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2)
2023(5575)
2022(4481)
2021(4503)
2020(3561)
2019(8024)
2018(7959)
2017(13387)
2016(8560)
2015(9360)
2014(9681)
2013(8659)
2012(8234)
2011(7555)
2010(7796)
2009(6685)
2008(6736)
2007(6046)
2006(5330)
2005(5157)
作者
(22235)
(18543)
(18188)
(17938)
(11907)
(9039)
(8517)
(7214)
(6984)
(6902)
(6395)
(6278)
(6151)
(5997)
(5965)
(5955)
(5672)
(5479)
(5403)
(5315)
(4775)
(4720)
(4400)
(4385)
(4274)
(4202)
(4113)
(4004)
(3783)
(3759)
学科
(24126)
经济(24098)
教育(19342)
管理(17264)
(15460)
中国(13452)
(12242)
企业(12242)
方法(10216)
(9373)
数学(8926)
数学方法(8760)
理论(8219)
(7011)
教学(6375)
(6117)
技术(5374)
(5371)
地方(5201)
(4946)
(4824)
银行(4816)
(4638)
(4593)
金融(4593)
业经(4518)
发展(4342)
(4219)
(4147)
财务(4140)
机构
大学(112061)
学院(106487)
研究(43799)
(34932)
经济(33869)
管理(31304)
教育(28721)
理学(26701)
科学(26593)
理学院(26184)
中国(26007)
(25814)
管理学(25458)
(25414)
师范(25243)
管理学院(25204)
(22325)
师范大学(21056)
研究所(20474)
中心(18373)
(18191)
(17865)
(17433)
北京(16964)
(15853)
技术(15722)
业大(14875)
(14078)
财经(13828)
农业(13665)
基金
项目(69967)
科学(56666)
研究(55683)
基金(48228)
(42601)
国家(42112)
科学基金(34802)
教育(34596)
社会(33069)
社会科(31030)
社会科学(31022)
(28012)
(26592)
基金项目(24358)
编号(23633)
成果(22135)
自然(21867)
自然科(21406)
自然科学(21399)
自然科学基金(21025)
课题(20666)
资助(19633)
重点(17932)
(17633)
(17173)
(17022)
(15935)
教育部(15697)
规划(15666)
(14650)
期刊
教育(48046)
研究(43636)
(37650)
经济(37650)
中国(32826)
学报(18523)
科学(15703)
(14990)
大学(14848)
(14141)
学学(12400)
技术(12303)
管理(11836)
职业(11613)
农业(10109)
(9411)
金融(9411)
技术教育(7584)
职业技术(7584)
职业技术教育(7584)
财经(7410)
经济研究(6579)
(6483)
(6243)
论坛(6243)
(5995)
(5833)
高等(5823)
高等教育(5162)
(5125)
共检索到173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方茂田  
所谓‘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在考察人生问题时的具体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择业观则是一个人在就业或重新选择职业时对所在的工作地区、部门、岗位、待遇、条件、环境等因素所持的一种取舍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择业观如何,是一个人的“三观”正确与否的直接折射。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所表现或反映出来的某些现象或问题,充分表明了在校期间对学生加强“三观”教育的重要性。一、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美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剧烈,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灵福  冯瑞平  胡川琴  周爱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艳  吴倬  
当前择业观教育存在价值观教育和择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择业观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人生观教育、荣辱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自我实现观教育等内容。择业技术教育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才能促使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本文对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价值论的反思。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姚丰华  张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然之路。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是破解"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军,肩负着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使命,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择业观的培育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研究分析了目前农科类大学生服务"三农"择业观形成的意义和制约因素,构建了农科类大学生对服务"三农"择业观的心理认同、政策共识和行为自觉的渐进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朔  
就研究生的择业问题选择了西安三所高校的256名研究生,采用问卷、访谈的方法进 行研究后发现,尽管研究生的就业率很高,但他们对就业形势并不太乐观,他们关注就业质量,追求 就业满意度;他们和本科生一样渴望就业指导,尤其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择业观表现出较 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创业意识较弱;在自我期望和现实间能较理性地寻找平衡等。据此,笔者认 为高等学校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①培养研究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②培养研究生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价值观;③完善就业信息机制;④强化研究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飞燕  张宝山  苏文静  
对金融业产出争论的缘起2016年6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了题为《中国的选择:抓住5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机遇》的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国在迈向成熟发达经济体的征途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近年来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GDP增速放缓、负债率攀升、企业业绩下滑等。报告指出中国可以通过从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转为生产力主导的增长模式,促使经济度过当前的困境,并且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家庭收入的增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飞燕  张宝山  苏文静  
对金融业产出争论的缘起2016年6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了题为《中国的选择:抓住5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机遇》的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国在迈向成熟发达经济体的征途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近年来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GDP增速放缓、负债率攀升、企业业绩下滑等。报告指出中国可以通过从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转为生产力主导的增长模式,促使经济度过当前的困境,并且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家庭收入的增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英宏  胡玉峰  
通过分析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发现缺乏科研方法知识和训练是导致国内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即根据研究生的科研程序,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方法教育和训练,以便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从“人不见了”看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杨德广一、“人不见了”及教育的失缺不久前,我应邀到香港参加了“华人地区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学者50多人,就现代人的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业  沈幼生  昝飞  
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与择业意向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聋青少年学生能够较理智地面对毕业,在选择继续学习还是工作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存在自我估计过高、悲观、缺乏自信心等表现,应加强聋青少年学生职业道德与择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勉  
中日学生家长为子女择业观的比较研究张勉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国福岛大学合作科研项目《家庭·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的计划,中日教育考察团先后在北京地区和日本国福岛地区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机关进行了教育考察,我们对中日学生家长为子女择业观进行了比较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丹  杨思尧  
通过对三所高等农业院校的调查,确定农科专业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归结为择业态度、择业目标、价值取向和择业动机四个方面,对影响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分析农科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对农科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良夫  楼成礼  袁熙贤  
对669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当代研究生在择业时重视自我实现,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要求,但同时十分关注保健因素,而声望地位因素则处于边缘;就业信心处于较高水平;最希望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自主创业的意识也正在形成;对就业地点的选择集中于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其薪酬期望显著高于实际薪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革华  吕海波  
文章通过对深圳地区在校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研究生在择业准备、择业认识和择业期望几方面的特点,针对其择业观中存在的忧虑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