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1)
- 2023(5083)
- 2022(4372)
- 2021(3761)
- 2020(3239)
- 2019(7326)
- 2018(7097)
- 2017(14224)
- 2016(7532)
- 2015(8431)
- 2014(8484)
- 2013(8885)
- 2012(8596)
- 2011(8044)
- 2010(8289)
- 2009(8004)
- 2008(7635)
- 2007(6855)
- 2006(6587)
- 2005(6211)
- 学科
- 济(57861)
- 经济(57825)
- 税(21593)
- 管理(21509)
- 税收(20163)
- 收(19997)
- 业(17865)
- 方法(16919)
- 地方(15314)
- 数学(15115)
- 数学方法(15050)
- 企(14993)
- 企业(14993)
- 财(12134)
- 地方经济(11835)
- 学(10917)
- 中国(10361)
- 业经(8964)
- 农(7837)
- 环境(7072)
- 经济学(7066)
- 和(6711)
- 制(6672)
- 体(6037)
- 融(5899)
- 金融(5898)
- 贸(5896)
- 贸易(5892)
- 财政(5740)
- 易(5575)
- 机构
- 大学(119276)
- 学院(118906)
- 济(61569)
- 经济(60571)
- 研究(46912)
- 管理(40203)
- 中国(35317)
- 理学(34254)
- 理学院(33773)
- 管理学(33250)
- 管理学院(33034)
- 财(32476)
- 科学(27087)
- 所(25176)
- 京(24785)
- 财经(24227)
- 研究所(22392)
- 经(21766)
- 经济学(20904)
- 中心(18660)
- 江(18556)
- 经济学院(18534)
- 财经大学(17640)
- 农(16546)
- 北京(16313)
- 院(16310)
- 省(15093)
- 科学院(14737)
- 业大(14255)
- 州(14140)
- 基金
- 项目(70654)
- 科学(55402)
- 基金(52616)
- 研究(49709)
- 家(46307)
- 国家(45986)
- 科学基金(38533)
- 社会(34224)
- 社会科(32534)
- 社会科学(32526)
- 基金项目(27184)
- 省(25405)
- 自然(23719)
- 自然科(23149)
- 自然科学(23143)
- 自然科学基金(22737)
- 资助(22276)
- 划(21742)
- 教育(20896)
- 编号(18424)
- 发(16403)
- 重点(16306)
- 部(15670)
- 成果(15596)
- 国家社会(14952)
- 济(14395)
- 经济(14285)
- 创(13801)
- 性(13712)
- 发展(13643)
共检索到19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柯艺高
拉弗曲线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或税收收入与税收负担水平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GDP还受到经济政策、资源利用状况以及经济周期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因素也都隐含地决定了拉弗曲线的形态分布。本文从拉弗曲线不同区段的形态变化及左右“位移”来说明上述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而简单讨论了对形态分析的初步运用。
关键词:
税收 国民经济 拉弗曲线 形态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曙光 韦薇
论税收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彭曙光,韦薇社会主义税收具有双重职能,一是组织财政收入,即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筹集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调节社会经济,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包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
本文研究了税收中拉弗曲线(Laffercurve)隐含的混沌特征。分析表明,在拉弗曲线平滑上升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序的状态或混沌特征,因此,在经济发展、税基扩大的情况下,应慎重提高税率,防止税收的大起大落。
关键词:
拉弗曲线 税收 混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张义丰 王秀红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日益受到重视。土地竞租曲线是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完善和深化对土地竞租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土地利用变化内在机理的认识,为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土地竞租曲线形态研究的两种基本模式,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文章力图将理论推导和数学推导这两种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对土地竞租曲线的形态及其变化进行解释,分析土地竞租曲线中关键参数的变化及其现实意义,以加深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解。通过分析,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①O’Sullivan提出的灵活/不灵活经济人假说存在诸多不足,不宜用于解释土地竞租曲线的形态及其变化;②技术进步是影响土地竞租曲线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驱动力;③土地集约度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加深对土地利用集约度内涵及其影响的认识,对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与布局研究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磊
国际贸易税收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课征的税收,它的主要形式是进口税和出口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际贸易税收是政府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控制与干预的主要政策手段,它的课征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如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与价格、国内商品生产的规模与定价、消费者的选择、政府的财政收入、国内市场保护等等。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明确国际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向丽 杨瑞杰
文章采用动态化的N-S模型研究了国债利率曲线形态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对未来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差离值、工业增加值差离值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也显著。具体而言,可选取9~15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选取3~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和10~13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并进行联合推断。(2)利率曲线的倾斜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其中,选取15~2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倾斜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效果较为明显。(3)利率曲线的曲率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选取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预测通货膨胀的效果最为显著,选取大于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国债利率曲线形态 因子分解 宏观经济预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地下经济导致大量税收流失,误导信息决策系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在影响地下经济规模的诸多因素中,税率首当其冲。基于Feige和Mcgee的理论模型,研究中国地下经济与拉弗最适税率之间的关系,利用估测的中国地下经济规模以及生产要素综合供给弹性实际测量中国历年的拉弗最适税率,并得出减少地下经济的规模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拉弗曲线的最适税率的结论。
关键词:
地下经济 拉弗曲线 最适税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进
由于结构失衡,由高利润率在不同部门的有序转换,引起投资在不同部门转换,并在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失衡的同时,造成新的结构失衡的过程,是竞争性市场经济特有的投资机制。固定资产投资与价格呈正比关系,流动资产投资与价格则呈反比关系。投资和经济规模在需求拉上型价格上涨中扩张,而在成本推进型价格上升中走向衰退。企业状况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产出品与投入品的相对价格。利润率在各部门的有序交替变化引起的投资活动会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俞建国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化趋势 1978—1993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程度的变化。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国有经济比重由78%下降为43%,平均每年下降2个多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比重由22%上升为57%。分行业看,加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基础工业则变化较小;分地区看,沿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下降较快,中西部地区变动较缓。尽管如此,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动摇,目前仍占90%左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涛 陈岩清
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长治市入库税收呈现低迷波动态势,且税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治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研究长治资源型经济如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地政府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通过税收结构的变化,结合长治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探析长治经济转型的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结构 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帅金 李雨梦 付耀国
文章利用2002—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整体关联、三次产业关联、细分产业关联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前后向关联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逐渐从需求拉动型产业转型为供给推动型产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关系紧密并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且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关系日益成为主流;在关联系数排名前10行业中,对化石能源行业和设备制造业后向需求减弱,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后向需求增强。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及化学工业的前向供给减少,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的前向供给增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永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