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8)
2023(9866)
2022(8072)
2021(7237)
2020(6076)
2019(13283)
2018(12588)
2017(23850)
2016(12668)
2015(13507)
2014(13037)
2013(12807)
2012(11360)
2011(9965)
2010(9831)
2009(8878)
2008(8607)
2007(7492)
2006(6361)
2005(5396)
作者
(38006)
(31898)
(31850)
(29980)
(19996)
(15241)
(14312)
(12492)
(11852)
(10962)
(10756)
(10476)
(10043)
(9712)
(9684)
(9671)
(9598)
(9475)
(9232)
(9153)
(7948)
(7738)
(7409)
(7146)
(7059)
(6901)
(6894)
(6740)
(6317)
(6272)
学科
(51216)
经济(51170)
(42130)
管理(40694)
(34647)
企业(34647)
方法(24630)
数学(21952)
数学方法(21806)
技术(15172)
(14917)
(13773)
中国(12354)
业经(11655)
(11434)
贸易(11433)
(11177)
(10165)
财务(10156)
财务管理(10144)
农业(9929)
(9859)
企业财务(9776)
技术管理(9315)
环境(8200)
(8183)
(7626)
金融(7626)
(7350)
(7286)
机构
大学(182996)
学院(181743)
(78341)
经济(77126)
管理(72083)
理学(64057)
理学院(63416)
管理学(62445)
管理学院(62127)
研究(60843)
中国(43305)
科学(38114)
(36590)
(36341)
(33036)
业大(31834)
(30588)
农业(29205)
研究所(28373)
财经(27809)
中心(27712)
(25664)
(24816)
经济学(24703)
经济学院(22774)
北京(21977)
(21848)
财经大学(21171)
(21120)
师范(20763)
基金
项目(133267)
科学(106051)
基金(99918)
研究(91156)
(90265)
国家(89548)
科学基金(76718)
社会(61425)
社会科(58649)
社会科学(58631)
基金项目(53575)
(51142)
自然(51035)
自然科(49999)
自然科学(49984)
自然科学基金(49148)
(44045)
教育(41574)
资助(38938)
编号(33851)
重点(30247)
(29808)
(29619)
(28075)
创新(27875)
国家社会(26972)
科研(26026)
计划(25781)
(25460)
教育部(25436)
期刊
(75637)
经济(75637)
研究(47602)
学报(34784)
(31246)
中国(30423)
科学(30298)
大学(25810)
管理(25365)
(24992)
学学(24839)
农业(21550)
技术(16206)
教育(14524)
财经(13677)
经济研究(13669)
(13663)
金融(13663)
(12211)
业经(12203)
(11838)
技术经济(10959)
科技(10831)
问题(10383)
(9982)
业大(9616)
国际(9552)
(9337)
商业(8528)
农业大学(8216)
共检索到249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仇怡  吴建军  
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本文选取1985-2008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相关数据,从投资国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吸收能力,对我国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对基于ODI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宏  张蕾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能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可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本文运用Var模型,针对我国1987-200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等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7个单位的结论。本文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及技术进步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朴英爱  于鸿  周鑫红  
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尚未显现,但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与东道国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府支持研发力度等表征母国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并且除金融发展水平外,其他吸收能力因素均显著促进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先进技术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全国范围内的显现。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未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尚未显现,除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外,其他地区吸收能力因素均未对本地区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艳艳  
国内外研究显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技术寻求动机,而且普遍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处于相对空白。本文以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从东道国的创新能力、国际技术传递渠道和中国的消化吸收能力3个方面归纳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10个影响因素,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运用辅助分析手段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人均国民收入和中国的GDP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三大因素,真实汇率水平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负相关,而政府支持力度的影响很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寻求逆向技术溢出主要还是企业的要求和行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仇怡  吴建军  
本文选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集中且技术水平比较发达的九个国家(地区),利用我国和九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母国和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直接投资到这些国家(地区)所产生的逆向技术外溢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给母国带来正的技术外溢效应,只是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吸引外资而言发展缓慢,因而其技术外溢效应相对较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霍忻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SFDI)是一国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在推进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文章以1985~2015年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甄别为基础研究了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086%,效应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和进口贸易;此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差距等因素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霍忻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SFDI)是一国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在推进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文章以19852015年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甄别为基础研究了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086%,效应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和进口贸易;此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差距等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小花  徐英杰  聂名华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数据,采用修正的国际技术溢出模型,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进口贸易路径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FDI和OFDI路径并未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人力资本、研发强度、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跨越各影响因素的门槛值之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宗彪  王剑伟  刘军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也可以通过国际技术扩散获得。与传统内向FDI的技术溢出相比,外向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独特的优势。外向FDI通过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发生作用。投资国(企业)的模仿学习和吸收能力、嵌入东道国产业链的程度,以及东道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人才流动程度、投资软环境等都是外向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应通过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和对东道国产业链的嵌入能力来获得更大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  胡帅  王艳萍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逆向溢出效果尚待考察。中国作为传统劳动力成本优势国,但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可能迫使国内企业投资的跨国转移。当以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本相结合的指标——劳动投入生产率作为分析视角时,能够发现部分海外直接投资是因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而被动流出的结果,并且未对本国劳动生产率产生逆向溢出效果。为此,需要警惕过度鼓励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行为,防止由此产生的"产业空心化"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东明  崔新健  崔志新  
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剖析逆向技术流动的过程,构建逆向技术流动过程四纬度因素与二阶段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并以中国跨国研发中心为样本,使用PLS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按四维度因素对二阶段绩效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初阶段依次受流动渠道、流动情境、动力和技术的影响,终阶段依次受流动渠道、技术、动力的影响,流动情境对终阶段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在实践中,跨国公司应对二阶段给予不同的资源关注和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储晓茜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针对外国并购其科技行业实施严格审查,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行为。在此形势下,如何继续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为分析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型,对2003-2015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对外投资后,跨国并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高于投资前,绿地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却不显著,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大于绿地投资;企业研发、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和企业利润率等企业特征变量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应当采取措施突破发达国家的投资壁垒,加大跨国并购投资比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茜  薛求知  
基于一国技术进步是耗散结构的假设,构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技术进步之间的灰关联熵模型,并运用2003—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2003—2008年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并没有持续、显著的作用,此期间并不存在逆向技术外溢;2009年和2010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内技术进步带来了负熵流,此期间存在逆向技术外溢,并且它推动了国内技术向良性方向发展。该结果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增加我国技术进步的熵值,也可能导致负熵流入、促进我国的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玉春  
本文以我国100家国有大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本密集度与其境外资产存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技术创新绩效与境外资产存量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物化技术溢出而不是非物化技术溢出。基于此,建议积极引导我国企业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对国外研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创新活跃地的直接投资,充分发挥海外机构或研发基地在技术吸纳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双重作用,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