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4)
- 2023(7279)
- 2022(6142)
- 2021(5684)
- 2020(4877)
- 2019(11388)
- 2018(11362)
- 2017(20929)
- 2016(11361)
- 2015(12659)
- 2014(12670)
- 2013(12289)
- 2012(10999)
- 2011(10037)
- 2010(10307)
- 2009(9823)
- 2008(9656)
- 2007(8414)
- 2006(7390)
- 2005(6807)
- 学科
- 济(48770)
- 经济(48696)
- 管理(38658)
- 业(32986)
- 企(29216)
- 企业(29216)
- 方法(22873)
- 数学(20521)
- 数学方法(20139)
- 财(13942)
- 制(13116)
- 中国(11863)
- 业经(10682)
- 农(9753)
- 贸(9333)
- 贸易(9326)
- 体(9094)
- 易(9072)
- 地方(8303)
- 务(8253)
- 财务(8219)
- 财务管理(8198)
- 银(8091)
- 银行(8083)
- 融(8007)
- 金融(8005)
- 学(7976)
- 体制(7785)
- 企业财务(7774)
- 行(7719)
- 机构
- 大学(163418)
- 学院(161696)
- 济(69797)
- 经济(68477)
- 管理(63516)
- 理学(55075)
- 理学院(54489)
- 管理学(53326)
- 研究(53174)
- 管理学院(53003)
- 中国(40162)
- 财(34432)
- 京(33353)
- 科学(30378)
- 财经(26714)
- 所(25930)
- 江(24238)
- 经(24195)
- 中心(24188)
- 研究所(23218)
- 经济学(22351)
- 农(22207)
- 业大(21788)
- 北京(20707)
- 经济学院(20038)
- 财经大学(19941)
- 院(19689)
- 范(19170)
- 师范(18948)
- 州(18938)
- 基金
- 项目(109990)
- 科学(88195)
- 基金(81949)
- 研究(80148)
- 家(70953)
- 国家(70457)
- 科学基金(61532)
- 社会(53073)
- 社会科(50517)
- 社会科学(50509)
- 省(42648)
- 基金项目(42427)
- 自然(39311)
- 自然科(38464)
- 自然科学(38457)
- 教育(37777)
- 自然科学基金(37740)
- 划(35732)
- 资助(33835)
- 编号(31417)
- 成果(25920)
- 制(25732)
- 重点(25046)
- 部(25011)
- 创(23422)
- 国家社会(22673)
- 发(22665)
- 教育部(22119)
- 课题(22086)
- 创新(21983)
共检索到24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崔庆波 邓星 关斯元
在“进口替代—出口导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转换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经历了“局部开放—全面开放—制度型开放”三个阶段,在政策取向上从扩大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演进,在空间格局上从东部率先开放向东西协同开放进化,在主要功能上从单一(如出口加工区)向复合(如自由贸易试验区)拓展。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历程反映了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转变和开放制度的演化,不仅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还推动塑造了不同阶段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中国的制度型开放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内制度国际化模式和以日韩为代表的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模式,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应以中国特色制度型开放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构建高水平的制度型对外开放平台体系;推动多区叠加和东西合作,促进对外开放平台红利溢出;深化对外开放平台的跨境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加快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强化对外开放平台以点带面的功能和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代中强 王强
从分析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机理入手,采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取标志性事件,设立时间虚拟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结果显示:开放初期,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长期持续的扩大开放和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作用显著,且开放的程度逾高,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逾明显。由此得出结论: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经历了"冲突期"、"拐点期",在进入"协调期"后共同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推进扩大开放的进程,提升环境规制的力度,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扩大开放 环境规制 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庆晟 郭晓合
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实现的路径是从特区开放到加入WTO的由点及面的开放。这种渐进式扩大开放强化了邻近省域制度变迁对本地区的空间误差冲击,增强了对外开放与我国制度变迁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制度变迁存在空间相关性;对空间相关性进行控制后,由点及面的渐进式扩大开放对我国省域制度变迁影响为正效应,从而预示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将增加借鉴国外先进制度安排的机会,增强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供给动力。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制度变迁 空间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昌黎
保山地区,地处祖国云南西部边陲,西北和南部与邻国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67.78公里,现有5个口岸与缅甸直接相通。历史上,保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全区辖保山、腾冲、昌宁、施甸、龙陵五个县市,总面积196.37平方公里,人口215万,世居民族有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盛斌 黎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以“边境内”措施规制融合为特征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中国的对外开放重点已由强调市场准入的市场型开放,转变为重视国内制度改革创新的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制定。中国应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与谈判,推进贸易与投资自主创新制度改革,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国际经贸规则 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建筑业扩大开放的对策刍议邢厚媛(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一直实行经营权审批的许可证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深化,对外工程承包放开经营和我国建筑业市场对外开放已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一、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济背景 1.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向迅速发展 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新特点。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鲁
对我国石油工业扩大开放若干问题的认识宋鲁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决定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外开放,而后又逐步将陆上的石油勘探开发实行对外开放,近年来又提出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资金、两个市场,以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的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唯燊 李鑫 聂新伟
对外开放是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才能激发北方地区的发展潜力。但从目前情况看,北方在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南方的差距逐渐拉大,北部沿海对外开放引领作用有所弱化,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领先地位全面衰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基础条件有待加强,对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据此,本文从巩固北部沿海北方对外开放主引擎地位、重塑东北地区北方沿边开放前沿的优势、延续黄河中游扩大开放良好势头、提升西北地区对外开放基础能力四方面,描绘了提高北方地区开放水平的路径。最后,给出了制定特殊政策支持边境地区开放,优化进口税收政策促进北方创新,探索推动大连、天津、青岛建设北方自由贸易港群三条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南北分化 北方地区 扩大开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砚泓
论我国金融业的扩大开放与适度保护□孙砚泓作者简介:孙砚泓,男,1970年生,1995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余鑫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服务贸易,国际投资与贸易发展。先后参与编著书籍两本,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以贸易投资的数量增长作为"开放红利"的主要标准是过去高速增长阶段以规模速度、扩能增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折射。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如果我们继续沿袭以往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评价思路,即主要以贸易投资增长的幅度和规模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从未来若干年世界分工和贸易投资发展的趋势来看,可能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相反,如果没有以往那种令人眩目的数据,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成功呢?因此要讨论评价的思路转换问题。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思路,从而为如何评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绩效提供了基本依据,目前国家着力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蕴含了对外开放的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开放红利” 绩效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兴 谢安邦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30年来,经历了海外学习、国际理解和国际竞争三个发展阶段,其核心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内外环境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扩大开放的战略核心是强化两种人才招致手段,两种人才来源并重,加强两方面人才储量。扩大开放的基本原则是围绕战略核心,从长远目标出发制定近期发展规划,处理好三对矛盾关系,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开放的主要措施是强化财政支持、行政及法律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大开放 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建章
1991年,我国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工业保持了适度的增长;农业在遭受严雨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较好收成;市场商品丰富,物价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和社会稳定。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也向经济理论界提出了更为繁重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路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珏
邓小平同志今年初在南方视察时的重要谈话强调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能动摇。并针对所谓"姓资姓社"问题,提出在一切工作中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来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根本点是防"左"、反"左"。因此,要真心实意地贯彻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真心实意地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就必须在警惕右的同时,坚决地排除根深蒂固的"左"的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