文献重点讨论了公共转移支付的短期减贫效应,而忽视了对贫困家庭子代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检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家庭儿童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低保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贫困家庭儿童人力资本。分组样本的讨论表明,低保政策的作用对城市贫困家庭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贫困家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低保政策对贫困家庭儿童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主要源于家庭教育物质投入的增加及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建立。此外,较低的瞄准效率和偏低的救助水平会限制低保政策对贫困家庭儿童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由此,政府应重视进一步提高低保政策的瞄准效率和适度提高补助标准,并合理设定最低生活保障等公共转移支付的受益条件,以有效提升贫困家庭子代人力资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玉璞  
教授治校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于教授阶层参与大学权力治理活动,它不能由种种变体,如教授治学、教授治教等取而代之。对教授治校实践中六个关键问题,即管理还是治理、在朝还是在野、干预还是介入、治学还是治政、名义还是实质、个人还是群体等的回答直接决定着该治校实践的核心理念与根本构架。事实上,教授治校的本性是大学治理,其基本思路是以在野治校为主途径,以间接干预为主形式,以治政为主内容,以实学教授为主体,积极推进教授群体治校与教授个体参与治校的同步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翠红  高宇  白驹  杜娟  李广泳  
生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在生态资产核算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关键性概念混淆、级联关系交织不清等问题仍是限制生态资产核算相关研究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为目标,对生态资产核算过程中关键性概念的渊源、内涵、范畴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和界定,提出级联框架构建的尺度效应,探讨了生态资产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复合关系,并搭建了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实现的级联框架,明晰了关键性概念之间的级联关系,并明确了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等新兴术语在级联关系中的扩展位置,为构建可靠性、可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态资产核算框架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翠红  高宇  白驹  杜娟  李广泳  
生态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内外在生态资产核算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关键性概念混淆、级联关系交织不清等问题仍是限制生态资产核算相关研究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论文以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为目标,对生态资产核算过程中关键性概念的渊源、内涵、范畴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和界定,提出级联框架构建的尺度效应,探讨了生态资产与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复合关系,并搭建了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实现的级联框架,明晰了关键性概念之间的级联关系,并明确了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等新兴术语在级联关系中的扩展位置,为构建可靠性、可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态资产核算框架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滕玉成  庄海涛  
适当的权力授与适宜的人,是决定授权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通过授什么,授给谁,怎么授三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保证领导者有效科学合理授权的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敏  
阅读关怀是新时期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新理念,是图书馆真正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实践内容。探讨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图书馆应从激活阅读情商、教会阅读方法、编制阅读规划和开发特色阅读推广项目等方面切入,最终实现"授人以渔"的教育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