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5)
2023(7581)
2022(6340)
2021(5918)
2020(4749)
2019(10761)
2018(10693)
2017(20786)
2016(11414)
2015(13081)
2014(13286)
2013(13568)
2012(13333)
2011(12043)
2010(12591)
2009(11999)
2008(12170)
2007(10890)
2006(10141)
2005(9613)
作者
(33714)
(27791)
(27591)
(26370)
(17546)
(12999)
(12664)
(10657)
(10409)
(10206)
(9414)
(9059)
(8960)
(8891)
(8739)
(8383)
(8105)
(8051)
(7974)
(7907)
(7268)
(6857)
(6656)
(6374)
(6365)
(6305)
(6271)
(6154)
(5652)
(5506)
学科
(54613)
经济(54555)
管理(33928)
(32045)
(24784)
(23625)
企业(23625)
中国(22678)
地方(18860)
(16921)
方法(16426)
数学(14315)
数学方法(14252)
(14070)
财政(12972)
(12550)
银行(12540)
业经(12458)
(12100)
(11101)
金融(11101)
农业(10917)
(10546)
(10395)
财务(10380)
财务管理(10331)
(10276)
(10178)
贸易(10164)
地方经济(10069)
机构
学院(169022)
大学(167046)
(73908)
经济(72276)
研究(62258)
管理(59039)
中国(50669)
理学(48395)
理学院(47806)
管理学(47246)
管理学院(46919)
(45304)
(37160)
科学(34909)
(32560)
财经(30903)
研究所(28227)
(27658)
(27549)
中心(27336)
(25254)
北京(25010)
(23657)
师范(23481)
经济学(22980)
(22386)
财经大学(22199)
(21896)
经济学院(20708)
业大(19972)
基金
项目(93760)
研究(74404)
科学(72392)
基金(64468)
(54122)
国家(53574)
社会(46716)
科学基金(44617)
社会科(44292)
社会科学(44284)
(37534)
教育(33443)
基金项目(33338)
编号(31795)
(30842)
成果(28077)
资助(26706)
(26596)
自然(24723)
自然科(24027)
自然科学(24020)
自然科学基金(23534)
课题(23142)
发展(22186)
(21809)
重点(21210)
(20963)
(20011)
(19128)
项目编号(19090)
期刊
(95927)
经济(95927)
研究(63288)
中国(40990)
(37606)
(24870)
管理(23645)
(22967)
金融(22967)
学报(21387)
教育(21280)
科学(20113)
农业(16957)
大学(16944)
业经(16667)
经济研究(16109)
财经(15970)
学学(15605)
技术(14193)
(13690)
问题(13269)
(11102)
商业(9339)
国际(9300)
会计(9209)
理论(8902)
(8565)
财政(8565)
经济问题(8379)
技术经济(8349)
共检索到290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财政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财政的本质是什么?应以财政产生发展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由史发论。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财政产生发展的历史,得出了新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的财政经济于16世纪以前曾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康雍乾盛世“落日辉煌”之时,中国的GDP还占据全球总量的40%左右。但其后,却很快落入百年积弱、列强欺侮、被动挨打、苦难深重的境地。历史的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翁礼华  
“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溯了“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扶持的主要方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劲涛  
在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中 ,应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建设性财政的历史作用。公共财政的建设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确定我国公共财政的进程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克春  
社会主义财政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方面,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转变职能,这既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又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的建立对卫生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财政既有阶级性,又有公共性。财政的阶级性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即国家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从物质生产部门集中一部分收入,并将这部分收入进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永圣  
财政的本质是财政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对财政本质的认识决定着财政制度的设计理念和财政政策的方向。结合矛盾论、辩证法和学术思想史的综合视角考察,财政的本质问题是"政治"与"经济"的双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定华  
财政是国家得以存在并发挥其职能的物质基础,而一切财政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财政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因而,财政政策实践起源于国家的产生。但是,财政政策理论却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随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诞生才开始出现。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大全  侯风均  
财政精神的提炼要把握财政本质及财政人在履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为此,财政精神可以概括为"计天下利,理百姓财"八个字。"计天下利"凸显财政的政治属性"计天下利"有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本质对财政工作的内在要求。财政通过强制性和无偿性取得货币形式的财政收入,进而用于履行国家职能和实现民众意志。货币作为财富的符号,其本质是一种支配力和控制力。货币又是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是国家核心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或个人通过对货币的大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和融合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衡量一国经济进步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其中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2)资源合理配置。(3)反经济周期波动。(4)收入公平分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  李延敏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失灵、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修正政府干预、矫正市场失灵、通过制度创新纠正政府失灵、重塑环境伦理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任晓兰  
财政学是一门交叉的综合社会科学,而财政社会学正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不仅是政府施政的角度来研究财政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探求公共财政发展规律的科学门类。财政社会学致力于通过对税收和预算制度变革的研究,探求推进现代国家的建构和政治文明进步的途径,为财政学研究开辟了新境界。从葛德雪、熊彼特到耶希特、兹尔坦,上个世纪后半期在美国的复兴,西方的财政社会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学术探索,而我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也与其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当代中国正在向"税收国家"和"财政国家"转型,政府养活人民的"财政幻觉"正在消失,在这个意义上,引入财政社会学思维变得日益重要。经我国学者的努力,或许财政社会学的复兴之地正是在中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本文以“财政本质”为主线,概要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对于“什么是财政”这一问题看法的演变过程,并由此得出结论:市场型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任何肯定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从本质上看,几千年来的财政都是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但市场经济下政府财政具有“公共性”而成为公共财政。因此,“公共性”是市场经济赋予财政的特殊本质,决定了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文旗  
实行财政立宪既是对当前财政问题挑战的主动应对,又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全面构建公共财政的理性抉择。从国际背景来看,财政立宪还正顺应了世界潮流之趋势。本文主要从我国财政立宪历史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财政立宪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发展路径,即从思想引导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机制操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协同推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高琳  
与传统财政学一样,现代财政学也是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但不同的是,现代财政学更加注重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及经济主体的影响、经济主体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决策行为等,它不仅涉及到政府的财务问题,更主要的是,它与资源的实际使用联系起来。本文从财政学研究思想的演变、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四个方面,对财政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试图勾勒出财政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