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0)
2023(3861)
2022(3193)
2021(3010)
2020(2341)
2019(5521)
2018(5068)
2017(9621)
2016(4955)
2015(5464)
2014(5186)
2013(5171)
2012(4702)
2011(4000)
2010(3934)
2009(3419)
2008(3198)
2007(2645)
2006(2162)
2005(1896)
作者
(12545)
(10523)
(10413)
(10010)
(6696)
(5100)
(4808)
(4190)
(3973)
(3568)
(3539)
(3442)
(3336)
(3251)
(3221)
(3160)
(3117)
(3113)
(3003)
(2961)
(2437)
(2433)
(2432)
(2373)
(2321)
(2224)
(2199)
(2182)
(2147)
(2105)
学科
(17155)
经济(17138)
管理(12874)
(12240)
(10615)
贸易(10614)
(10588)
(10527)
(9937)
企业(9937)
方法(7805)
(7745)
出口(7744)
出口贸易(7744)
(6949)
数学(6779)
数学方法(6735)
中国(5519)
教育(5371)
(5237)
(4719)
研究(4428)
业经(4099)
(4085)
研究生(3517)
技术(3364)
农业(3304)
财政(3293)
(3152)
制度(3150)
机构
大学(68069)
学院(65379)
(30499)
经济(29831)
管理(25489)
研究(22407)
理学(22361)
理学院(22139)
管理学(21880)
管理学院(21755)
中国(15108)
(14239)
(13579)
财经(11648)
经济学(10935)
科学(10852)
(10822)
中心(10130)
经济学院(10106)
(9422)
(9234)
(8974)
财经大学(8924)
师范(8907)
(8802)
(8359)
业大(8298)
研究所(8272)
北京(8154)
商学(7418)
基金
项目(47530)
科学(38625)
研究(37573)
基金(35846)
(30544)
国家(30278)
科学基金(26631)
社会(25549)
社会科(24363)
社会科学(24360)
基金项目(18768)
教育(18016)
(17733)
自然(15667)
自然科(15348)
自然科学(15343)
自然科学基金(15082)
(14975)
编号(14747)
资助(13758)
成果(11646)
(11559)
国家社会(11292)
重点(10692)
(10678)
教育部(10544)
(10487)
(10290)
人文(10288)
课题(10185)
期刊
(31180)
经济(31180)
研究(23026)
中国(14252)
教育(11110)
(10686)
学报(8522)
管理(8303)
科学(7822)
(7317)
大学(7280)
学学(6633)
(6589)
(6229)
财经(5693)
经济研究(5574)
(5217)
金融(5217)
农业(5125)
(5017)
业经(4938)
国际(4921)
问题(4505)
技术(4460)
(3425)
卫生(3425)
世界(3352)
研究生(3164)
学位(3138)
(3036)
共检索到9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焱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增高的反常现象 ,已引起政府、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此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研究也与日俱增 ,但遗憾的是 ,许多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研究恰恰忽视了性别平等的视角。本文即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出发 ,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实质、危害进行分析 ,并试图找出相应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涌平  
一、问题和争论 关于为什么我国婴儿性别比较高的争论,主要始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数据抽样汇总结果表明,1989年由出生孩子统计的性别比为111.3,由母亲报告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3.8。无论是111.3还是113.8都高出期望的正常值106。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就要出生111或114个男婴,其中5或8个男婴应归结于受非正常影响的出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平  
出生婴儿性别比系以女婴为100,活产男、女婴儿之比例。出生婴儿的性别比和男、女婴儿存活至不同年龄的比例共同决定人口的性别构成,从而直接影响婚姻、生育现象,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唯实  
所谓人口性别比,系是指一人口群的男女人口构成的数量关系。其表达式是: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它反映某一范围,某一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本文拟对当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进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是男还是女是一种随机现象。从长时间的、大范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稳定在103~107之间。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的正常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是学者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通常认定的人类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5,在103—107之间浮动。一般认为,出生性别比超出这个范围表明某种或某些特殊的生物或社会因素可能影响了这一比例,被视为不正常的性别比;同时,非正常的性别比又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关于出生性别比失调(高于或低于通常认定的正常值)的研究主要开始于80年代实行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的政策之后,并且发现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性别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多数学者侧重从地理区域、父母教育程度、孩次、胎次、原存活子女性别、统计资料质量的角度来分析80年代以来非正常出生性别比的现象,并作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出生性别比失调并非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国外学者为这种现象和其原因所困感,曾花费很大精力研究这个问题。这类研究数量繁多,某些研究视角具有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岚  崔红艳  
统计显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并呈持续上升态势。为正确判断近年来人口统计中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实际状况,分析导致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辨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导致的"真性偏高"和女婴漏报导致的"虚假偏高"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人口统计反映的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状况,与教育统计反映的小学在校生性别比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客观事实,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在人口统计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部分中,女婴漏报因素约占23.97%,人为的性别选择因素约占76.03%,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后的选择性人工流产是导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邹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被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婴儿性别比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我们对北京市从1964年到1982年这18年中不同年代的出生婴儿性别比,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和分析如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徐毅  
本文认为,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与生育妇女的文化程度、居住地、民族、原有子女性别等因素相关;出生统计中的瞒、漏、错报是引起报告数据中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非法运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而引起的性别选择性流产亦有一定影响;溺弃女婴并非重要因素,但在偏辟地区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加以杜绝。本文建议加强计划生育部门与研究人员的合作,扩大研究范围,对此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寻求彻底解决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宝昌,罗伊  
本文试图以现有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就我们目前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认识作一个总体归纳,来考察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象(1)在什么时候发生,(2)在什么地方发生,(3)在什么人群中发生,(4)怎样发生,(5)为什么会发生,以及(6)应怎么来解决。尽管重点是讨论中国大陆的情况,本文也将涉及我国台湾省和韩国的有关情况,因为在这两个人口中也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类似情况。这种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讨论的深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二力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明臣  
人口出生和死亡是人口自然变动中引起人口数量增加和减少的基本因素。出生人数和出生率的数据是分析和研究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鉴于我国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均选在7月1日零时,就出生人数讲,往往只能取得上半年的资料,要计算每年的出生人数和出生率就有个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文章的目的是要探讨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间接和直接原因。其定量分析使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7年11月中旬组织的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第二期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从理想的孩子性别看,城市存在选择女孩的现象,而农村存在明显的选择男孩的现象。分析发现,只有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的比例明显高于至少有一个男孩而再次怀孕妇女的比例;同时前者实行人工流产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后者。以往所生孩子的数量和性别是惟一决定下一个孩子分孩次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它与年龄、民族、受教育状况和婚姻状况无关。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是由选择性人工流产导致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忠  孙开庆  
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实现人口生态平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使我国人口生态问题日益显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根源,从生育文化、法律法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奖励帮扶、人口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谷祖善  
出生性别比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意义,近年渐为人们重视。 1981年全国共出生20,689,704个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08.47。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性别比按高低排列,得下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慈勤英  穆光宗  施中传  原新  康建英  朱雅丽  周长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