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2)
- 2023(14521)
- 2022(12450)
- 2021(11823)
- 2020(9540)
- 2019(22224)
- 2018(22239)
- 2017(41001)
- 2016(23289)
- 2015(26304)
- 2014(26547)
- 2013(25736)
- 2012(23985)
- 2011(21853)
- 2010(22128)
- 2009(19763)
- 2008(19151)
- 2007(16927)
- 2006(15076)
- 2005(13577)
- 学科
- 济(90621)
- 经济(90538)
- 管理(61070)
- 业(57002)
- 企(45696)
- 企业(45696)
- 方法(36001)
- 中国(31197)
- 数学(30527)
- 数学方法(30159)
- 农(25092)
- 地方(24137)
- 教育(23725)
- 学(21682)
- 业经(20821)
- 财(19997)
- 理论(17956)
- 农业(17140)
- 制(16318)
- 贸(15510)
- 贸易(15497)
- 技术(15443)
- 发(15076)
- 易(14951)
- 和(14579)
- 环境(14533)
- 银(14447)
- 银行(14405)
- 融(14131)
- 金融(14128)
- 机构
- 大学(323908)
- 学院(319942)
- 管理(121507)
- 济(120418)
- 经济(117312)
- 研究(114509)
- 理学(104210)
- 理学院(102891)
- 管理学(101107)
- 管理学院(100488)
- 中国(80313)
- 京(72435)
- 科学(70752)
- 所(58006)
- 财(54632)
- 研究所(52711)
- 范(52619)
- 师范(52220)
- 中心(50633)
- 农(50483)
- 江(49075)
- 北京(47213)
- 业大(46376)
- 财经(43107)
- 师范大学(42638)
- 院(41645)
- 教育(41078)
- 州(40106)
- 经(39169)
- 农业(39052)
- 基金
- 项目(214618)
- 科学(169037)
- 研究(163736)
- 基金(150868)
- 家(130562)
- 国家(129275)
- 科学基金(110146)
- 社会(99636)
- 社会科(94102)
- 社会科学(94079)
- 省(85627)
- 教育(80673)
- 基金项目(79806)
- 划(73425)
- 自然(70218)
- 编号(69527)
- 自然科(68534)
- 自然科学(68519)
- 自然科学基金(67257)
- 资助(61941)
- 成果(58796)
- 课题(50874)
- 发(49844)
- 重点(49106)
- 部(48015)
- 创(44419)
- 项目编号(42287)
- 教育部(41433)
- 年(41125)
- 创新(41082)
- 期刊
- 济(139792)
- 经济(139792)
- 研究(105649)
- 中国(74376)
- 教育(66564)
- 学报(48977)
- 农(46447)
- 科学(45581)
- 管理(45073)
- 财(39264)
- 大学(37784)
- 学学(33914)
- 农业(32864)
- 技术(31094)
- 融(27322)
- 金融(27322)
- 业经(23394)
- 经济研究(21531)
- 财经(20427)
- 图书(19052)
- 问题(17527)
- 经(17364)
- 业(16973)
- 职业(16175)
- 科技(15439)
- 理论(15263)
- 坛(15101)
- 论坛(15101)
- 发(14954)
- 技术经济(14610)
共检索到49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通过对质量观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提出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研究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个基本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赋予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崭新内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观 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健 芮国强
作者在文中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切实转变现时不合时宜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实现从绝对、产品、内部、一元质量观向相对、服务、外部、多元质量观的转变,并在此指导下从学科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三个方面重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建构起科学的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勇 张沅哲
对信息人概念予以解读,剖析了该概念与信息用户相比更为丰富与深刻的人性蕴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用前者取代后者的意义,呼吁要在人学范畴背景下实现以信息人为逻辑起点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创新。
关键词:
信息用户 信息人 基础理论 图书情报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永波 廖晓玲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和发展目标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提出了具体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模式,即持续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湘阳
质量观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其他方面的选择。本文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质量观的演变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之间存在着互动,并具体结合质量观在发展性、多样性、整体性等方面的革新,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走向。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观 发展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轶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凝聚人心的战略目标,更是对传统发展观的重大超越,有力地矫正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强调效率至上的传统发展观,矫正了非双赢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城乡发展格局,指明一条为了全体人民的,基于人际和谐、城乡和谐、区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发展道路。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发展观 统筹 扬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黎军 李璧强
作为整个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实中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特征各异,但也表现出一些共有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即从一元主导型模式向多元平衡型模式过渡。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证模式 发展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源升 杨波 陈仕平
作者对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这一大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当前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质量观、适应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质量观、整体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质量观、特色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的质量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杰 王沛民
从宏观层面看,研究生教育的体系质量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它的适切性问题。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质量,应从类型维度、层次维度和整体维度上进行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是面向未来的,应确立发展性的质量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系质量 发展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帆宇 朱炳元
作为一种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超越和取代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在观念上具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在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技术观上,工业文明奉行征服型技术观,而生态文明则秉持和谐型技术观;在消费观上,工业文明坚持消费主义消费观,而生态文明则践履生态消费观;在发展观上,工业文明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观,而生态文明则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在自然观上,工业文明崇尚机械论自然观,而生态文明则强调整体有机论自然观。
关键词:
反思与超越 观念比较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宝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十一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即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全面部署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简政放权,积极转变治理方式;深化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深化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调整学位证书制发方式;改革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管理办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改革与发展 培养质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玉智
"空"论是佛学的核心,中国化佛学的"空"论,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原有的各种思想碰撞融合而形成的。其中,正在不断发展与成熟的道家"有无"观,被佛学吸收和改造,成为超越印度原始佛学的中国化佛学"空"论的重要思想要素。这一复杂的融合过程在早期即经历了第一轮的求同——寻异——会通,格义与六家七宗、鸠摩罗什、僧肇分别代表了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关键词:
中国化佛学 空 道家 有 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湘阳
当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取得了显著效果,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誉。与此同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洪彬
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有内在的学理依据,也是破解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短板的现实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的科学展开,必须明确问责的主体、客体、情形和程序,以从理论层面上对"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及"怎么问"等命题作出系统性的解答。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运行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协同性、常态性和规范性。当前有必要通过形成内在的多元协同机制、全程覆盖机制、规范运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作出整体性的机制重构,为新时代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和理念支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明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从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揭露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人却越来越贫困的根源。当前,我国存在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贪污腐败等社会现实矛盾,如何抓住重点、扭转发展困境,必然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异化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要有私有制的存在,就会有异化现象生长的沃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异化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异化现象既体现在生产过程,也体现于人际关系。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对象化劳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