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
2023(1819)
2022(1463)
2021(1448)
2020(1144)
2019(2667)
2018(2677)
2017(4989)
2016(2928)
2015(3322)
2014(3088)
2013(3295)
2012(3264)
2011(2834)
2010(2948)
2009(2679)
2008(2488)
2007(2225)
2006(2105)
2005(2106)
作者
(7422)
(6188)
(6142)
(6022)
(4188)
(2928)
(2920)
(2526)
(2326)
(2297)
(2131)
(2125)
(2113)
(2084)
(1972)
(1933)
(1920)
(1919)
(1753)
(1742)
(1615)
(1505)
(1474)
(1456)
(1453)
(1425)
(1384)
(1304)
(1239)
(1225)
学科
(11691)
经济(11674)
(6804)
管理(6567)
中国(6079)
(5340)
(5082)
劳动(5065)
方法(4730)
数学(4355)
数学方法(4328)
农业(3984)
(3491)
企业(3491)
(3098)
(3037)
金融(3037)
(3019)
银行(3014)
(2962)
地方(2928)
(2529)
人口(2510)
动力(2459)
业经(2435)
劳动力(2432)
(2418)
(2259)
农业劳动(2237)
农业人口(2194)
机构
大学(35983)
学院(35457)
(15809)
经济(15482)
管理(12814)
研究(12440)
中国(11415)
理学(10595)
理学院(10458)
管理学(10236)
管理学院(10169)
(9043)
(8176)
(7658)
(7027)
中心(6735)
科学(6589)
(6193)
财经(5999)
(5681)
(5652)
经济学(5485)
(5442)
研究所(5353)
(5126)
师范(5083)
经济学院(4958)
北京(4895)
人民(4759)
(4451)
基金
项目(21890)
科学(17427)
研究(16615)
基金(16127)
(13585)
国家(13454)
科学基金(11678)
社会(11174)
社会科(10516)
社会科学(10513)
基金项目(8451)
(8435)
教育(7937)
自然(7113)
资助(7016)
(6995)
自然科(6971)
自然科学(6969)
编号(6909)
自然科学基金(6848)
成果(5977)
(5050)
课题(4838)
重点(4683)
国家社会(4547)
教育部(4494)
人文(4473)
(4428)
(4386)
大学(4377)
期刊
(19365)
经济(19365)
中国(13622)
研究(12745)
(6274)
金融(6274)
(5810)
管理(5502)
教育(5455)
(5315)
学报(5100)
科学(4453)
大学(4033)
学学(3495)
图书(3345)
农业(3289)
技术(3215)
财经(3144)
经济研究(2931)
理论(2692)
业经(2683)
(2668)
书馆(2543)
图书馆(2543)
问题(2457)
实践(2452)
(2452)
(2421)
(2421)
劳动(2421)
共检索到6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鹏燕  李付俊  
本文认为,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关键在于理解劳动争议中仲裁的特殊性。劳动争议仲裁与一般仲裁相比,其特殊性在于行为的强制性和行为发生的中立性,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也呈现出相应的专业技术性、人际协调艺术性等特征,且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的属性及其工作特征也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属性的定位及仲裁员身份属性定位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东升  庄志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鑫  
劳动争议仲裁作为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120份劳动争议文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方式逐步从仲裁裁决向仲裁调解转变;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服裁率偏低,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分流作用不足;劳动争议主体单方胜诉的比例下降,而双方部分胜诉的比例显著增高,政府的角色从单一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开始向调节劳动双方利益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嵇月婷  柴静  李彦君  唐鑛  
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法院之前的必经程序,有助于降低解决矛盾成本,减轻法院工作负担。同时,伴随着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资双方维权意识日益加强,选择律师作为仲裁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比例在逐年上升,但由于律师代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也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本研究利用微观仲裁文书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律师委托代理能否真正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发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增加当事人的胜诉可能性。结果发现,只有一方请律师代理时,可以显著增加其获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振麒  
本文话题由一起行政复议案谈起,该案的申诉人江某是四川省某县人,被申请人是劳动保障部。 江某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称:因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某县劳动争议仲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程宇明  
劳动仲裁,作为一项解决劳动纠纷所必备的前置程序,在现代社会以其特有的简便特点,逐步成为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律途径。近年来,随着申请人诉求多元化、集体案件多发、涉案金额较大等情形的交叉出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仲裁机构从自身角度出发,增强机构自信和人员自信,把仲裁方便、快捷的维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