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6)
2023(13311)
2022(11152)
2021(10681)
2020(8794)
2019(20327)
2018(19709)
2017(38317)
2016(20525)
2015(23531)
2014(23090)
2013(23250)
2012(22060)
2011(20139)
2010(20169)
2009(19043)
2008(18994)
2007(16993)
2006(15329)
2005(13997)
作者
(59940)
(50875)
(50243)
(48019)
(32125)
(24531)
(22582)
(19667)
(19513)
(18058)
(17526)
(17360)
(16116)
(16007)
(15984)
(15393)
(14747)
(14736)
(14645)
(14467)
(12615)
(12449)
(12347)
(11817)
(11380)
(11348)
(11103)
(11047)
(10438)
(10177)
学科
(95599)
经济(95485)
(61443)
管理(53655)
(51280)
方法(39311)
(38986)
企业(38986)
数学(35239)
数学方法(34845)
农业(33991)
中国(28025)
业经(23865)
(22594)
(20570)
(19207)
贸易(19195)
(18772)
(18622)
地方(17339)
(15341)
银行(15307)
(14989)
(14686)
(14373)
(14369)
金融(14368)
(13089)
农业经济(12650)
环境(12074)
机构
大学(301777)
学院(300440)
(133844)
经济(131427)
管理(112732)
研究(109515)
理学(96566)
理学院(95515)
管理学(93985)
管理学院(93449)
中国(88711)
(68904)
(64866)
科学(64100)
(60825)
(55907)
农业(53061)
中心(51479)
研究所(50193)
业大(48743)
财经(47852)
(45813)
(43816)
经济学(42282)
北京(41272)
(39442)
师范(39046)
(38228)
经济学院(38201)
(35784)
基金
项目(196222)
科学(155470)
基金(145771)
研究(144584)
(127990)
国家(126843)
科学基金(107477)
社会(95664)
社会科(90297)
社会科学(90275)
基金项目(75697)
(73184)
自然(66781)
自然科(65268)
自然科学(65249)
教育(65036)
自然科学基金(64124)
(62432)
资助(60204)
编号(57149)
成果(48038)
(46084)
重点(44005)
(42940)
国家社会(41217)
(40066)
课题(39432)
教育部(39338)
人文(37614)
(37540)
期刊
(154666)
经济(154666)
研究(94157)
(71489)
中国(67537)
学报(50087)
农业(48616)
科学(47244)
(44915)
大学(39165)
管理(38655)
学学(36961)
(35129)
金融(35129)
教育(30193)
业经(28689)
财经(24692)
经济研究(23533)
(23462)
技术(22778)
问题(21885)
(21382)
世界(18685)
(17890)
(16655)
农村(15981)
(15981)
农业经济(15468)
国际(15450)
技术经济(14877)
共检索到471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秀  刘承芳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一轮土地承包期延长和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对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和促进长期投资有积极作用。但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使得在土地流转和调整中部分人群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利用两套农村调查资料分析后得知:妇女由于婚姻关系导致不能马上获得土地的现象很普遍,大部分新婚妇女要等到下一轮土地调整时才能获得地。本文建议政府要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例如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乡村干部对保障妇女土地权的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口流动和土地资源转移用途过程中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志斌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指出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入 ,有关农村土地的立法  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农村女性人口在传统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下 ,其生存与发  展状况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 ,因此 ,若土地立法和土地政策不具备性别敏感性 ,农村女性  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朱可亮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央"不得调地"政策是否得到农民支持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1999~2010年5次17省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农户态度的时序变化、地区差异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对中央"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是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面对土地调整和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考量,并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均GDP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社保功能的依赖,从而提高农户对中央政策的支持率;进行过土地或副业投资的农户更倾向于支持中央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丹  陈琴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关系到农村社会利益分配和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全国31个省份248个村6192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流转组织及流转服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但流转组织配置率低,宣传欠缺,且流转服务不到位,服务短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双  王春平  武桂梅  孙占祥  马巍  
农户分化是近年来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由于所处的外部环境、经济收入的不同,使得其土地流转行为产生差异。本研究利用辽宁省铁岭市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存在差异,非农户和Ⅱ兼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较大,而专业农户和Ⅰ兼农户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较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不同分化类型农户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措施,以期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会萍  倪全学  杨国涛  
本文基于课题组于2010年7月对宁夏平罗县随机抽样得到的调查数据,运用倍差分析法研究是否参与土地信用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参与土地信用合作社对农户的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丰雷  叶剑平  蒋妍  朱可亮  
研究目的:基于1999—2010年中国17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的土地调整、农户的调地意愿及其对未来地权稳定性的预期和信心。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列联分析。研究结果:(1)二轮承包后,实际土地调整明显减少,近期则由于征地和土地整理等原因导致土地调整开始增多。(2)支持"不得调整"土地政策的农户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正式文件的发放有助于增强农户未来地权稳定性的信心。(3)土地调整的省市差异显著,而且平原地区调地多,丘陵和山区调地少。研究结论:中央政策对稳定农户地权稳定性的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得到多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央政策应进一步考虑不同地区资源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农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产权的界定与实施决定着产权的经济绩效。土地改革以来各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不同经济绩效都与产权清晰程度和实施机制有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国情调查课题组  徐元明  刘远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剑平  罗伊·普罗斯特曼  徐孝白  杨学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光莲  关丽丽  骆东奇  魏朝富  
本文以重庆市34个区县1268个农户家庭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为依据,以价格形成机制、供求形成机制为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农户与非流转农户的实证比较分析,针对农户经济效益的核心属性,以其他相关因素作为背景属性,提出并验证以下假设:第一,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是市场主体,其流转意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第二,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土地流转的选择已没有影响;第三,农村土地市场中土地价格即补偿费用和非农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是土地流转选择的决定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海  王秀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地流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其政策效果的评价。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数据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土地确权会强化农户土地的禀赋效应进而抑制土地流转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土地确权强化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强度,从短期看它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长期影响应该是正向的。土地确权抑制农户土地流转的观点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存在悖论,而且统计推断显示禀赋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流转市场发育度和土地确权带来的安全效应显著影响着当地农户出现禀赋效应的概率,市场越深化农户越不容易出现禀赋效应,确权后土地产权强度提高越显著的农户流出土地的意愿越强。同时,安全效应还提高了土地流入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意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位涛  
构建一元、两序列、三账户、五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土地养老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成为农民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口流动加快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等背景下,土地价值逐步显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度量的问题,文章构建出养老保障水平数理模型,对现实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参数变动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40年农村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预测,得出未来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大幅度提高的结论,这为制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惊柱  
本文以四川省21个乡镇724户农户实际调查为依据,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同时,还存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障性功能太强、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和流转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