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2)
- 2023(8735)
- 2022(7212)
- 2021(6600)
- 2020(5579)
- 2019(12813)
- 2018(12507)
- 2017(24064)
- 2016(12550)
- 2015(14458)
- 2014(14449)
- 2013(14792)
- 2012(14353)
- 2011(13236)
- 2010(13273)
- 2009(12425)
- 2008(12328)
- 2007(10846)
- 2006(9895)
- 2005(9173)
- 学科
- 济(91222)
- 经济(91161)
- 管理(38571)
- 业(33483)
- 方法(30015)
- 企(27582)
- 企业(27582)
- 数学(26796)
- 数学方法(26699)
- 中国(20722)
- 地方(19749)
- 业经(15717)
- 财(15281)
- 农(14982)
- 地方经济(14551)
- 贸(13450)
- 贸易(13441)
- 学(13041)
- 易(13020)
- 制(12657)
- 产业(12294)
- 融(10870)
- 金融(10870)
- 环境(10513)
- 银(10480)
- 银行(10473)
- 体(10233)
- 行(10140)
- 农业(9964)
- 发(9574)
- 机构
- 大学(198451)
- 学院(195897)
- 济(105496)
- 经济(103997)
- 研究(75419)
- 管理(73133)
- 理学(62441)
- 理学院(61730)
- 管理学(61045)
- 管理学院(60685)
- 中国(58979)
- 财(44969)
- 京(42040)
- 科学(39433)
- 所(37418)
- 财经(36182)
- 经济学(35941)
- 研究所(33659)
- 经(33069)
- 经济学院(32237)
- 中心(32109)
- 北京(27484)
- 江(27253)
- 财经大学(26992)
- 院(26346)
- 农(25492)
- 范(23516)
- 师范(23362)
- 科学院(23298)
- 业大(22932)
- 基金
- 项目(123042)
- 科学(99371)
- 基金(93980)
- 研究(90893)
- 家(80972)
- 国家(80411)
- 科学基金(69184)
- 社会(64650)
- 社会科(61658)
- 社会科学(61648)
- 基金项目(48767)
- 省(43751)
- 自然(40962)
- 自然科(40051)
- 自然科学(40042)
- 教育(39476)
- 自然科学基金(39401)
- 资助(39310)
- 划(36899)
- 编号(32413)
- 部(29517)
- 发(28721)
- 国家社会(28696)
- 重点(27776)
- 中国(26978)
- 成果(26583)
- 教育部(26107)
- 创(25167)
- 人文(25141)
- 发展(24741)
- 期刊
- 济(122591)
- 经济(122591)
- 研究(67216)
- 中国(37025)
- 财(34383)
- 管理(29921)
- 科学(26463)
- 学报(24722)
- 农(23167)
- 经济研究(22120)
- 财经(20053)
- 融(19991)
- 金融(19991)
- 大学(19889)
- 学学(19078)
- 经(17682)
- 问题(16552)
- 农业(16008)
- 技术(15641)
- 业经(15605)
- 贸(14830)
- 世界(14173)
- 国际(13428)
- 技术经济(12328)
- 教育(11266)
- 统计(11187)
- 经济问题(10155)
- 策(9676)
- 经济管理(9366)
- 业(9236)
共检索到30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丹 胡细英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关键词:
房地产 国民经济 相互关系 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艳 张斌
商品房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本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价格形成作用,但在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今天,新旧体制交接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文化特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场似乎没有形成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形成机制,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宏观调控来引导房价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宏观调控的尺度力度必须恰到好处,才能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产生出合理的价格,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房地产 平抑房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光灿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率仍然偏低的状况,不可不重视作为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的房地产业。该产业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消费需求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银海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我国房地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管理要以广大劳动者生活需要的较快提高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推动力。针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同时调控好二、三级市场,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财税体系的调控,发挥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节作用;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美誉。在我国,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其投资与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房地产波动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与货币供给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审慎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势,找出结构失衡的症结,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从制度安排人手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策 房地产 中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达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波动型"上升态势,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所发挥的整体作用与国民经济总量密切相关,房地产投资不能离开土地等要素而单方面发挥作用;房地产业受到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带动,且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持。总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国民经济总量 支柱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卓娜 昌忠泽
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对房地产业的调整与改革,宏观调控的手段逐渐趋于合理,但也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业相关数据及统计年鉴中的相应数据,从房地产经济来源及销售情况两个方面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以及金融体系安全四个角度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房地产业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提供相应指导建议,促使其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江
200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投资增长较快、供需矛盾失衡,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为此,中央采取多种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文件。经过几年努力,我国房地产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影响。本文根据房地产发展趋势和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 住宅 宏观调控 目标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硕博
2006年年初以来,全国房地产价格上升较快,群众意见较大,5月1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针对房地产的六条要求(简称“国六条”)。5月29日,为落实“国六条”,建设部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九部委15条。分析房地产涨价原因、政府干预的理由及其经济影响,是医治市场失灵,防止政府失灵的前提。本文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市场本位,注意发挥货币、财政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慎用行政手段,以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率。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细分市场 效率损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金光 何逸舟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已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对房地产行业的严厉调控是否会引起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本文基于最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运用1998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发现,对房地产行业的单一的严厉调控会从房地产投资和房价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改进措施是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和完成,合理有效运用财税政策手段来弱化房地产调控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以房地产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