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0)
- 2023(8388)
- 2022(6940)
- 2021(6094)
- 2020(5048)
- 2019(11094)
- 2018(10958)
- 2017(19842)
- 2016(9878)
- 2015(10845)
- 2014(10757)
- 2013(10744)
- 2012(10311)
- 2011(9468)
- 2010(9693)
- 2009(9058)
- 2008(8538)
- 2007(7980)
- 2006(7366)
- 2005(6838)
- 学科
- 济(65564)
- 经济(65529)
- 业(36473)
- 管理(36194)
- 企(31600)
- 企业(31600)
- 技术(20991)
- 方法(18708)
- 地方(17079)
- 数学(15745)
- 数学方法(15676)
- 中国(15184)
- 技术管理(13375)
- 业经(12851)
- 地方经济(12540)
- 学(12091)
- 农(11155)
- 财(8841)
- 融(8680)
- 金融(8679)
- 和(8597)
- 农业(8575)
- 制(8291)
- 产业(8259)
- 理论(8231)
- 银(8063)
- 银行(8052)
- 环境(7888)
- 行(7871)
- 经济学(7382)
- 机构
- 学院(154630)
- 大学(154245)
- 济(76520)
- 经济(75192)
- 管理(60463)
- 研究(56049)
- 理学(51631)
- 理学院(51120)
- 管理学(50513)
- 管理学院(50205)
- 中国(41869)
- 科学(31972)
- 京(31728)
- 财(30745)
- 所(27649)
- 中心(24962)
- 研究所(24867)
- 经济学(24744)
- 财经(24375)
- 江(24358)
- 经(22066)
- 经济学院(21891)
- 农(20420)
- 北京(20267)
- 院(19947)
- 业大(19450)
- 范(19154)
- 师范(18968)
- 州(18939)
- 财经大学(17840)
- 基金
- 项目(100072)
- 科学(80947)
- 研究(75924)
- 基金(72573)
- 家(62804)
- 国家(62290)
- 科学基金(54323)
- 社会(51349)
- 社会科(48905)
- 社会科学(48895)
- 省(40469)
- 基金项目(38332)
- 教育(33291)
- 划(32927)
- 自然(32311)
- 自然科(31654)
- 自然科学(31641)
- 自然科学基金(31133)
- 编号(28624)
- 创(27830)
- 资助(27672)
- 创新(24988)
- 发(23814)
- 成果(22808)
- 重点(22625)
- 国家社会(22093)
- 部(21662)
- 课题(20571)
- 发展(19751)
- 展(19498)
共检索到247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桦
基于索洛余值法,建立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并阐述其经济意义。从企业微观机理看,技术参与创造收入的多少与技术效率、运用规模和产出价格有关。企业拥有的技术集合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淘汰或被替代,不断发生着效益的积聚和递减,将技术的淘汰或替代转换为"创效效率"的变化进而成功地推导出科技贡献率。最后将三要素创造的经济总量中技术贡献的份额分离出来并以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技术创效 科技进步 索洛余值法 贡献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因在微观计量经济学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 0 0 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框架下阐述了赫克曼校正法 ,也即针对具有“选择性偏倚”和“自选择”特征的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其次分析了麦克法登的基于多种选择的定性反应计量模型。从迄今为止的理论成果来看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经济计量方法的应用领域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微观计量经济学 选择性偏倚 定性反应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东旻 庄颖 朱泳奕
雨果·索南夏因是美国杰出的经济学家,重点研究一般均衡理论,并因为索南夏因-曼特尔-德布鲁定理而享誉学术界。他的主要贡献包括:(1)率先对超额需求函数结构进行研究,对索南夏因-曼特尔-德布鲁定理的提出有重要贡献,证明了满足特定限制的任意函数都可能是经济体的超额需求函数,此时均衡不唯一且不稳定。这一成果表明了一般均衡理论的不可证伪性,也带来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2)提出了价格机制的公理化表达方式,塑造了价格的识别机制,为公理化表达社会选择过程做出了突出贡献。(3)通过放松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基本假设、简化吉伯德-萨特思韦特定理的证明和研究防止策略性的机制,推动了投票理论的发展。(4)对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进行了扩展与再检验,将不完全信息情境引入讨价还价模型中,使该模型更具现实解释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燕 陈茁
戴维·克雷普斯是决策论、博弈论以及资产定价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决策论方面,克雷普斯刻画了"灵活偏好"这种动态不一致的偏好形式,并与合作者一起构建了一个关于动态风险决策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允许决策者对于"消解不确定性的时间安排"有所偏好。在资产定价方面,克雷普斯及其合作者提出的"证券定价鞅定理"解决了期权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相结合时出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在博弈论方面,克雷普斯与其合作者给出了"序贯均衡"的概念与"直观标准"的精炼准则,还在不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的框架下解释了信誉激励与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行为。此外,克雷普斯及其合作者关于博弈学习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臻旻
霍尔姆斯特伦是当代著名的微观经济学家。因其团队激励理论而奠定了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权威地位。他以团队激励机制为基础,详细论证了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并将委托一代理理论系统化创立了企业激励理论;同时,将信息不对称引入金融市场,探讨了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及金融危机发生的宏观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傅殷才 屈炳祥
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傅殷才屈炳祥本文是《论马克思〈资本论〉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①一文的姊妹篇。《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大全,其内容丰富、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在微观上,它既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如何从雇佣劳动者那里获得剩余价值或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华 阳立高 欧阳强
