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8)
- 2023(13805)
- 2022(10981)
- 2021(9827)
- 2020(8050)
- 2019(17389)
- 2018(17430)
- 2017(30678)
- 2016(16613)
- 2015(18972)
- 2014(18631)
- 2013(17777)
- 2012(16084)
- 2011(14582)
- 2010(14935)
- 2009(14030)
- 2008(13971)
- 2007(13253)
- 2006(11874)
- 2005(10878)
- 学科
- 管理(69330)
- 业(61309)
- 济(58844)
- 经济(58753)
- 企(55881)
- 企业(55881)
- 财(21920)
- 技术(21256)
- 业经(20647)
- 方法(20343)
- 制(19518)
- 中国(18940)
- 农(15991)
- 数学(15351)
- 数学方法(15134)
- 银(14749)
- 银行(14721)
- 务(14597)
- 财务(14537)
- 财务管理(14503)
- 行(13996)
- 企业财务(13757)
- 技术管理(13622)
- 体(13582)
- 理论(13418)
- 学(13163)
- 融(12488)
- 金融(12481)
- 划(12266)
- 产业(12048)
- 机构
- 学院(236468)
- 大学(236370)
- 管理(94354)
- 济(90834)
- 经济(88494)
- 理学(78268)
- 理学院(77461)
- 研究(77370)
- 管理学(76305)
- 管理学院(75806)
- 中国(62672)
- 京(51282)
- 财(48435)
- 科学(45960)
- 江(39650)
- 所(38005)
- 中心(37057)
- 财经(35895)
- 农(35440)
- 研究所(33830)
- 业大(32651)
- 经(32382)
- 北京(32249)
- 州(31130)
- 范(29597)
- 师范(29198)
- 技术(29149)
- 院(28925)
- 农业(27473)
- 经济学(26731)
- 基金
- 项目(154045)
- 科学(122143)
- 研究(116999)
- 基金(109781)
- 家(95387)
- 国家(94560)
- 科学基金(82069)
- 社会(73962)
- 社会科(70106)
- 社会科学(70091)
- 省(62112)
- 基金项目(56951)
- 教育(54057)
- 划(51369)
- 自然(50875)
- 自然科(49717)
- 自然科学(49705)
- 自然科学基金(48879)
- 编号(47747)
- 资助(42655)
- 成果(39831)
- 创(37997)
- 重点(34840)
- 创新(34618)
- 课题(34299)
- 制(34244)
- 部(33084)
- 发(32470)
- 国家社会(31009)
- 项目编号(30372)
- 期刊
- 济(109840)
- 经济(109840)
- 研究(71356)
- 中国(61168)
- 管理(43215)
- 财(42270)
- 学报(35467)
- 教育(33320)
- 科学(33228)
- 农(32081)
- 大学(27864)
- 技术(26543)
- 学学(25688)
- 融(24787)
- 金融(24787)
- 农业(21385)
- 财经(18432)
- 业经(17599)
- 经济研究(16506)
- 经(16004)
- 图书(14704)
- 科技(14468)
- 技术经济(13417)
- 业(13234)
- 坛(12721)
- 论坛(12721)
- 问题(12362)
- 会计(12164)
- 财会(12038)
- 版(11626)
共检索到38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郁建兴 陈韶晖
在风险社会与数字时代的双重背景下,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通过数字化发展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不二选择。已有研究与实践多从技术赋能视角出发,较为忽视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背后的治理模式变迁与制度再生产。技术赋能与互动调适为数字时代的模式创新进行了前期探索,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变迁奠定了基础;而系统重塑则主要依托顶层设计来完成,通过总结前期变革的经验与成果,从被动适应转向自主变革。一方面,数字技术具有海量数据汇聚、算法模型驱动、开源生态建构等关键特性,能够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机制互动调适,衍生出“清晰治理”、“关口前移”、“开放共享”等模式创新;另一方面,为消弭数字化发展与已有制度体系之间的张力,公共部门应遵循平台逻辑推动制度重塑。平台可以依托调适性的权力结构、灵活的分工重组与包容性的参与形式,建立更具适应性与成长性的弹性体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应急管理信息机制与协作机制的结构性转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芳检 何振
近年来,我国城市跨层级、跨部门公共安全事故频繁爆发,传统应急体制中"数据壁垒、条块分割,信息不畅、应急迟缓,主体单一、缺乏合力"等弊端日益凸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能量。顺应大数据时代理念、方法、技术要求,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应着力加强统筹规划体制、辖区分级管理体制、行业协作管理体制、社会参与体制和城际合作体制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乾梅
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高校发展及其对地方经济社会贡献度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广西为例,通过剖析西部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绩效为导向,探讨新形势下构建西部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路途。
关键词:
西部地方高校 教学管理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跃 冯熙麟
独立学院是近十几年来产生的新生事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独立学院未来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以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完善现有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索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运行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运行 创新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走向市场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因而引入市场机制也已成为推进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和基础。通过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引入开放、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才可能真正优化教育资源,建立教育市场,促进教育体制创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使中国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和民主化,高等学校面临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等学校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柏铭
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偏重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资金漏损严重等,但从根本上讲,应归咎于现行的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必须重塑流动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先春 孙志程
数字空间是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新的虚实共生空间,其互动性、融合性、扩展性、共生性等特质与社会关系的去中心性、目标的可及性、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动态演进性等运行机理,改变了乡村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构了依托信息技术推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数字空间是一把双刃剑,在动力、资源、组织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会由于信息资源的非均衡扩散、数字身份的符号化、部分主体参与能力的弱表现性等局限,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多元动力系统、构建乡村社会文明秩序、促进乡村治理转型。理念、技术、政策是影响数字空间应用开发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建立均衡、包容、共享的数字空间;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及农民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在数字空间的渗透率;优化政策体系,为数字空间发展构建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数字空间与乡村振兴的适洽性,更好实现数字空间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
关键词:
数字空间 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 乡村重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锦 王征兵 王天宇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特设岗位,是连接政府与村民、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培养新一代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好和科技素养高的优势,在提升其组织决策水平和农村治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也尤为迫切。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的中心环节是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流程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应作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点。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一是明确应急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事前预防行为规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锦 王征兵 王天宇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特设岗位,是连接政府与村民、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培养新一代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好和科技素养高的优势,在提升其组织决策水平和农村治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也尤为迫切。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的中心环节是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基于流程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应作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点。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一是明确应急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事前预防行为规范、事中处置行为规范和事后恢复行为规范;二是构建应急管理行为评估指标体系,诸如评估内容的确定、评估考核办法的制定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大学生村官应急管理能力应作为其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此项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农村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以及村级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华
应急管理与公共预算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在实施应急管理和公共预算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致力于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针对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着"应急短板",本文提出以功能、账户和程序三个维度为主线,着力推动应急预算改革,力求建立完善应急预算制度,并促使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导向 应急预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勇
我国保税港区距离国际自由贸易区还有较大差距,本文拟对我国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制度、政策、模式、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差异,提出创新我国保税港区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建平
未来五年,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速换挡、动力更新、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银行业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敏骞
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高教体制改革遗留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被诟病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要求管理体制贴近地方性行业企业,对管理体制进行地方化改革。改革不能沿袭普通高教体制改革之路,而应有"破"有"立",对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塑。重塑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是:在纵向层级安排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省级政府为主、市地政府为辅"的原则,借鉴德国各联邦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做法提升省级治理能力;在横向职能安排上,以资源依赖理论和整体性治理
关键词:
省域 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延续 重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