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2)
- 2023(11383)
- 2022(9666)
- 2021(9308)
- 2020(7909)
- 2019(18632)
- 2018(18508)
- 2017(34435)
- 2016(19445)
- 2015(22405)
- 2014(22759)
- 2013(21457)
- 2012(19709)
- 2011(17647)
- 2010(17719)
- 2009(15671)
- 2008(15333)
- 2007(13571)
- 2006(11208)
- 2005(9823)
- 学科
- 济(69914)
- 经济(69847)
- 管理(49850)
- 业(47031)
- 企(38639)
- 企业(38639)
- 方法(38065)
- 数学(34306)
- 数学方法(33804)
- 中国(22460)
- 教育(21718)
- 财(19096)
- 农(18831)
- 学(15525)
- 理论(15337)
- 业经(13931)
- 贸(13161)
- 贸易(13158)
- 易(12799)
- 地方(12529)
- 务(12463)
- 财务(12421)
- 财务管理(12390)
- 农业(12352)
- 技术(11783)
- 企业财务(11693)
- 制(11201)
- 教学(10837)
- 和(10649)
- 环境(9911)
- 机构
- 大学(267081)
- 学院(263169)
- 管理(99669)
- 济(99423)
- 经济(97205)
- 理学(87306)
- 理学院(86291)
- 管理学(84598)
- 研究(84272)
- 管理学院(84060)
- 中国(56148)
- 京(55920)
- 科学(51137)
- 财(44820)
- 范(44524)
- 师范(44189)
- 所(40931)
- 中心(39832)
- 农(39230)
- 江(39161)
- 教育(38315)
- 业大(37910)
- 研究所(37364)
- 财经(36844)
- 师范大学(36161)
- 北京(35056)
- 经(33551)
- 技术(32155)
- 农业(31044)
- 州(30870)
- 基金
- 项目(179930)
- 科学(143419)
- 研究(137585)
- 基金(128060)
- 家(110042)
- 国家(109007)
- 科学基金(94313)
- 社会(84567)
- 社会科(79984)
- 社会科学(79961)
- 教育(72721)
- 省(72260)
- 基金项目(67885)
- 划(62523)
- 自然(60547)
- 自然科(59179)
- 自然科学(59161)
- 编号(58933)
- 自然科学基金(58083)
- 资助(52001)
- 成果(49096)
- 课题(42643)
- 部(42173)
- 重点(41882)
- 发(39046)
- 创(38035)
- 教育部(37218)
- 项目编号(35769)
- 大学(35398)
- 创新(35259)
共检索到373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亚娟
情感教育是指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学校德育课程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系统支持儿童情感、道德发展需要学校的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本研究基于情感教育视角对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分析发现,学校德育课程存在课程理念情感价值模糊、课程实施缺乏对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把握、课程内容缺少情感专题设计、课程环境忽视情感性环境营造、课程评价缺少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等问题。建议中小学进一步明确: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灵的课程理念;明确学生情感发展特征与规律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依据;系统化中小学情感教育课程;营造与完善学校情感性环境;做好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学校多维度、全时空、广路径进行整体营造符合学生需要的情感教育场,发展学生的情感品质,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学校德育 德育课程 文本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臣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评价的理念,从交往的角度重新审视课程评价。交往性课程评价以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和有效为基点,能够促进多元评价主体之间经过真诚地沟通,逐渐获得共识,并将所获得的共识运用到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中去。要想实现多元化、民主化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需要加强体现交往理念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平台建设;畅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沟通渠道;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与完善德育课程评价的回应机制。
关键词:
交往性理论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程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邓达
道德知识,不仅包括人们的道德观念系统,而且包括道德行为方式;不仅是群体类意识,也属于个体知识。学校德育课程作为道德知识的组织平台,框定了道德知识在学校场域中的生存命运。由于对道德知识理解上的表面化、片面化,道德知识在当前德育课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局限。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要遵循"一个维度、三个层次"的道德知识选择原则来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并依据道德知识的不同类型,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关键词:
道德知识 德育课程 变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卫芳
德育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六年多,德育课程在实施层面实效究竟如何尚无定论。在认为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具备科学性的假设前提下,运用问卷调查法从课程开设、师资培训、师生关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总体评价七个方面分析了德育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新课程、实施现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政秋
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开阔视野,借鉴国外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德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了德育课程管理、内容、结构、目标等七个方面改革趋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国外职业学校 德育 课程改革 趋向 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学校德育课程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演进历史的剖析,从文化学的视野揭示了学校德育课程近代化的三个特征:一是德育课程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的转换;二是德育内容选择的中西文化价值取向;三是德育教科书从《修身》到《公民》的演进历程和时代变迁,从而初步概括和提出了近代学校德育课程演进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课程史 德育近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晓乐
对河南省10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设和实施情况的调查显示,中职德育教学存在课程资源匮乏、课堂师生互动不充分、德育师资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较少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必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统筹各类资源,统一德育管理制度,坚持职业化的方向,形成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 课程改革 德育资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辉 黄琳娜
本文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队伍素质、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探讨并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方案增强实效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 教学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丽娟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在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违背诚信道德的现象,诚信缺失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领域之中。甚至于在校园之中,诚信缺失现象也随处可见,令人难以置信。在此背景下,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校园这方沃土上播下诚信的种子,让诚实守信蔚然成荫,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德育课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作为德育课教师,如何承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呢?文章拟从职校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入手,阐释通过德育课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做出细致的分析与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德育课教学 诚信 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重庆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组 孙德魁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总体上是有切实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警惕。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要进一步凝聚中职德育教学的合力、加强德育教学的队伍建设、深化中职德育的实践教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教学的全程。
关键词:
德育课 中职学校 教学现状 改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军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在于"育人",我校在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教学,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坚
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学校 德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申卫革
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通过德育纲要、德育课程标准、德育教材而体现,我国当下的德育改革扭转了传统德育的成人化倾向。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以及德育课程实践形式的分析,反思了我国当下德育政策的去成人化转向。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德育政策 去成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