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9)
- 2023(9667)
- 2022(7987)
- 2021(7449)
- 2020(6489)
- 2019(14912)
- 2018(14980)
- 2017(30603)
- 2016(15910)
- 2015(18313)
- 2014(18505)
- 2013(18508)
- 2012(17274)
- 2011(15926)
- 2010(16653)
- 2009(15997)
- 2008(15652)
- 2007(14220)
- 2006(13039)
- 2005(12213)
- 学科
- 济(93448)
- 经济(93373)
- 管理(47046)
- 业(44850)
- 方法(38645)
- 企(35386)
- 企业(35386)
- 数学(35339)
- 数学方法(34813)
- 中国(23553)
- 地方(18406)
- 农(18213)
- 制(17658)
- 财(17201)
- 银(16333)
- 银行(16330)
- 业经(15916)
- 行(15683)
- 融(15192)
- 金融(15191)
- 贸(14327)
- 贸易(14313)
- 易(13856)
- 学(13494)
- 地方经济(12874)
- 体(11548)
- 理论(11453)
- 农业(11301)
- 险(11263)
- 保险(11172)
- 机构
- 大学(247363)
- 学院(246681)
- 济(119161)
- 经济(116937)
- 管理(98781)
- 理学(83878)
- 理学院(83103)
- 管理学(81733)
- 管理学院(81276)
- 研究(80418)
- 中国(68902)
- 财(56981)
- 京(51222)
- 财经(45072)
- 科学(42139)
- 经(40804)
- 所(39552)
- 经济学(38334)
- 中心(36746)
- 江(35988)
- 研究所(34893)
- 经济学院(34207)
- 财经大学(33550)
- 北京(33373)
- 农(30452)
- 州(28976)
- 业大(28905)
- 范(28051)
- 院(28051)
- 师范(27841)
- 基金
- 项目(147501)
- 科学(117586)
- 基金(110081)
- 研究(109344)
- 家(93402)
- 国家(92703)
- 科学基金(80886)
- 社会(72984)
- 社会科(69338)
- 社会科学(69317)
- 基金项目(56714)
- 省(54887)
- 自然(50575)
- 教育(50498)
- 自然科(49483)
- 自然科学(49472)
- 自然科学基金(48595)
- 资助(48123)
- 划(45836)
- 编号(43967)
- 成果(35896)
- 部(34213)
- 重点(32244)
- 发(31272)
- 教育部(30488)
- 国家社会(30403)
- 人文(29799)
- 课题(29736)
- 创(29603)
- 大学(28279)
- 期刊
- 济(137718)
- 经济(137718)
- 研究(82797)
- 中国(44652)
- 财(41942)
- 管理(39312)
- 融(34003)
- 金融(34003)
- 科学(29411)
- 学报(27944)
- 农(26896)
- 财经(24010)
- 经济研究(23977)
- 大学(23020)
- 技术(22916)
- 学学(22001)
- 经(20575)
- 业经(20064)
- 教育(18608)
- 问题(17872)
- 农业(17516)
- 统计(16283)
- 技术经济(15316)
- 贸(15061)
- 策(14162)
- 理论(13843)
- 商业(13371)
- 国际(13196)
- 决策(13089)
- 实践(12018)
共检索到38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科 姜劲峰
从投保人的经济行为看我国保险市场模式选择张科,姜劲峰一般说来,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回避的投保人(消费者)在不同的保险市场模式下经济行为的分析,来看我国的保险市场应采取何种模式?一、保险市场模式根据进入市场的经营者的数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全 孙祁祥
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对称但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缺乏承诺能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投保风险随时间发生改变时,保险人和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承诺能力的不对称,将会导致保险市场在信息完全对称时出现逆向选择,从而使得投保人的再分类风险不可保,由此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社会净福利水平。本文同时还证明了,即使没有由信息不对称或承诺缺失所要求的激励约束,均衡保费也会出现前端附加。
关键词:
单边承诺 再分类风险 前端附加保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兼具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免疫性和即刻赔付双重优势的指数保险逐渐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多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均衡演化规律仍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指数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投保人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投保人面对损失与收益的不同风险态度,引入异质性风险偏好设计了投保人决策函数,进而分析指数保险市场均衡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指数保险市场均衡随其生命周期的演进而变化,政府在指数保险市场中的职能将从管理者走向退出;政府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更有效,但补贴力度需在适度范围内。影响因素方面,投保人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对市场均衡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损失敏感性将加快市场向均衡状态的收敛速度;提前赔付优势能够促进市场向均衡状态收敛,但溢出效应会延缓均衡的达成。基于此提出了政府对指数保险市场引导与鼓励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宏涛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着产品责任风险,因此,其可以作为投保人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在签订产品责任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投保产品的属性、产品数量与价格、产品使用主体与使用时间、承保区域范围、产品出险记录、出险频率以及造成损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保险费率。
关键词:
产品责任 保险合同 投保人 保险费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绪瑾
在我国保险市场开放与发展的过程中,保险市场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保险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通过分析我国保险市场现状,比较和借鉴海外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以及保险业自身的特点和国际经济环境,我国未来的保险市场模式应当为垄断竞争型市场模式,其实现的途径在于:加速保险市场主体的培育;打造保险航空母舰;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保险监管职能的转变;完善行业自律和企业内控制度。
关键词:
市场模式 垄断竞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亚宁 孙曰瑶
通过引入保险商的品牌信用建立了保险投保人对保险商的选择模型,模型分析了保险商品牌信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投保人购买保险时如何选择保险商,在进一步考虑保险周期性购买情况下,投保人对签约保险商品牌信用预期的调整在投保人做出续保决策时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标的风险分布和投保人财富总量的外生变化对续保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保险商品牌信用 保险购买 续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彩萍 杨平 要志林
保险合同一经依法生效 ,保险费的所有权即转归保险公司所有 ,法院不能以强制执行的行为将投保人交给保险人的保险费用以清偿投保人之债务。行使合同撤销权须有准确的法律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永生
1994年6月,某县农业银行为提高职工福利,向所在地保险公司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每人为10000元,指定受益人为单位与本人各半。1995年1月,该单位刘某因交通事故造成右腿残废并截肢。刘某住院期间开支医疗费5000余元。1995年4月,刘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按保险金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卫平 陆凤顺
目前我国不少保险公司把企业的短期边际利润作为唯一经营目标,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利益冲突问题不容忽视。由博弈结果分析可知,投保人作为保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的保护和保险企业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投保人利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投保人会选择退出保险市场,这将影响到保险业的市场占有率、信誉和形象等等,给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投保人利益 博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江
在我国保险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使保险业的竞争为人们所关注。但近年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实践以及因非规范竞争所致的市场混乱,又使人们不得不对保险市场竞争以及保险市场经营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思考、评价与选择。保险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竞争与垄断及其组合的比较选择问题。本文便是从竞争与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玲
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模式选择及其国际比较陕西省榆林高等专科学校王玲“无危险,无保险”一直是国际保险界的一句至理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不再由国家包办,职工也不再能捧“铁饭碗”,人们将会面临养老、医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郝臣 孙佳琪 钱璟 付金薇
由于保险公司存在资本结构的高负债性、产品的专业性、合约的长期性和投保人的分散性等特点,投保人作为保险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因此关注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维护投保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我国目前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并实证研究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对投保人利益保护的效果。研究发现,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其偿付能力越强,对投保人利益保护效果越好;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对偿付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未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有效保护投保人利益需要重视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建设,细化披露内容,实现有效自愿性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