2011年度克拉克奖得主乔纳森.莱文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并在拍卖理论、契约与组织理论、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实证方法、信贷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从这四个领域对莱文的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做简短的介绍与评价,并梳理了他在这些领域的经济思想与突出的学术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刘敬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为经验微观经济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劳动经济学的发展,他们将双重差分分析法以及自然实验方法广泛应用到经验微观经济学领域,通过合理地筛选已有数据库及收集市场数据,构建严谨计量模型,准确地描述了微观市场的运行状况及政策效果,进而揭示了影响市场运行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的回报、政策效果评估、移民问题、劳动收入的界定、元分析以及自然实验微观数据处理七个方面对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鲁昌
微观经济计量学是微观经济学与统计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微观经济计量学通过研究有关个人、家庭或企业行为的历史记录资料来发现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经验规律。本文在回顾微观经济计量研究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 ,阐述了赫克曼和麦克法登对微观经济计量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论科斯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交易费用和生产制度结构费方域编者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经济改革的核心工作。自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以来,现代企业理论在西方获得了及其迅猛的发展,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为帮助读者较完整地了解这一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治 郭涵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约书亚·安格里斯特为推动经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将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工具变量法和自然实验方法与理念广泛应用到经验微观经济学领域,收集和提供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经验描述并揭示其内在机制。本文从教育的经济回报、教学激励措施的实施效果、班级规模效应、同伴效应、家庭与劳动供给、特许学校实施效果和非实验性微观数据计量分析等方面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纪玉山 吴勇民
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而对日本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而我国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科技创新乘数极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纪玉山 吴勇民 白英姿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在此逻辑下,利用1990—2005年的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协整方程,估算了科技创新乘数。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作用非常之小。正是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较小的科技创新乘数。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甬军 付晓明
分析了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案例,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北京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贡献,测度了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研究显示:最近十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北京市TF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3.36%;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5个主要产业的产业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促进0.253~0.394个百分点的北京市周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长。最后,针对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园区 中关村 区域经济 发展方式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安永景 陈刚 蔡沐阳 尹涛
以广州市为研究样本,分析科技创新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变化情况。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公式法和经验参数法对2001—2019年广州市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测算和评估。研究发现,受加入WTO、创新资源基数较低以及制度红利等因素影响,广州在2001—2008年间科技创新贡献率有较大提升。2013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对新技术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且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依靠外资技术外溢性带来的技术推动开始向依靠自主创新的生产模式转变,而转变过程中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冲击、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制度性因素限制增强以及自主创新自时滞性较长等诸多因素影响,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在短期内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但从长期看推动作用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广州 生产模式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