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4)
2023(5443)
2022(4572)
2021(4291)
2020(3787)
2019(8695)
2018(8508)
2017(18445)
2016(9502)
2015(11130)
2014(11031)
2013(11363)
2012(10512)
2011(9234)
2010(9746)
2009(10066)
2008(9410)
2007(8700)
2006(8088)
2005(7531)
作者
(25993)
(21380)
(21109)
(20340)
(13486)
(10083)
(10064)
(8141)
(8071)
(7740)
(7059)
(6952)
(6895)
(6539)
(6532)
(6474)
(6390)
(6130)
(6112)
(6017)
(5424)
(5343)
(4980)
(4903)
(4819)
(4801)
(4702)
(4684)
(4181)
(4147)
学科
(40060)
经济(40013)
(38810)
管理(34936)
(33920)
企业(33920)
(26089)
金融(26089)
(24444)
银行(24442)
(23671)
中国(20478)
(20293)
方法(19096)
数学(17406)
数学方法(17351)
(16000)
财务(15983)
财务管理(15958)
(15438)
企业财务(15059)
中国金融(11175)
(10568)
(9667)
业经(9399)
体制(8696)
(8655)
贸易(8640)
(8540)
地方(7754)
机构
学院(140288)
大学(139679)
(65773)
经济(64455)
管理(55365)
理学(46750)
理学院(46406)
管理学(46037)
管理学院(45779)
中国(43185)
研究(41367)
(37986)
财经(29708)
(28332)
(26803)
财经大学(22353)
(21727)
中心(21425)
经济学(21421)
金融(21305)
(20130)
(19930)
(19785)
经济学院(19580)
银行(19397)
科学(19022)
北京(18810)
(18188)
人民(17429)
商学(17282)
基金
项目(77531)
科学(61066)
研究(60740)
基金(57233)
(46813)
国家(46397)
科学基金(40625)
社会(40088)
社会科(38309)
社会科学(38301)
基金项目(30057)
(29007)
教育(27688)
编号(25361)
资助(24918)
自然(23843)
(23828)
自然科(23260)
自然科学(23254)
自然科学基金(22865)
成果(22028)
(18942)
(17700)
教育部(17165)
人文(17001)
重点(16997)
课题(16609)
(16516)
项目编号(16516)
(16430)
期刊
(71890)
经济(71890)
研究(47643)
(35305)
金融(35305)
(32289)
中国(23964)
管理(21317)
财经(15680)
学报(13899)
(13670)
科学(13583)
(13229)
经济研究(12280)
大学(11758)
业经(11266)
学学(11230)
技术(10319)
问题(10027)
理论(9548)
(9538)
财会(9501)
国际(8963)
教育(8849)
实践(8522)
(8522)
会计(8377)
农业(7990)
商业(7452)
技术经济(6948)
共检索到223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贵彬  康悦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几种常用融资方式的理论成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银行存贷款利率、股票市场的市盈率等实际情况,计算出各种常用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说明理论上的融资顺序与企业实际采用的融资方式的不同。从我国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应鼓励债务融资,发展可转换债券筹资方式,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得到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文元  王旭  宋青锋  
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资金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融资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为获得可持续融资能力,在确定融资策略时应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视内源融资;加大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根据情况和可持续增长的需要安排融资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桂琴  
同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企业盛行债务融资不同,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是我国特定的融资环境。本文以融资环境为背景,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定的融资环境, 得出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是在既定的融资环境下, 做出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以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朝着理性化方向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财务成本等契约成本为研究视角,从上市公司融资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选择。研究表明市场总成交额、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贷款的利率、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及GDP增长均与公司的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率、财务松弛度与企业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公司年龄和融资前一年的股价波动对企业的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建华  沈维涛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是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一大热点。本文从委托理财中上市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揭示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畸形化、投资决策非理性的内在根源,并对委托理财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构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及其近期效应和持续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权益融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这一行为不但在短期内显著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而且其效应还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主要表现是市场价值波动触发公司进行市场时机选择,由此就使得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各历史年份的表现与其当前资本结构具有较强的相互关系。正是基于上述效应,从长期来看,公司资本结构是公司过去在资本市场时机选择的累积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琳  刘百芳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悖离“啄食顺序理论”的关键原因在于资本成本的内涵存在制度性的割裂:一方面理论上已经接受了现代财务思想中作为投资者必要报酬率的资本成本,但另一方面实践中大部分人还是将资本成本视为企业融资时的资金筹集费和占用费。本文利用数学模型证明了对资本成本的不同解读才是导致国内外融资偏好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晓霞  
我国股票市场设立10多年以来,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出现了偏好股权融资,忽视债务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较低,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形成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会对其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启丹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大,在融资类型的选择上,上市公司普遍趋向于通过股权融资进行融资,这与"融资顺序"理论相违背。造成这一行为的原因除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资本市场不发达、股权融资软约束等因素外,对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所采用的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亦存在内在缺陷。为此,建议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时采用新的考虑股权融资成本的业绩评价指标EVA,将有助于纠正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世辉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既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也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外公司以债务融资为主的情况,而是以股权融资为主。单从融资成本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能因增发新股和配股从流通股股东攫取特殊利益,公司经理因股权融资所面临的筹资风险小、可支配现金多、职位消费有保障,而因债务融资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和职业风险,从而使经理人偏好股权融资而不偏好于负债融资。经理人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内部人控制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因素,信息失灵、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更加剧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子尧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三种主要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对股权再融资成本采用G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可转债融资成本取利率成本与内含期权成本之和,结果表明,在样本选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成本低于股权再融资成本。希望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动机之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雪芳  何德旭  
对2001—2004年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重和每股净资产值五个变量,对公司是否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可转换债券的选择基本上是理性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利用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盈利能力、股利政策、成长性、公司是否同时发行境内外资股、境外外资股、以前年度配股次数、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限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配股决策显著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戈游  黄笑艳  
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 过去人们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并未充分关注公司现金流量及财务健康状况。本文用现金流量数据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通过对再融资证券发行年度前一年的现金流量进行实证研究, 试图研究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对其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 同时验证了啄食顺序理论的正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