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8)
2023(8346)
2022(6841)
2021(6447)
2020(5152)
2019(11631)
2018(11732)
2017(21526)
2016(11916)
2015(13597)
2014(13637)
2013(13138)
2012(12427)
2011(11358)
2010(11581)
2009(10622)
2008(10206)
2007(9649)
2006(8626)
2005(7377)
作者
(34327)
(28991)
(28461)
(27210)
(18265)
(13923)
(13007)
(11190)
(11084)
(10484)
(9853)
(9715)
(9476)
(9063)
(8985)
(8745)
(8542)
(8318)
(8253)
(8196)
(7301)
(7066)
(6966)
(6787)
(6569)
(6476)
(6458)
(6316)
(6073)
(5965)
学科
(44207)
经济(44151)
(32202)
管理(29125)
(27493)
(21676)
企业(21676)
农业(18342)
地方(15226)
中国(14303)
业经(13981)
方法(12225)
(11850)
(10469)
数学(9877)
(9865)
数学方法(9719)
(8507)
(8394)
(8142)
农业经济(7949)
理论(7857)
(7796)
银行(7775)
(7514)
(7235)
金融(7227)
发展(6862)
(6850)
教育(6843)
机构
学院(163822)
大学(158650)
管理(59066)
(58147)
研究(58019)
经济(56377)
理学(49720)
理学院(49029)
管理学(48043)
管理学院(47695)
中国(44399)
科学(36672)
(35415)
(35315)
(29086)
(28114)
中心(27832)
(27434)
农业(26599)
业大(26482)
研究所(26343)
(25381)
师范(25126)
(22647)
北京(21821)
(21503)
(21501)
财经(20470)
技术(20409)
师范大学(19674)
基金
项目(108617)
科学(83725)
研究(83439)
基金(74204)
(64430)
国家(63720)
科学基金(53544)
社会(50424)
社会科(47125)
社会科学(47112)
(45471)
基金项目(39622)
教育(38112)
(37496)
编号(37328)
自然(33058)
自然科(32211)
自然科学(32198)
自然科学基金(31598)
成果(31394)
资助(28830)
课题(26843)
(25058)
重点(24226)
(22386)
(22270)
(22143)
(21011)
项目编号(20934)
创新(20596)
期刊
(78733)
经济(78733)
研究(47369)
中国(42428)
(39131)
学报(27034)
农业(25535)
科学(25292)
教育(24382)
(21277)
管理(20836)
大学(20725)
学学(19375)
业经(17521)
(16810)
金融(16810)
技术(14795)
(11026)
问题(10361)
(10339)
图书(10058)
经济研究(9939)
农村(9531)
(9531)
农业经济(9349)
财经(9153)
资源(8671)
(8667)
(8158)
论坛(8158)
共检索到261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文文  李虎平  
5G助力乡村振兴的体系构建研究是新时代遵循我国5G网络技术发展实际与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下真正落实从战略到行动把5G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路径。文章以沈阳市为例,从"5G+三农"产生的现实发展、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出发,分析目前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以此总结出5G助力乡村振兴的信息优势与产业链发展模式,以集约化生产方式、智能化经营模式、信息化生产管理为着力点,提出沈阳市可从5G政策支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5G应用人才队伍和5G应用示范基地四个方面构建系统化乡村振兴体系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生忠  陶冠姝  赵慧娥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连续多年以"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为沈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提供了契机。本文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科学论断为主线,对沈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皎洁  
乡村振兴是深化"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较长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当前,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了一定的基础,展现出一些优势特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电商创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必要从产业链条化、区域特色化、产品多样化以及品牌品质化4个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乡村电商创业实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晋  李雪峰  申云  
本文基于"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选取35个细化指标构建了"六化四率三治三风三维"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 S法对30个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1)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五位一体"的目标任务既具备整体性逻辑主线又体现了独立性特色内容;(2)30个省依据其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得分可划分为四个梯队;(3)30个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除第一、二梯队的6个省外,其他24个省不论排名先后均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阶段;(4)30个省的乡村振兴发展呈现区域性特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一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成飞  朱德全  王凯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亦是乡村振兴的结果。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振兴的必然追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建构生态和谐"5G"共生模式:一是构建绿色育人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办学,秉持"以农为根""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遵循"和谐共生"的育人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搭建绿色育人体系,通过搭建绿色育人结构体系、内容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终身教育"模式;三是提供绿色技术,通过有效数据治理、培养治理人才、普及治理技术和治理标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涵养绿色文化生态,通过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生态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倪海鹭  袁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形势下,根植于"三农"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突出"一县一品"创建思路,初步形成了徐州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从徐州市实践看,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框架机制仍不适应、推进合力尚未形成、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建立新时代农村信用体系总框架、新机制,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合力保障机制,以机制创新推动制度性供给,促进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更好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平  
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西省鹰潭市通过强化与乡村自治、金融科技、农村改革相结合,在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从鹰潭市的实践出发,总结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莹  葛立群  
都市农业指的是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包含生产(或养殖)、加工、运输、消费及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在内的完整经济过程,涉及种养加、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它作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以此与乡村农业相区别。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受到农业自身弱质性等特点的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依然低下,这更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异。在此背景下,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实现城乡联动,是农村经济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选题,而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都市农业"是实现沈阳市城市和农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记者:李局长您好,近年来,沈阳市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被赞称是"一振就兴",请您介绍一下沈阳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李铁: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格局。全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15所(其中市属1所),在校生7万人,每年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近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3所(其中省属22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江岚  
5G技术重新定义了信息传输速度、网络通信响应速度及同时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5G技术带来的信息化的颠覆式变革及为各个领域提供的更优质的平台所孕育的新事物、新机遇将是突破想象的。我国正值“十四五”关键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待发之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赋能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信息科技基础条件,必将引领乡村振兴迈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丹  
"农消对接"的出现,部分缓解了农产品产销矛盾,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安全,正日益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农消对接"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消对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沈阳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农消对接"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毋靖雨  
文章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意愿主动强烈、创业动机较多元,创业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创业资源利用率不足、寻求支持意识有待提升,创业教育零散缺乏系统性、难以应对各种创业环境等现状。对此,文章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心理支持体系,强化创业政策的导向性构建制度支持体系,加强创业金融服务构建经济支持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丹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金融监管手段单一力量薄弱,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构建更为完善且更具针对性的金融监管体系,具体可从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农村金融监督机构体系、农村金融监督制度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甄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利条件,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创新有利于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诚  许文娟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全面贯彻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沈阳市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对当前沈阳市县域经济进步速度减慢,综合实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及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