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0)
- 2023(5392)
- 2022(4753)
- 2021(4519)
- 2020(3867)
- 2019(8762)
- 2018(8957)
- 2017(17792)
- 2016(10164)
- 2015(11972)
- 2014(12312)
- 2013(12174)
- 2012(11776)
- 2011(10661)
- 2010(11005)
- 2009(10517)
- 2008(10716)
- 2007(10283)
- 2006(9259)
- 2005(8928)
- 学科
- 济(38804)
- 经济(38757)
- 管理(27274)
- 业(27175)
- 企(19894)
- 企业(19894)
- 方法(16837)
- 中国(15490)
- 数学(14812)
- 数学方法(14711)
- 农(13345)
- 制(11681)
- 财(11568)
- 银(10045)
- 银行(10032)
- 行(9661)
- 贸(9489)
- 贸易(9482)
- 易(9239)
- 融(8704)
- 金融(8702)
- 农业(8315)
- 业经(7910)
- 学(7302)
- 务(7026)
- 财务(7011)
- 财务管理(6983)
- 体(6814)
- 理论(6788)
- 企业财务(6590)
- 机构
- 学院(153144)
- 大学(151604)
- 济(63587)
- 经济(61955)
- 管理(53229)
- 研究(51538)
- 中国(43532)
- 理学(43517)
- 理学院(43031)
- 管理学(42277)
- 管理学院(41991)
- 财(34414)
- 京(33084)
- 科学(28833)
- 所(27432)
- 财经(26418)
- 江(25411)
- 农(24472)
- 中心(23822)
- 研究所(23764)
- 经(23735)
- 北京(22066)
- 州(20648)
- 经济学(20160)
- 范(19787)
- 业大(19697)
- 师范(19580)
- 财经大学(19425)
- 农业(19046)
- 经济学院(18272)
- 基金
- 项目(83382)
- 研究(64614)
- 科学(63240)
- 基金(57398)
- 家(49027)
- 国家(48543)
- 科学基金(39974)
- 社会(38163)
- 社会科(35942)
- 社会科学(35933)
- 省(32757)
- 教育(31064)
- 基金项目(29388)
- 编号(28621)
- 划(27482)
- 资助(25512)
- 成果(25271)
- 自然(24428)
- 自然科(23809)
- 自然科学(23799)
- 自然科学基金(23383)
- 课题(20535)
- 部(19047)
- 重点(18745)
- 发(18073)
- 性(17938)
- 项目编号(17069)
- 年(16817)
- 创(16651)
- 大学(16420)
共检索到25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接连出现“缺工”现象,本文首先从经验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其次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缺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内部功能灵活性不足、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结果,即“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非良性互动的体现。
关键词:
缺工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劳动力市场稳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接连出现"缺工"现象,本文首先从经验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其次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缺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内部功能灵活性不足、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结果,即"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非良性互动的体现。
关键词:
缺工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劳动力市场稳定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稳定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祝平
在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方面,上海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始终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当前劳动用工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总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开展系统评估和总结,适当调整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加强调研,研究外国人就业的劳动人事法律适用问题。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上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娟
传统的研究表明,汇率灵活性能作为经济的减震器,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能作为中国经济的减震器。
关键词:
汇率灵活性 减震器 经济稳定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娟
一、引言(Meade,1951)很早就提出,汇率灵活性能成为一个国家屏蔽来自外国的经济干扰的工具,即汇率的灵活性是经济的减震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汇率的灵活性是否能屏蔽外国经济冲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汇率灵活性不仅不能屏蔽济济冲击反而会放大经济冲击。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出现了两个特点:(1)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月统计值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灵活性;(2)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灵活性加剧,并且表现为单调的升值。这个两个特点可以清楚从图1中看出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正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比重极大增加,工作任期普遍缩短,劳动力流动率提高,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机会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极大地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安全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制度和政策调整,来适应不断增强的就业灵活性。本文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的角度,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二毛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安全性 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观察《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不应忽视《劳动合同法》本身是在沿袭既有立法思路的基础上回应现实问题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法》的"刚性"在不断地博弈中已被不断稀释,具有了相当的"弹性"。孤立、静态地观察《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客观、理性看待《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先锋 阚苗苗 王俊凯
通过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影响机制,利用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否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水平提高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用工成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减轻了产出波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对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彼得·奥尔桑 德林·凯斯 王亚栋
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工作是否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劳动力市场是否将越来越灵活?灵活就业人员比例是否已经过大,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灵活就业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是目前劳动者、政府官员、研究人员等经常提出的问题。《工业化国家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文是国际劳工局就业战略司的官员,作者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灵活就业与稳定就业,科学分析和评价劳动力市场,合理制定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统计调查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王亚栋对该文编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彼得·奥尔 桑德林·凯斯 王亚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炜杰 胡新艳
农地产权具有财产功能和生产功能,两者从相反的路径影响农户劳动力非农转移,两条作用路径的相对强度随着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导致地权稳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整合农地产权的财产与生产双重功能,构建"2(两种功能)×2(两种权益诉求)×2(两种作用方向)"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农地是否调整、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主要通过弱化农地产权的生产功能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边际效应看,农地"大调整"较"小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效果更大;以同县不同镇的农地调整率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旧稳健。
关键词:
农地产权 非农转移 财产功能 生产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 薛彦
匹配2006—2020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和全球经济自由度数据库,研究中等收入阶段以上国家推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主要起正向影响;(2)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对服务业企业、高生产率企业更为明显;(3)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顺序效应,中等偏高收入国家应先选择工时规定、解雇费用规定两项政策工具,待步入高收入阶段再整体推进改革;(4)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会通过劳动灵活性作用于企业创新,要想充分发挥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需要着力解决改革引致的职能灵活性下降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因素对中国1999~2009年间31个省市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模型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生产率渠道和成本渠道影响地区FDI流入的假设。其次,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和GMM方法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总体上提高了地区FDI流入,并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促进了FDI流入。此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以递减的速率提高地区FDI流入。
关键词:
FDI 国际贸易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